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结尾艺术探微

时间:2022-10-22 07:23:11

语文课结尾艺术探微

摘要: 本文对语文课结尾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语文课 结尾 艺术

我们在语文课结尾总结课文内容时,常常会用到下面的用语: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揭示了……;

我们今天学习了……;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

通过学习,你今天知道了……;

这样语文课结尾便不自觉地形成了上述的种种公式,久而久之,叫人感到刻板、生硬,枯燥乏味。

一堂好的语文课结尾也是应该讲求艺术的,怎样才能使语文课结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呢?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的同时,我十分重视语文课结束的艺术形式的探索。以下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几种课堂结尾形式。

一、说

说是语文课结尾时常常用到的一种方式。有老师说,有学生说,有师生互动。说的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学生思维的局限而陷入一个狭小的思维圈说不出什么时取而代之,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在让学生说的时候,要多点耐心,多点引导,多点提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收。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课时,学生都知道文中集中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所以说的时候,都集中到蔺相如身上去了。这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对廉颇的评价、对秦王的评价、对赵王的评价,更要引导学生在评价中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这样,学生在总结课文时,就有内容可说,而且说得有理有据。

二、听

这里的听不是让学生听老师的总结,听老师灌输,而是聆听、倾听。在听中感受、感悟、感动。一些课文中有很多的优美句段,在课文结束时,教师可以美读这些优美的句段,让学生沉浸其中结束一节课;有时还可以选一些好的音乐来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在音乐声中,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更能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产生妙不可言的效果,这不是能用语言能表达的,只能用心去体会。《桂花雨》是一篇构思大气、意蕴丰富、语言质朴的回忆性借物抒情散文。台湾作家琦君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字里行间,桂花香气弥漫,故乡如影随形,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文章四溢浓浓思乡之情。在结束时,充满浓浓思乡情的古筝乐曲响起,我朗诵琦君里《烟愁》里的一段后记,让学生在教师的配乐朗诵中,情感得到升华延续,激发了孩子愿读、想读更多更好作品的愿望。

三、唱

对于一些情感较强烈的课文来说,如果老师采取干巴巴说教的方式结束这节课,很难在学生心底引起波澜。采用唱的结尾方式可让学生的情操在优美、感人的乐曲中得到陶冶,同时也能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情韵”。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这一课时,我是这样结尾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是在台湾刚光复时,船员、老师和孩子们说的,现在香港澳门已经回归了,港澳同胞都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平时在我的心中更是涌动着这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然后我和学生一起高唱《中国心》: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许多同学唱着唱着就流下了眼泪。可见这种结尾方式是十分有感染力的。

四、画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画图能把语言文字形象化,画画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变为表象的过程。画完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说说想法,这又是一个感悟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既理解了课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画图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绘画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这一举多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抓住了故乡景致的特点:小桥、流水、人家来写。学完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文中的插图创作一幅画,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纷纷动手描绘自己心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五、写

在学完一课后,我常常让学生写点东西。自己写东西的时候,心能静下来思考,往往能有意外的收获。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最后我让学生为保护地球写一句宣传语。才几分钟的时间,一条条蕴含着对保护地球强烈感情的宣传语出炉了。在学完古诗时,让学生根据诗意写一段话,既巩固所学的诗词,又能煅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读

课文中有些句子是表达文章的主旨的,有些句子是很有哲理性的,有些句子是含意深刻的,有些句子是值得一再回味的。在总结课文时,再次读一读这些句子,让学生细细品味。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时结束,我让学生再一次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一句话作为结束语。

七、观

课文中写的一些人和事有些离我们比较远,我们讲完了课文,学生还只是在大脑中存有一些感情的认识。为此,我常常尽我的能力地去收集一些好的视频、电影让学生观看。通过观看,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课中描述的情景,印象更加深刻了。如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我在网上收集了相关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更能感受草原的广阔无边,一碧千里的美;更能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奔放,能歌善舞了;也就更能体会作者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在学习《圆明园》这一课时,我播放了“火烧圆明园”一个片段让学生观看,深深地激发了同学们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痛恨,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以上是我常用的几种课堂结尾方式,很多时候,我是把几种方式结合来使用,务求在最后几分钟巧妙结尾,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完课文,受到无穷的裨益。

参考文献:

[1]金永方.浅谈语文课结尾艺术.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师版),2007年第2期.

[2]吴芳.语文课结尾艺术谈.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第1期.

[3]赵明真.浅说语文课的结尾.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上一篇:语文教学“五重”教学法探析 下一篇: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