朗读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整个动态过程

时间:2022-10-23 08:04:06

朗读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整个动态过程

语文是一种以文字表情达意的学科 ,其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需要用心去领会领悟。“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其中的妙处只有通过读静下心来方可体会,可以说语文、文学之美拒绝浮躁。

如果说课堂中的对话,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的交流、智慧的升腾和心灵的碰撞,朗读,则是课堂上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对话。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成功朗读与作品、与作者、与生活的一种对话方式。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出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音韵美和节奏感,不经过反复诵读一般是难以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的。而涵咏,可以使读书之味,愈久愈香”,让人获得回味无穷的美感,进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本体,阅读的主心骨就是要“读”,语文能力“读”是根本。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对文章的一种再创造。

一、 范读,用声音去唤起阅读期待

教师以身示范的诵读,是发挥教师引领作用的关键。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让学生分析问题倒是热热闹闹,一提到读学生就望而却步了。而恰恰是读才能让学生深知其中三昧。如杜甫的《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春景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教师以轻快喜悦的情感范读全诗,是营造氛围、把学生带进文本、让学生初尝感动的最好方法。

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文章所蕴藏着的意义,都可通过范读表达出来。学生正是在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获得对文章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诵读欲望,唤起阅读期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具有巨大的言语感染力,能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即语感能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得他们不用等待老师讲解,就理解了它的意思,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地表达出来。

对此,笔者也深有体会。记得上《最后的姿势》一课前,听本校老师上过,老师把精力放在了谭千秋如何舍身保护学生这一问题上,虽然学生对文章的情感等都分析得比较多,但总觉得课堂上还少了些什么,后来我上课时,作了适当的调整,我在以悲痛的语调介绍了“汶川大地震”之后,范读全文,没想到学生竟给了我热烈的掌声,在梳理完文章思路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称颂谭千秋老师“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请大家好好读一读,找出你最感动的地方作好评点。 5分钟后,学生交上了一份让我惊喜的答卷,每一个学生站起来都认真投入地读了自己喜欢的句子,都俨然一个小朗诵家的模样,然后又谈了自己这样读的理由,我不由深深感叹:小家伙们真不错。课后我问他们,他们说:“老师,您一读,读得我们都特别激动了。”

二、 美读,用声音去与意境对话

美读,即欣赏性朗读。这是学生自我诵读与赏析的时间,在教师范读的指导之下,学生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的进行提问,指导和评点。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的,去感受文中的情愫,体会文章的意境。

让学生自已去读,让他们与“文本”发生碰撞,互相交流,“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出爱意、读出赞美、读出陶醉、读出感动、读出悲伤、读出愤怒、读出批判……

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对生活、对时代的审美感受。从诵读吟咏入手,让课文中语句的音韵、节奏、语调及所附色彩,直接刺激大脑,将一个个语言符号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与其说是用声读课文,毋宁说是在用心感悟语言,感悟内容,感悟作者。如《三亚落日》,文中描绘了三亚浓浓的热带风情和美妙绝伦、富有诗情画意的三亚落日景观,配以优美抒情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去读,去体会,就能让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受到感染,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教学《安塞腰鼓》,文章的感情基调是热烈奔放的,要用高亢激越的语调来诵读,但是于细微之处又有变化。在读到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时再让学生对比欣赏课件《安塞腰鼓》和《苏州评弹》,思考:安塞腰鼓是诞生在陕北高原上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为什么没有诞生在杏花烟雨的江南?这样,不用老师多讲,学生自然就领悟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安塞腰鼓与厚重的黄土高原是分不开的。

常有老师抱怨学生上课死气沉沉,我们是否该静下来想一想:与其在那儿喋喋不休费力不讨好,不如让学生投入地读一回。

三、 朗读,读出文学作品的美感

古人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且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所谓的“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而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朗读通过声音的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例如教授《荷花》,如果一味靠老师讲解,会觉得其中许多话语令人费解。如果在学生还未走进文本、没有品词赏句、没有体会情感的时候,教师急于完成预设的任务,急于展示预设的精彩,可以想象学生没有深入文本,体味文章字里行间的感情,有效的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怎么办?朗读,响亮地,有感情地去朗读。因为朗读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朗读有多真,感悟有多深。通过学生自己的朗读、品味、体悟,你会发现一种眼前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感觉。学生在尽情朗读时,渐渐进入文学的艺术境界,自主感悟世态人情,领略艺术魅力;文本中的精华就不会在教师支离破碎的分析中寡然无味了。这样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一堂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朗读课,能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充满情趣与美感,给人营造一种艺术的氛围。蒋仲仁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也指出:“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朗读只有读出美感、读出智慧、读出意蕴来,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阅读能力,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阅读大量的精美文章,积累语言材料,获得语感,进而形成语言能力。所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让香菱先读二百首王摩诘,再读李白杜甫,先有了这些作底子,写起来就有话可说了。所以作家叶文玲写道小时备受老师赞赏的那一个“嵌”字是从巴金的《家》中学来的。

“教学千法读为本”,“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理解作品内涵,提高写作能力。

让朗读教学走进我们的课堂吧,让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让形象由朗读树起,让意境以朗读创设,让朗读串起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动态过程。

(作者单位: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

上一篇:言语·生活·表达 下一篇:萨尔茨堡:伴乐而居古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