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校信息素养实践思索

时间:2022-06-19 02:15:56

对职校信息素养实践思索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图书馆因其拥有独特的资源、环境等优势,成为推进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馆员的知识水平、工作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对图书馆承载信息素养教育职能起决定性作用。但目前由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从中专学校图书馆升格而来,馆员总体素质水平不高,缺少信息导航能力和创新能力,很难承担信息检索课的开设任务。信息检索课要求提高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的急速发展,信息网络的出现,要求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务必从传统的单一纸质文献检索、手工检索工具的使用向多元现代信息检索转变,向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搜索引擎检索工具等计算机检索转变;教学手段必须从“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讲授向“以学生为主”的网络交互式授课转变;教学考核必须从“笔试”的形式向实践检索技能的考核转变。

依托学生馆员,完成信息素养先导性教育新生入馆教育是高职图书馆做好读者工作的基础,是提升学生信息意识,培养信息素养的起点。但一方面高职图书馆普遍缺乏专业的培训教师,另一方面学校用于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图书馆无法对新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入馆教育培训。鉴于以上存在的实际困难,图书馆可进行以下尝试:首先,由班级推选,图书馆考察确定新生班级学生馆员,采取教师培训学生馆员,学生馆员培训班级学生的方式,完成图书馆布局、相关规定、资源情况等介绍,并通过网络测试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其次,依托读者联谊会组织、引导新生参观图书馆,介绍馆藏、布局等,使新生对图书馆有更直观的认识;最后,利用“图书馆资源使用手册”等宣传小册和“新生培训专栏”等网络平台延续培训周期,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普及性、共享性。构建自主+协作学习环境,完成信息素养专业性教育信息检索课是以系统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为主要目的而开设的,是研究纸质和网络信息获取与利用方面的方法和技能的应用性、技术性基础课程。因此,常规的以教师为主的班级讲授模式,在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完全适用。

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践创新的实力,图书馆一方面要通过实体馆舍的改造,向学生提供一个以参考咨询活动为重点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实训基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一个“自主+协作”的网络虚拟教学平台。通过实体与虚拟的结合、环境与教学的融合,达到信息素养教育的系统性、交互性。嵌入专业教学,完成信息素养专题性教育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项目。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需要大量搜集浏览某一方面的专业文献信息用于研究,图书馆员可通过专业信息检索的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检索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搜索、分析、组织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强化学生的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专业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选题、分析课题主题、评价和选择检索结果等环节,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能力。在教学中,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专业性、实践性。

学校要提升信息检索课的地位。高职院校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明确数字化时代对高职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常规的教学工作计划,并保证给予一定的经费和师资投入,使信息素养教育贯穿于高职生三年教育的全过程。社会要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高职生作为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素养的高低将对整个国民信息素养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社会教育机构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保证并促进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一是多渠道、多形式为高职信息素养教育筹集资金,给予经费上的扶持与资助;二是在政策上鼓励成立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协会、学会,加强交流、协作,促进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发展;三是通过政府领导和协调,构建高职信息素养教育的学习资源平台,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节约学校教育经费的基础上,为尚不具备开设信息检索课条件的学校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信息化资源,增加提升信息素养的机会。加大培训,提升素质图书馆员。

图书馆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是图书馆的最大资本和重要财富,图书馆员的素质和能力是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全方位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素质,已成为目前图书馆工作的紧迫任务。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有规划、有目的地做好现有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提高馆员招聘和晋升的标准。专业馆员。为现代信息检索课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保障,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高职院校一方面应从各院系筛选具有不同学历背景、学科背景、专业背景和执教经历的教师,对其进行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的培训;另一方面应从图书馆内部优选具备扎实图书馆学、情报 学知识的馆员,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特别是院系重点专业知识内容的培训,从而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馆员队伍,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磨合、发展和壮大。学生馆员。学生既是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又是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群体。通过制度规范和引导培训,在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构建一支学生馆员队伍,组织学生参加图书馆各项服务的推广活动和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科学研究,不仅有利于馆员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需求,提高服务质量,而且有利于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

丰富资源,实现共享优化资源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中心,必须为学生提供可查可用的、优质的信息资源。因此,图书馆首先应从学校办学理念、专业建设方向、教学科研需求和学生多元化阅读需求出发,合理地补充和完善各类纸质藏书;其次,图书馆可通过参与集体采购等方式利用有限的建设经费购置更多有学术价值的数据资源;三是围绕院系的重点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收集和累积“灰色文献”,不断挖掘和开发深层次的特色信息资源。加强馆际合作。以浙江省为例,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在由教育部领导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IS)工程和由浙江省教育厅领导的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简称ZADL)项目的支持与推动下,目前,各高校间开始逐步打破信息壁垒,初步建立起图书馆间的无缝连接。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在充分认识联合建设信息资源重要性的基础上,遵循共建共享的原则,一方面加快本区域内实体图书馆的合作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虚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文献传递工作,为读者快速、便捷获取信息资源提供有效途径。优化环境,注重技术构建信息共享空间。虽然图书馆因其优美的环境、浓重的文化背景和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成为学生吸收文化信息的集聚场所,但是技术的进步对图书馆的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环境,满足信息利用与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图书馆有必要构建一个信息共享空间。实现实体和虚拟资源的整合,让读者在同一空间内感受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构设方便、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实现图书馆服务与环境的融合,开展网络、多媒体等特色服务,在信息服务中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作用;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学习研究的融合,通过馆员、教师和学习者、研究者的协同合作,营造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为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流通、共享、使用及创新提供保障,达到合作学习、协作研究和信息素养潜移默化的提升。

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开发网络资源,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虚拟学习社区,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信息氛围之中,进行超前的、自主的建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交流、沟通的习惯和信息辨析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数字教案等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虚拟学习平台模块设置方面,应在深入了解师生对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从学校设置的专业和专业群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简捷明快的栏目,对重点资源和特色资源设置醒目的链接,设计方便的信息资源搜索功能,实现学生与教师、读者与馆员的信息互动,达到校内外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知。整合课程,创新模式信息素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整合。为充分体现现代高职教育教学向信息化递进的趋势,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对现代教学进行改革。在常规教学工作中,将信息素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一方面以信息素养课程促进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借助网络技术挖掘有用信息,增强专业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信息素养学习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如在学生思想道德课中加入信息道德和信息规范的相关内容,在计算机课上强调网络知识和检索知识等。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运用。

鉴于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和高职生信息素养培育理念,在信息素养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依托网络,以电子信息资源获取为授课核心内容,一方面为学生创设各类信息素养教育的环境,如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基于项目的学习环境、基于情境的学习环境等;另一方面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如Big6教学法。Big6是1988年美国的MikeEisenberg博士和BobBerkowitz博士提出的一种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基于批判性思维的信息问题解决系统方案。该教学法注重学生确定任务技能、搜寻信息策略技能、检索和获取信息技能、信息使用技能、信息集成技能和评价技能的培养和构建。在教学探索中不断总结和运用新兴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实现教与学、学与用的融合,积极推动和促进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有效提高和培养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主要取决于劳动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地挖掘学校潜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内外环境,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使高职生成为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上一篇:在信息课中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下一篇:年度信息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