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22 11:09:43

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及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开办本科实验班为依托,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导向,在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以期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创新研究型人才。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大学 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0001-02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应树立新型的高等教育人才观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今天,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遇到了很大挑战,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在工作中的创造能力。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基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定位,树立新型的高等教育人才观,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到能够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且富有个性特色与创造力的高度来认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成人成才教育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学会学习与创造、学会做人与做事的基础上,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富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质表现在思想道德素养高;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基础理论扎实和良好的专业发展潜质;乐于探索未知,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对生活和事业永葆激情,适应能力强。其中,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基本特质中的核心内容。

二、以本科实验班为依托,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大学始建于1912年,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和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为了探索、实践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我校于2005年开办了文理实验班并以此为依托,充分利用我校作为综合性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核心内容,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组织与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到目前已完成了四年一个完整的培养周期。根据跟踪调查和统计,2009届文理实验班毕业生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厚,思想活跃,创新能力突出,深得社会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和研究生录取率在全校毕业生中均为前列,有51.6%毕业生考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及“985”高校的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挑战杯”“数学建模”“英语演讲”“电子设计”等省级以上奖励1.3人次;31.2%的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44人获各级论文奖。

经过调查分析,在文理实验班教学与管理的工作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如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通识教育平台和学生个性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需要调整理顺,开放办学与国际交流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为此,学校实验班办公室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示范带动全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1.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形成校院两级联动机制

我校本科实验班培养方案将系统研究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联要件,对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创新,同时结合我校“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建设,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素质、能力与创新的全面培养和学生人格结构的整体优化。开班范围将在部分文、理学科基础上,拓展到人文社会学科及理、工、医更多的学科领域。实验班的管理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由教务处、学生处负责教学与学生的宏观管理,主要对实验班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师聘任、学生选拔、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进行研讨审定,监督、考核实验班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遴选并依托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研究型学院负责本科实验班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

2.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本硕贯通培养

培养方案本着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注重创新的教学原则,实施低年级通识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将人文与科学素养教育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高,培养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复合型本科生,为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质量生源。在教学与学籍管理过程中实行导师制、学分制和淘汰制。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择优推荐本科实验班毕业生进入本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实行本硕贯通式培养。

3.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与特点,加强课程整合力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和创新学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学时)达到总学分的30%;倡导研究性教学方法,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环节进课堂;进一步做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规划设计培养计划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梯度、密度与进度,科学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形成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开放和交流力度,引进国外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聘请国外高校教师,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推荐部分优秀学生到国外大学交流学习,使之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4.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强化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在通识课程体系中,重点建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西方文化和跨学科专业等四大课程模块。对人文社会学科专业增设《中国文化史》《心理学基础》《管理学概论》《逻辑学基础》《西方文化概论》《大学基础数学》《大学物理学概论》等课程;对理工学科专业增设《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基础心理学》《逻辑学基础》等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素质与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增强学生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适应性。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例,课程结构与学分见表1,公共平台课程设置见表2。学科平台课程及专业课程(模块选择)由各个实验班依托单位根据承办实验班的学科专业情况,制定并执行相应教学计划。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国防教育、专项学分、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不同学科专业可根据其特点及培养目标要求,合理设置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与学分。

表1.课程结构与学分

表2.公共平台课程设置

5.因材施教,尊重、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计划设计等方面,注重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对教育教学过程的不同要求,重点在语言训练、计算机技能、实验实践、学术研究与创新等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在低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进行通识教育,学生完成通识教育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特长,在本院所办学科专业范围内提出专业选择意向,经学校审定后可进入专业阶段学习。

三、以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导向,营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1.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在本科生中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潜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验实践性教学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知、情、意、能的高度融合。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导向,逐步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创造力,使实验教学的定位由单纯的实验课程教学向开放式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基地转变。借鉴“自助式”管理模式,使学生自由地研究和学习,逐步实现实验教学模式由验证、认知型实验向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转变。同时,确立以学习为中心、以创新为重点、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营造适应创新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

2.完善统一组织、强化过程、注重实效的管理机制

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每年以项目形式予以立项实施,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为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项目所在学院为每个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配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导组,指导教师热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工作,并且责任心强,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科研和组织协调能力其职责是就实验项目的技术理论、实验方案设计、工作路线和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定期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学生完成并通过鉴定验收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可取得创新专项学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范围包括理论与技术研究、发明创造、制作与创作设计或其他具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项目覆盖全校所有院系,申报的项目思想新颖、创新性强、目标明确、技术先进、方法合理,以解决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社会领域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和方法创新为主要目的,以实验为主要手段。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将会产生一批由学生自主研发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晓中,刘志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特点及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8(13):46-50.

[2]李孟辉,熊春林.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障碍及其化解[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3):60-62.

[3]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7(1):97-101.

上一篇:浅谈在Word中如何进行公式编辑 下一篇:对初中化学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