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范文

时间:2023-02-28 19:08:22

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朗读教学;方法情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0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003

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出声地、有感情地读文章。它不仅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活动,还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活动,是理解、感受作品内容,品味、体会作品情感的重要手段。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视朗读,自古人们就把上学称为“读书”,并且流传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等很多古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我们应该让朗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和亮点,成为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切入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二。

一、朗读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指导,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首先明确,出声读书不一定就是朗读。朗读绝不是瞎读、乱读和漫无目的地读。在开始朗读前,如果教师没有教给学生科学的朗读方法和要领,没有提出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学生的朗读肯定就是瞎读、乱读,朗读将是一种毫无收获的活动。所以,朗读前应教给学生科学的朗读方法,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语调和节奏,把握朗读的速度,还要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做到声情并茂。这样,学生才能进入文章的语境和情感,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朗读的种类不同,具体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集体朗读,要让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个别朗读,应为其他学生布置明确的“听”的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不同角色的个性,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二、朗读教学要重视范读

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朗读水平密切相关。范读的传统方式是通过教师的朗读来实现的,不过,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我们可以通过录音、多媒体等手段来实现。

教师范读或选择的朗读录音要有较高的水平,要有良好的示范性。如:使用普通话,语调抑扬顿挫,逻辑重音的突出,语速、节奏准确等等,要为学生树立朗读的一个良好的“范”,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水平。教师范读时,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感受着文章的语言,体会着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领略着文章的文法、气势,感悟着语言的含义、情感,享受着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范读出于教师之口,入于学生之耳,了然于学生之心。教师的范读要以声传情,形神兼备,把教材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置身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受到文章情感的感染。

学生读不出教师要求的情感和味道,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教师精彩的示范。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读,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位逐渐苍老,不愿与儿子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父亲形象,丰富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文中的情感自然就从学生口中汩汩而出。

三、朗读教学要加强具体而不是泛泛的指导

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前,只是说“我们要带着感情朗读”,并认为这就是朗读指导。其实,这不能算是朗读指导,而只是对朗读的一个泛泛要求。上面说了,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感情。教师应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在朗读技巧上给予具体的指导,如音准、语速语调、轻重缓急等等,从而让学生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理解的文章情感表达出来。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时,还应特别注意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特点和个性理解,要允许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只要学生能读出真情实感,都应该给予肯定。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点悟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章内容、情感的感知和领悟。

四、朗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想象、联想以及情感的激发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要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是离不开想象和联想的。

众所周知,想象是感知形象的关键,是激感的前提,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描述的天地更广阔、更生动、更形象,因此也就更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能力越强,就越能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加以整合利用,就能联想到别人不易想到的东西。所以,朗读离不开联想。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灵魂,是统帅,情动于衷而形于声。有声语言是以情感为依托的,离开了情感,声音就失去了依托,失去了灵魂,就谈不上表达了。优秀的朗读总是娓娓动听,感人至深,令人听之永生难忘,是因为朗读者除了运用一些朗诵技巧外,而更重要的是紧紧抓住了“情感”二字。朗读中,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把情感从心底里流露出来而不是说出来时,朗读者动情了,他们开始打动自己了,随之也就打动了听众。所以,朗读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

朗读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转变观念 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很多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无论是语文课堂上或课余时间甚至早读课,教室里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是因为不少教师把“语文的工具性”简单化理解,机械地认为“教材无非是一些例子”,考试不涉及到朗读,就出现了语文课上用大量的解答来代替朗读教学对知识的感悟等。于是,语文课上不但朗读的声音没有了,连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丰富真切的个人感受也消失了。课文分析、习题解答充塞着课堂,文情并茂,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文章,在教学中,常常被肢解,抽出一段话,甚至几个词语,翻来覆去地讲述其所谓的深刻含义导致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当然,也有部分教师不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是忽视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不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吗?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不仅能训练学生发音正确,句读分明、语气连贯,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爱憎感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一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由此可见,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去抓好朗读教学呢?就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我的一些肤浅体会。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许多教师都说:“现在是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实实在在抓应试教育,所以考试不考朗读,还是大量出题训练为好!”其实,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正如朱自清曾说过:“朗读对于说话和作文都有帮助,因为练习朗读得咬嚼文字,揣摩说话的神气。”加强了朗读,就是加强了对审美对象――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能力。朗读是感受美、体味美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才能付诸具体的实践。语文课要从训练学生基础知识以及应试能力为主的讲堂中挣脱出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朗读的基本功,充分做好示范作用。

即使教师观念转变了,但加强朗读基本功同样重要。记得一位教师在执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时,处理课文重点段第2、3自然段时,教师先让学生齐读,然后一句挨一句接读,接着点名分自然段比赛读,再抓住某些重点句读,最后又齐读。学生读的时候,教师反复叮嘱学生,要读好、读出感情。但是,不管教师采取了多么丰富的形式,但学生依旧只是反复机械地读,读不出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更别说在读中去感悟文本内容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位教师本身朗读能力欠缺,又不具备指导朗读的技巧。那这样的教师又怎能使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呢?

再次,不仅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更要给学生充分的个性朗读展示机会。

有的教师在朗读教学中总是牵着学生不放手,训练学生朗读时,不给学生一点自读自悟的空间,然后对其因势利导,而是将统一的语速、语调、感情转嫁给学生,让学生用教师规定的模式读。这样,学生就“异口同声”地读出教师满意的“效果”来。然而,学生没有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感受,这和古代那些摇头晃脑的教学岂不同出一辙?这样的朗读教学,学生的朗读能力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因此在学中,应给学生朗读理解和理解朗读的机会。

最后,我觉得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树立学生朗读的信心。

在教学中,我经常与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而且每一次都互相点评,并要求彼此洗耳恭听,以便改正不足。从彼此的点评中,学生的朗读能力渐渐提高。记得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26课《剪枝的学问》时,我先读,然后学生点评。丁梅同学评道:“老师,你读我着急地说:‘王大伯,你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这句话,你读得不够快,没有体现我问王大伯时的着急心情。还有,既然是问句,要读得高昂一些。”说着,丁梅还示范怎么读。接着她又说:“但是,你读王大伯说:‘来年要接又大又甜的桃子!’你读得慢而重,体现出王大伯自信、高兴的心情,读得真好!”。学生指出我的不足,我没有惊慌,也没有丝毫因怕失面子而难过和羞涩。学生经常这样“批斗”我,我反而感到欣慰。因为,通过那一次次的比赛和一次次的点评,他们的进步很大,同时增强了朗读的信心,提高了朗读能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确是增强学生朗读自信心的关键。

总之,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古代的私塾教师几乎是每天要求学生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等。古代的学者也非常注重自身诵读习惯的养成,明代宋濂等著的《元史・侯均传》中记载:“人读书不至千百遍,终于无益。”诵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达到语感的最高层次。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从而有效地抓好朗读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玉玲.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朗读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朗读教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70-01

语文能力的培养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只重视写作上的训练,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训练。尤其是朗读训练最容易被忽略。其实,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前人已经证实了读书的重要性。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

在不同的年级,朗读的训练应当有不同的侧重。下面谈谈我的认识:

低年级的朗读,应该从一词一句开始训练,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不唱读。正确,就是不丢字、不添字、不读错字。流利,就是指在读的过程中连字成词,连词成句,不读破词句,不重复字句。不唱读就是不带拖腔。

大家知道,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而拼音是帮助他们识字和学习语言的有效工具。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拼音这一教学关。拼音关过了,就可以帮助他们识字,学习语言,就能读得正确。另外,低年级学生具有模仿力极强的特点,容易接受比较直观的指导。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示范与领读的作用。教师的范读和领读是激发学生朗读的重要因素,这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榜样。再有,低年级的朗读训练,在读的正确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学生养成边读边看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清每一句话,把握句子的语气,借助标点符号的停顿作用去朗读。这样,一点一滴地把朗读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体会,逐步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中年级,由于课文的题材内容逐渐扩大与加深,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也比较深刻,常常要经过认真分析思考才能读懂。所以到了中年级阶段要把读思结合的习惯作为重点去训练。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要求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中年级学生的文章篇幅一般比较长,而我们的课堂时间又有限,所以,在读的训练上还要分清主次,选准多读的内容,如:重点句段让学生多读,难以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多读,优美的片段让学生多读。此阶段的教学中应注重教师的质疑、问难(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充分关注的),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会使学生一步步接近教学目标。在教学上教师要有开放意识,即形式上可采用分组教学,也可以用师生共同辩论的形式等。同时,教师思维也要开放,因为只要学生经历了第一阶段的独立思考,再经过课堂上的讨论,辩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便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高年级,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对朗读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们要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入研究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弄清疑点,透彻理解课文。教师在此阶段应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特别注意不要用标准答案去约束学生的思维,而要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文化程度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社会体验不同,甚至于阅读时的心境不同等这些客观因素都会导致他们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用标准答案去评价学生,而要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

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帮助和指导作用,因为这些是学生发挥其主体性能力的坚强后盾。学习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涵。此阶段搞好细读最重要。默读就是细读,由于认真预习了,所以学生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他们对文章能进一步加深理解,把握了主题,弄清了脉络。通过反复默读,特别是重点句、中心句、中心段,优美的修辞和充满激情的语句,读一遍就会有一遍的理解和收获,感情也会自然逐步加深,甚至会和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这种结果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是能够顺利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的。

高年级文章的体裁多有不同,对于不同体裁文章的朗读技巧也不相同。如:写景的文章,就要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充分训练学生的朗读,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景物的美,体会作者文章中所描写的情感。再如:写人记事的文章,就需要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语言进行有感情朗读。通过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朗读技巧。

另外,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这样做有助于积累词汇,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有句老话说得好:读来的东西感受最深,掌握得最牢。叶老也说过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朗读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朗读教学;语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78-01

朗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心理状态下去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去感受课文的艺术感染力。那么,怎样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1.深刻体会课文内容

1.1 创设情境。创设出情境就会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共鸣,激发他们朗读课文的兴趣,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给学生创设情境。比如,利用多媒体,找出那个时代纪录影像。电影资料等。在读《狼牙山五壮士》宁这篇课文之前,可以播放这部电影的部分视频,让学生体会到这五壮阳士在危急关头,顾全大局,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五壮士的敬仰之情。在阅读到五壮士在选择转移路线时的斩钉截铁和他们在敌人步步逼近时,视死如归,英勇跳崖的英雄壮举。让学生用自豪、洪亮的语气来读,充分显示了他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1.2 亲身感受,丰富阅历。人只有亲身有过经历,才能对课文中的描写有深刻的体会。这样我们就尽量给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能有亲身感觉的机会,从而为语文的朗读提供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学校组织的学生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让学生亲自和农村的小朋友结对子,暑假到贫困山区和那里的孩子生活一段时间,还有家长带孩子去草原等活动。这样学生有阅历,再学到这方面的课文,他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学习《草原》、《迷人的天山牧场》,去过的同学朗读时体会作者或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能正确地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连贯地读下来,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注重课堂朗读的训练

2.1 正确的朗读。这要做到语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不添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阅读说明介绍事物的课文,达到正确的朗读就可以了。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她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2.2 流畅的朗读。正确地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连贯地读下来,这是进一步的要求。在《穷人》一课中“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揍我一顿也好!”朗读这段话时要停顿曲折,表达出桑娜由犹豫不定到下定决心的思想变化,挖掘出桑娜同情穷孩子的美好心灵。

2.3 传神的朗读。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特点、风格、神采,这是最高的要求。当学生背诵朗读《七律?长征》时,红军战士战胜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会振撼学生的思想,会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形成表象储存在学生的脑海里。为此,要求学生必须背诵朗读,这样才能利用表情、手势和姿势。《舍身炸暗堡》最后一段是事情发展的高潮,我们是靠感情朗读加深理解课文的,使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高大形象屹立在我们面前。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进一步体会舍身的伟大。《十里长街送总理》也是靠朗读,从人们极度悲痛的心情中,理解总理倍受全国人民的尊敬、爱戴。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朗读一定要做好小结分析,肯定学生读得正确、读得好的地方,指出他们读得不对、不好的地方;有时还要把读错字音、读破句子的地方单独提出来加以纠正。其次,对于学生读得好或不好的地方要说明原因,并给以示范。在朗读训练中空泛地讲朗读技巧是不妥当的,要结合课文的内容、语言环境去进行。

3.利用课外资源,提高朗读水平

3.1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来提高每天让学生听新闻联播,这样能提高学生对字音和声调准确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

3.2 讲故事、听故事是他们特别喜爱的事。每天听一个故事。第二天利用早自习讲给全班同学听,要求讲得全班鸦雀无声。能达到这个效果,说明他的朗读能力就有了很大提高。

朗读教学范文第5篇

一、让学生做好朗读作品前的准备

1.朗读须注意使用语言技巧,再现原文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形象。

2.规范自己语音,利求克服方音,读准声韵调,依据语言环境,念准那些读轻声和不读轻声的字词。如:“自在自得”中“在”不读轻声,而“轻松自在”中的“在”要读轻声。

3.中国汉字大都是多音多义字,所以朗读时要把握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才能正确表达句子意义。

二、紧扣文章主旨,把握整体,理解内涵,精彩朗读

首先,要引领学生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这是理解和学习文章的基础。如高尔基的《海燕》,描写俄国大革命的前夜,文章热情讴歌无产阶级革命,揭露沙皇政府的反动,抨击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软弱与妥协。了解了这个情况,在朗读海鸥、海燕等角色时才能表情达意。

其二,理解作品主题。朗读者只有对作品的主题进入深刻分析,才能准确把握作品意蕴。《海燕》的主题是预言无产阶级革命即将胜利、革命大高潮即将来临,感情基调是高昂的,朗读时应突出海燕勇敢、满怀信心的形象。

其三,分析作品结构。例如《荔枝蜜》这篇抒情散文,结构非常精巧。文章记叙的对象是蜜蜂,文章线索是“我对蜜蜂感情的变化”。赞美蜜蜂,实际是赞美像蜜蜂样辛勤劳作的人们。把握了这些,朗读才能更精彩。

三、加强朗读教学,还应当注意朗读的基本技巧

首先得掌握好朗读的语调。语调包括停顿、重音、语速等。

1.停顿。分为语法停顿与强调停顿,前者好理解,如停顿时间以顿号为最短,逗号稍长,分号和冒号再长一点,句号、叹号更长,省略号、破折号则据表意需要可长可短。强调停顿依据表意需要决定,它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延长或缩短停顿时间(在有标点的地方缩短停顿,即连接,用“^” 表示),例如: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胳膊肘儿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通过强调停顿,突出了对春的赞美之情。)

2.重音着意强调的音。能准确体现词句的主次关系,便于听众正确领会词句的意思。

句子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语法重音一般是短句子中的谓语,长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句中的疑问代词、指示代词,这些词在句中须强调重读。

而强调重音则据说话人意图定。一般来说,句中表并列、对比、呼应性的词,表比喻、夸张、特指的词,表爱憎、兴奋、悲哀等感情的词是句中的重音。但读重音的方法是相对的,还得看具体语境。

①重读。是指加大音量,加强音量进行朗读,以示强调意思。

②高读。将重音处的字词的音调调值提高,以高显“重”。

③慢读。在重音上放慢语速,拖长音程,以慢显“重”。

④轻读。在重音上减弱力度,或用轻声调以气量较微弱的虚声表达,以“轻”显“重”。

⑤停顿。在重音处停顿,以“停”显“重”。

3.语速:语速是指朗读或说话时语流的快慢。语速快慢可更好表现感情,分成快速、中速、慢速。

此外,提升朗读水平,还可以学习经典朗读。

朗读教学范文第6篇

一、展现朗读教学的魅力

1. 朗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试想,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以悦耳的享受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读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时,当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人的心灵时,有谁会无动于衷?有谁不产生尝试一番的念头,进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例如学孟郊《游子吟》一诗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瞄准了针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长长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每一针,都仔仔细细;每一线,都饱蘸深情。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饱经风霜的脸,泪水禁不住淌满了我年轻的面颊。缝好了,母亲又比试着,觉得满意了,才套到了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点一粒即将洒播的种子。母亲哽咽着,用有点哆嗦的手轻轻拍着我的肩:‘儿呀,要记住回家的路……’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棵春天里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把我的一生覆盖。无论漂泊多远,黑暗中的那盏油灯,永远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牵挂。今生今世,我,明白了……”。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又何尝担心效果呢?

2.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是一篇诗文,干巴巴地读和声情并茂地朗读,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正如人们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就是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同造成的。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回旋往复,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扣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并由此而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听潮》,此文着力突出海潮这部“伟大的乐章”之美,由恬静柔美的“梦幻曲”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再到撼人心魄的“交响曲”,加之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构成了极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在诵读中大家仿佛同作者一起在夜幕笼罩的海边听潮,具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形成对海潮完美艺术形象的体验与感受。

3.朗读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美。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文中蕴涵感情的抒发与宣泄,使静态的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从而激发读者与听者的情感美。好的朗读可以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拨动人的心弦,撼动人的灵魂。例如《白杨礼赞》,作者由衷赞美了白杨树,从白杨树的外形到内在精神,再到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层层深入,逐步推向高潮。反复朗读,自然会激发学生对白杨树、对英勇的抗日军民的钦佩、热爱与赞美之情。

4. 朗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种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所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实现的。朗读,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感觉的就是借助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所以,我们说联想和想象是语言的翅膀,朗读,则是托起这双翅膀的空气。在朗读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展开双翅自由翱翔于语言的天空。例如,朗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就会联想到牛郎织女在天空自由翱翔的情景;朗读的《沁园春·雪》,就会使人联想到辽阔无边、无限美好的北国雪天风光图。再如朱自清的《春》,文章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朗读时,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营造一种氛围,将学生带入“春”的美境之中,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为文中描绘的意境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内容。反复朗读,这种意境感就会越明显、越强烈,联想和想象力就会越丰富。

5.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我们知道,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思维所运用的载体正是语言。所以,朗读不单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更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的提高自然意味着智力的提高。那些高谈阔论、令人折服的政治家,辞锋犀利、语言缜密的名律师,妙语连珠、使人感动的演说家,逻辑严密、富有创意的大学者,莫不是智力超群的佼佼者。而一个口齿不清,说起话来颠三倒四、辞不达意的人,要说他思维敏捷、智力超群,恐怕是没有人会相信的。所以,通过朗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6.朗读可以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德,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在前面几项的基础上,朗读还能最大限度地将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题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朗读的最高境界。比如:朗读文天祥的《正气歌》,会体味何谓浩然正气;朗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会感受朋友情谊的深厚;朗读屈原的《离骚》,会感知爱国之情的源远流长;朗读朱自清的《背影》,会领悟父爱的伟大;朗读孟郊《游子吟》时,会知道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在朗读中,要体会文章的情感,随主人公的命运或悲或喜;或爱或恨。学会在朗读中辨别真善美、假丑恶,进而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为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构建起一座健康而美丽的精神家园。

二、采取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

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含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把朗读指导与语言的感知、运用、积累有机融为一体,使朗读教学更有效,笔者尝试了如下几种方法。

1. 层递推进法。朗读是体会情感的重要方法,是理解语言内涵,理解语言情感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对一些情感丰富的内容的朗读指导要带学生走近作者,进入课文,全身心地感受,以准确体会、表达情感。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笔者引导学生分步朗读,逐步体会,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逐步理解鲁迅先生对后代的关心、对旧社会的憎恨,最后理解到伯父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感情体会逐步加深,朗读中的感情表达就达到了理想的境地。

2. 情境创设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境创设法,将学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读,去想象,去体会,去理解,去表达,使朗读达到语言与语境的融合,情感与情理的结合,体会与表达的结合,情思与情趣的一体。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笔者采取了情境创设法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激发朗读,角色朗读要求朗读,自读记忆指名演讲,合理配合各自再读,联系理解”的分层练读,使课文情境活现于课堂,使课文人物活现在眼前,使人物语言活现在耳边,从而使学生在朗读中达到了情境想象还原的真实,语言理解体会的准确,感情体会表达的得体,达到了以情境促朗读,促理解,促感悟的多重目标。

3. 气氛渲染法。有些课文,教师不必过多讲述,不作过多指点,而是通过情境创设,气氛渲染,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再让学生设身处地,朗读表达,其效果颇好。例如,教学《月光曲》时,笔者通过播放《月光曲》片断,以美妙的音乐渲染气氛,听其乐,见其景,生其情,学生朗读课文就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4. 设身处地法。在朗读教学中,有些文章教师虽然三番五次、竭尽全力去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启发,可学生还是无动于衷。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充当角色,以缩小学生与文中人物的差距,从而设身处地理解内容,感受情境,体会情感。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在指导朗读与大娘告别一段时,笔者先引导把握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三件事,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再假设让学生充当志愿军,面对大娘话别抒情,让学生直接充当人物,体会情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5. 自我领悟法。对于一些文章而言,由于阅读者生活阅历、理解水平、认识能力的不同,因而对语义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也存在差异。如果我们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把他们的情感纳入作者或教者的情感渠道,不仅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该怎么读呢?你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要把你所想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然后在学生自我朗读的基础上指名朗读,并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读,只要言之有理,一概予以肯定。如果有学生出现语言、语调、语速、语音表达方面的“针锋相对”,教师可以不强求统一,而是尊重学生的理解。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朗读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把握学法的能力。

朗读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凸显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珠海市斗门区

朗读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朗读教学 素质教育

朗读作为阅读的外在形式,语言的物质外壳,很难进行大面积的测试。在当前尚未扭转的应试教育格局下,老师往往忽视朗读技巧的指导,使得不少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一些令人捧腹的现象。有的字、词、句不分,当断不断,当连不连;有的面无表情地唱读,像和尚念经;甚至课文已学过,还结结巴巴读不成句。试问:这样的阅读会有助于理解文章吗?恐怕连旁“听”者也要不“清”了。

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入手的,因为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朗读是运用外部言语进行的。外部言语的特点是张开的、不能忽略的,它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训练方法之一,是学习语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生动、有感情地朗读会使学生对教材的注意保持稳定,以利于理解文中的语汇,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加强对课文的记忆,从而培养儿童言语表达的流利性,发展想象力,增强对文字的鉴赏力与运用能力。良好的朗读是儿童对现有教材已有一定理解的表现,说明儿童阅读能力已经有了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呢?

正确地读是指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读。流利地读是指不断读,不读破句。有感情地读是要求重音、停顿恰当,语调、速度、节奏合适,表情自然,感情真切。有感情地朗读能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增强语感。

一、指导学生朗读应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与想象结合。

富有表现力的朗读,是在对课文的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语言的逻辑性与语言的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完成的。因为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人的意识在人的学习中起支配和调节作用。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涵,将文字间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身的个体情感体验,才能主动自觉地朗读。有意识地启发儿童想象,利用插图或感性经验,在边读边思中引入“形象环节”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有利于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比如教学《趵突泉》一文,指导学生朗读关于大泉的描写:“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日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理解词语“没日没夜、永远”体会趵突泉永无止境地涌出的内在力量之伟大。然后借助插图或录像展现趵突泉的气势,泉水的晶莹,以及冬天荡在水藻上又白又轻的热气所形成的如梦如幻的美,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丰富、生动的形象;还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略作深呼吸以集中注意力,边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边想象这段文字描绘的画面。这时,老师只要略作点播,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朗读技巧,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

二、教师在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方面起着示范、指导的作用。

首先,小学儿童模仿能力较强,分析能力较差。在他们心目中,教师宛如知识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规范的、不规范的)都是儿童学习、模仿的榜样。小学阶段是儿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直接担负着提高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繁重任务。其次,教师的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朗读会造成学生已有朗读水平与模仿老师朗诵的欲望间的内部矛盾,成为学生学习朗诵的内部动力。而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因此,教师应坚持学习普通话,学习朗诵技巧,发挥自身表率作用,而不是强硬地向学生提出朗读要求,如:“读快些”、“不要两字一蹦”等。

教师在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方面所起的作用还表现在指导上。就学习规律而言,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有了教师的指导和传授,学生的学习才具有快速而高效的特点。朗读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教师对小学生的朗读指导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激发兴趣,多鼓励,少批评。

小学生的学习还带有情绪色彩,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才愿意留心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朗读的兴趣。1.可以让学生听一些名家的朗诵,或配乐朗诵。2.表扬班级中朗诵较好的学生,以树立榜样。3.对那些朗读水平较差的同学应多鼓励,少批评,并私下个别辅导。不应在众同学面前强制其个别读,以免同学讥笑,使他产生自卑感,直到他的朗读能跟上大多数同学为止。

(二)教给学生适当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小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朗读训练的初步开始。首先要发音准确,没有正确的发音就没有朗诵,就像没有砖瓦不能建起高楼大厦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字音的阴阳上去、平翘舌、前鼻音、后鼻音等。并根据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有重点地进行训练。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适度的停顿、轻重、缓急。汉语中的标点符号反映了句子间、词语间的停顿关系。文章中停顿时间长短如下:段>层>句;句话、问号、感叹号>逗号、分号>顿号。但在实际作品中,朗读有时会因作品的思想感情冲破这种固定格式。教师应根据作品的不同体裁,表达的不同情感进行不同的指点。

最后,课堂教学中的朗读应以自由读为主,尽量减少齐读。在成熟的朗读基础上进行齐读可以造成某种声势,并吸引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对同一文章的理解有一定差异,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一定差异,齐读无法照顾这种差异,因而自由读可以。学生自由读课文时会投入情感边读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齐读时为了达到整齐划一,儿童会分散对课文的情感投入,不利于文章的理解,不利于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减少齐读、提倡自由读是指导朗读值得重视的一点。

朗读教学范文第8篇

一、酝造氛围――培养朗读意识

大家都知道,语文是一种用来交际的工具。我们教学语文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交际,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我们平时应该为学生酝造出一种朗读的氛围,让学生有一种朗读的意识。比如,开展一些朗读比赛呀、出些有关展示朗读技巧的墙报呀等等。这种环境的创设,是很重要的,能让许多学生读书的时候自觉的读出声来,不会长时间的去读“哑巴书”,致使以后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的,而且还会表现出一种特别害羞的样子。

二、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朗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情达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朗读时才能把握朗读基调和语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的事情,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根据该文的内容及中心思想,朗读该文的基调就应该确定为低沉缓慢。朗读时又要根据每擦一根火柴时小女孩内心的情感“悲――喜――绝望”的变化适当变换语气、速度和语音,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品味语言――训练朗读技巧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同时,通过读,学生可以获得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是在品析词、句、段的过程中掌握。

1.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如《梅花》一文中的:“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就要求学生要体悟出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

2.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蕴含了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和领悟。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的“从我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通过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两个极端的爱下努力向前驶去的情形。

另外,课文里那些比喻、排比等手法,或一些具有总结或过渡性的句段,也是学生学习的好素材。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优美的散文,就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的素材,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去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懂得时间的可贵。

四、以听促读――提高朗读水平

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对语言、文字、句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听促读来提高朗读的水平。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了解句与句之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小声地跟着模仿。因此,教师对教材中精美的词语、优美的句式以及生动的片段,要多作示范性的朗读,突出语言的特点。坚持这样的练习,就能慢慢的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增强语感与提高朗读的水平。比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要用哀婉的语调描绘情境:“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教师悲伤的语气,悲痛的表情,把文中人们送别总理时的感人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无限悲痛和深切怀念的感情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

五、扮演角色――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录音范带。小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在他们听的过程中,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朗读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当学生听过示范性的朗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度、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来让学生进行练习。

朗读教学范文第9篇

一、明确朗读的作用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古诗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

二、注意朗读的语调

所谓语调,就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强调表达效果而在读音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要朗诵好一首古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调。教学时,我先讲解古诗的涵义,再采取示范、教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古诗。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平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讲究朗读的速度

朗读古诗要讲究朗读的速度,教学时,我一般先让学生试读后,教师加以评价,提醒学生注意读的速度。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一般地说,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用快速;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要用慢速;说明、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的地方要用中速。如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开头两句是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宜用中速;最后两句表达诗人途中遇赦的欢快心情,读时应加快速度,才能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四、突出朗读的停顿

朗读古诗要抑扬顿挫,才能体会其古诗的真正意境,阅读停顿是为了显示语法结构,有时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其特殊涵义,有时为了渲染某种思想感情或使情绪转化,有时为了表示作品的结构。教学时,我选择一些古诗,进行录音后放给学生听,再让学生跟读,了解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结构停顿等,处理停顿上的差异,掌握好朗读停顿的要领,既可以给学生以思考回味的时间,又便于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音美,准确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春晓》教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行诗句都可以处理为三处停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当然,朗读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作出自己认为更妥当的停顿。

五、分辨朗读时的重音

所谓重音,即根据诗歌的内容,有些诗和诗句必须重读、加以强调。在诗歌中,凡是内容上要求需要突出的词语或在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一般都要重读。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加点的词语,是诗人所强调的内容,在感情又起重要作用,因此应读重音。

六、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朗读教学范文第10篇

一、 备朗读教学,教师首先要“自己补课”

1. 从一次尴尬说起。记得一次为了上区级公开课《怀素写字》,试教后,教研员田红老师把我精心打磨的教案放在一边,让我现场朗读课文《怀素写字》。我不屑地信口读了起来。没有想到,仅仅课题“怀素写字”这简单的四个字,就被田老师打断了三次:

“‘怀’的韵母是‘i’,你‘弧的口型没摆到位,发音时嘴巴要张开,韵母的音发到位。”

“‘写’是第三声,调值是‘214’,你也没发到位。”

“课题要‘读出意思’,读出‘谁’在‘干什么’?你再试试!”

读课题尚且如此,后面的文章可想而知,当时我感到尴尬,又委屈。在四年高等师范院校学习期间,从未接触过任何朗读教学的指导,工作后,也从未接受任何朗读教学方面的培训。能怪我吗?据我了解,这种“书读不好”的情况教师中很普遍,真希望教师培训部门能“雪中送炭”,加强在职朗读培训,给我们这些师范毕业生多“补补课”!

2. 我是这样“自己补课”的。

(1) 听名人读。我常常播放方明、雅坤、乔臻和丁建华等著名播音员的朗诵作品,细细品味,逐句模仿。

(2) 听自己读。我在备课时,常常录下自己的朗读,认真倾听,换位思考。不足之处反复斟酌修改,进步之处进行标注,供下次参考。以师昏昏,绝不可能使生昭昭,朗读教学亦然。我在朗读一篇课文时,常把自己当作学生,按照朗读教学的过程反复练习,“循序渐进”:读准(读准字音)读畅(读得流畅)读情(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读境(展开想象、联想)读美(抓住美感、基调)。

自己没有把握的读音或不知其所以然的读音,都要翻阅字典或词典。在朗读时,根据自己的发音弱点,我特别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注意字的第三声、轻声、儿化和变调等学生不容易读准的地方。例如《月亮和云彩》中,连续出现了两个儿化音,“一会儿暗,一会儿明”,我在朗读时发现读到这里很拗口,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发现:“yí huì er”在音节规范书写的时候,读音上将“huì”中的韵母“i”省略,读成“yí hùer”,即在发韵母“u”时,就自然卷舌。这样,我自己“规范”了。

(3) 向名家请教。张颂的《朗读学》、张连元的《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的诵读教学》和众多语文教育专家关于朗读教学的文章,都曾为我在备朗读教学时“答疑解惑”。如通过学习张颂的《朗读学》中第十一章停连中的“强调性停连”,我知道了停顿的方法远非一种,不同的停顿处理,语言表达的意味也就不同。

(4) 反复练读。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在朗读时“拿腔拿调”,于是,我开始尝试“素读”――“像说话那样朗读”,不摆“花架子”。特别是读人物的对话时,要考虑到说话人的身份、思想感情、性格特征乃至性别、年龄等因素,做到“读谁像谁”。

朗读读到“几分熟”呢?我要求自己,读到看到每句话的前三个字,眼睛即使离开课本也能把下面的话读出来。如此熟练,才能及时从学生的朗读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此熟练,才能在范读时与学生“眼神互动”,时刻观察他们在聆听范读时的神态、表情,以此来评价我们的范读是否带着温度、感情,让文字活起来、立起来,融入学生的身心,引发群体的共鸣。

渐渐地,每天大声、规范地“开口备课”成了我的一种习惯。通过“自己补课”,更加从容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在语文课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范读成为课堂亮点。

二、 备朗读教学,心中要装着“目标”

朗读教学“目标”是朗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中装着朗读教学的“目标”,我们在备课时就会心中有“一把尺子”,从目标出发,优化朗读教学,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朗读“目标”也可作为一种评价手段,用来检测朗读教学的任务是否落实完成,朗读教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如果目标达成欠佳,我们就会及时反思,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 备朗读教学,要“备学生”

“备学生”,就是在备朗读教学时要了解学情,站在学生的真实起点,抓住学生朗读的难点,寻找解决策略,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朗读情况很复杂,这里仅举两个例子――

1. 张不开嘴,发不出声。有的学生不习惯响亮读字,总是在喉咙管里哼,读起文章来,哼哼唧唧,没有语音语调语气上的变化。课堂上碰到这种情况时,很多老师会反复叮嘱学生大点声,把声音放出来,可是收效甚微。学生反而更加紧张、局促不安,或者音量提高没多久,又“打回原形”,下次依然“我行我素”。为了矫正这种不良习惯,我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 教好每一课的生字。在读每一个生字时,要求学生嘴巴打开,口型到位,读准声母韵母,读满调值,字字响亮。

(2)学生朗读课文,要严格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听到学生读得不清楚响亮的时候,要及时纠正提醒。有时,我会从课文中抽出一个句子,进行专门的训练。如教《秋游》一课时,我挑出课文的第一个句子写在黑板上,同时注上汉语拼音。

秋qiū风fēn榔qǐ了le,天tiān气qì渐jiàn渐jiàn凉lián懒liǎo。

我让学生一个个看清拼音,口型到位,读准字音。经过严格的训练,学生逐渐改掉了不良的朗读习惯。

2. 一字一顿,词不达意。有些学生读惯了单个字后,读多音节词时,会硬生生地将一个词拆成了两个字,如“金秋”读成“金、秋”,有的学生甚至每读一个字点一下头,更加重了这种“顿读”的朗读陋习。形成这种不良习惯的原因,是学生对“语素连读”没有养成习惯,其根源在老师身上。为了纠正学生这种不良的朗读习惯,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1) 讲清概念。我在黑板上写下“中”和“国”两个字,告诉学生:“中”是一个字的音,“国”也是一个字的音,但当它们连起来读成“中国”时,它就变成了一个词。读时就要把这两个字作为一个整体,连起来读。之后,再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建立词的概念,做到“词语连读”。

(2)不断练习。我在课堂中通过专门的训练强化巩固。如教学《升国旗》一课时,我将第一句“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写在黑板上,并用彩色粉笔在需要连读的词语下面画上横线,同时,运用连贯的手势或教鞭,从左向右快速平行滑动,提醒学生做到“词语连读”。

(3) 严格要求。在课堂教学时,发现学生“顿读”的情况就要及时纠正,通过示范或提醒,帮助学生改正。

四、 备朗读教学,必须“备文本”

从一篇课文来说,大致可分为初步阅读――讲读课文――品读课文三个阶段。下面以三上《北大荒的秋天》为例,浅谈我在备课过程中是如何备文本的。

1. 初步阅读阶段。这个阶段要求读准字音,疏通全文。我在备课时特别关注学生不容易读准的字音、多音字和发生轻声、变调和儿化等语音流变的词语。如――

① “锦缎”里的“锦jǐn”是前鼻音,要与“明镜”的“镜jìn馈焙蟊且羟分。“山岭lǐn馈焙汀耙×lín馈敝械哪侄际呛蟊且簦读的时候要加以强调。

② “山坡上”这一方位短语中,“上”表示具体方位,在这里要读作“轻声”。“高粱”的“梁”在这里习惯上读作轻声“ling”更加顺口。将这两个词的末字读作轻声,可使课文的音乐性和韵律美更好地得到体现。

③ 这篇课文中三次出现以“像”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凡是比喻句,其中的比喻词,一般要轻读,喻体的成分应适当重读。如“……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这句中,比喻词“像”可以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要读得轻柔、舒缓;喻体“一团团火”要加以强调,读得稍重,表达出像“什么”。

这些都是朗读教学基础中的基础,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不可忽视。

2. 讲读课文阶段

(1) 题目的朗读。题目是文本的“眼睛”。但学生往往不够重视对它的朗读。如“北大荒的秋天”,提示了文本描写的地点和季节特点。教学时,我先出示“荒huān馈保这一“荒”字最能体现北大荒地区往日景象,与之后的“北大仓”形成强烈对比,读的时候语气要平稳,语音要饱满。“北大荒”是个多音节词,要读顺畅连贯,语音稍重。“秋天”是中心词,是文章描写的重点,要读得饱和一些。连起来,即“北大荒的/秋天”,声断气不断,语意要连贯。读完题目,需停顿四拍后,再进入正文的朗读。

(2) 长句子的朗读。课文中有许多长句子,学生往往不容易读好,甚至有些老师也读不到位。例如“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这个句子共53个字,句子很长,学生不容易理解,更不容易读好。我在备课时分以下几步进行朗读指导:

① 从整体出发,让学生默读,思考:这句话主要写什么。

② 通过小组交流,学生明白了:这句话主要写了“流云”“变”,“变得”像“锦缎”一样美。

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绛紫”“五彩斑斓”和“锦缎”。同时,我用不同符号在黑板上进行圈画: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 /锦缎。(“就像是”在这里是重音轻读。)

在教学时,我先范读,再通过个别读,相机指导纠正,接着小组赛读,最后全班齐声朗读。

④ 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有一个特点:句中有4个排比的词语,要读出起伏,读出层次感。

(3) 段落层次的朗读。三年级的阅读以段的训练为重点。本课有一个特点:课文的第4小节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为了让学生理解“总―分”结构,为今后的写作打基础,我在备课时做了如下设计:

① 默读文本。想想每句话写了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② 小组交流。③ 指导朗读,加深感受。

3. 品读课文阶段

这篇课文抒发了热爱北大荒和赞美北大荒建设者的真挚感情。朗读时要充满喜悦之情,用舒缓的节奏把作者描写的美景表达出来。

譬如,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按照“总―分―总”的逻辑结构来写的。我先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总写部分全班齐读,分写部分分小组读,让学生理解整篇课文的逻辑结构。再根据文本的结构特点读出轻重缓急。第1小节引出下文,要气徐声柔。第2小节是一幅静景,语速稍慢,声音轻缓。第3小节动静结合,要读得清新明快,活泼优美。第4节突出农作物的丰收和北大荒的富饶,情感要饱满充沛。最后一节直接抒发对北大荒的赞美,要气满声高。

备文本要善于把朗读作为一个“纲”,我们要让它和讲解课文、默读交织在一起,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绝不能让朗读孤立存在。

五. 备课时要考虑如何保证有充足的朗读时间

我曾随机抽样选取10节亲自聆听过的阅读公开课,发现学生平均每节课的读书时间才5分零2秒。这一数据说明当前语文课堂上,朗读的时间太少了,朗读被严重地忽视了。

我在备课时注意确保朗读教学的时间。简要地说,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学生完全理解的不讲,学生不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的精讲,无价值的问题不问。节省下时间,给学生充分地朗读。确保朗读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朗读教学,严肃而神圣。说它“严肃”,在于它时刻指向“语文教育”,它不是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不是“装腔作势”,我们应舍得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朗读”上;说它“神圣”,在于它有多元的无法替代的能量。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愿每位语文老师的教案中都有“朗读”的一席之地,备课,必须备朗读!

上一篇:中学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财政预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