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试行职能鉴定工作的思索

时间:2022-10-23 04:20:43

职校试行职能鉴定工作的思索

作者:丁建洪

近年来,职业教育学术界也就“高职‘高’在何处”、“中高职的区别”等论题进行了辩论,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同级化更充分证实了两者的差异实难分辨,当前,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时已基本能获取初、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其毕业生获取的职业技能等级未能较中职生有所超越,这种中高职教育所体现的不协调现象不仅不能激励高职学生努力学习专业技能,而且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目标,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中高职教育间职业技能等级的模糊界线,使高职教育失去应有的高深之处,也有悖于《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且严重制约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进程。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更应该用量化的职业技能等级水平来得以充分体现。

高职院校试行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

1.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成长的内在需求从个体发展而言,尽管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已经达到高级工以上水平,但由于受到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制约,学生不能在学校期间被认定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能力和才干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其成长也必将受到制约,青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影响。反之,高职院校如能为在校学生确立一个明确的职业成长目标并为之搭建一个发展平台,如要求学生考取高级职业技能证书,无疑将大大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类专业学生在取得学校的学历证书后,还可以参加国家海事局组织的甲类无限航区船员等级证书考试,即有机会获取高级船员证书。清晰的学习目的性,使该专业学生班级的整体学风明显优于其它班级。2.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外在需求从社会角度而言,高技能人才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我国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提升的人力资源保证。当前,由于职业技能鉴定机制缺乏灵活性,致使高职学生的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资格受到约束,鉴定进度的滞后效应,直接制约了高技能人才的供给,直接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笔者并不认为每一名高职学生都能在校期间获取高级职业技能证书,但在高职院校中的部分专业中开展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肯定能遴选出一部分专业基本功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毕业生,也必将会为社会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有利于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匮乏的饥渴。从另一方面说,某些专业或行业对职业水平的鉴定有特殊要求而使高职学生未能在毕业前取得高级职业技能证书,但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的大门向高职院校敞开的这一举措,必然会促使其在走出校门后注重职业修养,加快职业资历积累节奏,并为尽早达到“职业终极目标”而为之奋斗。3.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从高职教育办学目标而言,开展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我们所说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求其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以解决生产过程的实际问题,而且也需要通过社会化的考核,以量化的形式展示其真正的技能水平。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得重要的席位。当前,面对日益趋减的高职学生生源,很多高职院校各显神通,试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招生宣传方式来展现本校的办学水平,若能将专业的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引入校园,考证的通过率无疑是各院校开展招生宣传的重要形式,更是为广大考生在高职院校专业间进行综合实力的比较,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参考依据。从这一点来说,在高职院校开展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体现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试行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具备的条件

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颁布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就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步缩小校园与工厂的距离,校园里的各种软硬件教学条件已逐步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已不再是初出茅庐、满身书香味的小书生。1.实践教学环境已具备职业化氛围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06年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已使我国高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具备了雄厚的办学实力。革新后的高职校园里,已不再是只有“朗朗”读书声的课堂,更是活跃着在“隆隆”机器轰鸣声中忙碌的生产场景。在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进程中,百所示范性和百所骨干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条件大大提升,不仅配置了先进的实验实训装备,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改善实践教学环境,还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新模式。在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中,长达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正慢慢将高职院校的校门无形化,丰富多彩的职业训练和职业经历,帮助学生拉近了课堂与车间、校园与企业的距离。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正逐步为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创造条件。2.教学师资队伍已具有职业的岗位性、专业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使学校的教学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专业教师在企事业单位的顶岗实践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技术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促使教师向应用型、技能型方向发展,基层的职业磨炼使“双师型”教学队伍日渐强大。另一方面,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使高职院校的教学队伍更具岗位性、专业性。教学师资力量的有力保障,已经为高职院校开展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职院校试行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的建议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地区院校的教育水平、各学校、专业间的办学实力,均会因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多种原职教研究因造成质量参差不齐。倘若目前以一刀切的标准,对所有高职院校、所有专业推行高级资格职业鉴定,必然会影响整个行业的执业水平。因此,笔者建议: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可在部分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中循序渐进地试行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保证行业整体素质和水平的前提下,确保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公平性;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并保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能有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时间的教学安排,努力为学生创造走近企业、走上职业岗位的机会,强化教学实践过程的监控与管理,确保“标准不降,质量不减”。1.职业技能鉴定部门遴选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和专业在当前国家教育部推进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曾涌现了许多重办学质量、强办学特色的示范院校和重点建设的优势专业,这些重点专业的建设成果曾得到教育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也使之成为某专业领域乃至一个行业的标杆。因此,在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中试行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仅有高职院校自身优越的软硬件条件作为支撑,同时政府部门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绩效的关注,更为鉴定工作的推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主动接轨职业技能标准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时,除了完成职业教育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任务外,还应始终深入的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对照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进行分解与细化,并深化到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中,特别是保证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结合。只有确保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更具专业性、职业性。在高职院校试行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对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更有利于及时在高职院校发现和挖掘专业知识丰富、岗位技能强的专业人才。快速有效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快展发展的客观要求。

上一篇:高校文化建设与职能教导机制研究 下一篇:动画中色彩筹划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