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时间:2022-10-21 10:59:39

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摘 要: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强调:“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地方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应对网络舆论的效率和效果如何,直接体现政府的治理水平,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关键词: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公信力

一、綦江区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思想传统

目前綦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呈现出被危机推着走,被舆论逼着说的状况,政府还习惯于用传统思维应对新问题,危机发生后往往只注重做好“善后”工作,而不重视从根本上“亡羊补牢”,对前瞻性的预防则没有强化;有的领导对网络存于惧怕心理,敬而远之,不善于借网了解社情民意;由于“管住”思想的影响,网络上出现涉及本地、本部门的负面信息,有些街镇、部门领导仍然抱有“能瞒则瞒”的侥幸心理,被动应对,以堵代疏,往往错过了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

(二)管理力量单一

綦江区网络舆论的管理力量单一,政府依然是最主要的管理主体,没有调动网络媒体和广大网民的管理积极性,单纯依靠政府的强制性力量,而忽视了公众的力量,包括第三方非政府组织等广大的社会团体。

(三)管理队伍分散

目前,綦江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人员共有175人,其中只有18人专职从事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其余人员大都为“兼职”网络工作者,通常是先做完“本职”任务再附带从事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导致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后引导工作无法顺利展开的尴尬。网络舆论引导“兼职”工作者几乎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网络舆论引导培训,也缺乏网络处置经验,导致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即便有人想处置也“无能力”处置的尴尬;各街镇、部门对收集到的舆情,没有进行归纳整理,对网民回复随意,回复内容不具权威性。

(四)管理机制不畅

一是网络舆情值班机制不健全。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和时效性,缺乏相应值班制度的部分街镇、部门,面临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不能第一时间搜集舆情信息,延误了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二是网络舆情研判机制不科学。部分街镇、部门收集到相关舆情信息后没有研判,或者缺乏科学研判,导致被动应对,网络舆论引导效果大打折扣。三是网络舆论引导督查机制不到位。网研中心发现网络舆情信息后转交相关责任单位处置,缺乏责任单位处置情况和处置效果的反馈,导致网络舆情处置督查的缺位。

(五)舆论引导弱化

重庆綦江网和綦江在线是网民最喜欢看、对网民影响最大,也是两大綦江的主流媒体网站。前者属于綦江区委区府官方网站,后者属于本地民营网站。2014年綦江宣传部问卷调查显示,有58.6%的人更喜欢后者,并认为该网站的信息对他们的影响比前者大;有85.6%的网民更喜欢浏览有互动栏目的网站,有77.3%的网民认为前者只有信息,没有开通评论。官网信息权威、客观性强,理应受网民更加青睐,但调查结果却恰恰相反。究其原因官媒重信息轻互动交流,导致主体引导作用不强。而后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有可能鼓励争议、导演相关事件,追求高点击率,负面信息往往较多,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滋生的“温床”。面临突发网络舆情事件时,后者很多时候拒绝管理和协调,加大了本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

二、綦江区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

(一)鼓励官员触网施政

正确认识网络、关注网络、包容网络、使用网络,具备一定的网络素质和能力是网络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开明开放的网络观,要摈弃侥幸心理,充分发扬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网络执政环境。善于利用网络媒体来拓宽传统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善于学网、懂网,善于用网倾听民声,鼓励在网上开博、网上跟帖、网上嘉宾访谈,建立领导干部网上在线交流制度,让互联网成为党委政府和广大网民交流、听取意见、接受监督的新平台,推动网络问政常态化。

(二)网络舆论多方共管

一是引入非政府组织参与网络舆论管理。“少干预、重自律”,这是西方各国管理互联网的一个共同思路,他们认为行业自律应该是管理网络舆论的重要手段。政府的职责主要集中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上,具体的操作规范应由行业协会等组织来制定实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方许多国家的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受理公众投诉、开展普及教育等方式,在管理互联网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美国电脑伦理协会制定的“十诫”、日本的《电子网络运营中的伦理纲领》、新加坡的“互联网家长顾问组”等。我国在借鉴西方国家做法的基础上,政府也在转变职能,改变过去行政主导型的管理模式,成立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先后出台了《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博客服务自律公约》、《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引导行业、网民自律。地方政府也应适当放权,发挥地方互联网协会管理互联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政府与行业组织对网络舆论的共同监管。二是加强“网盟”建设。网络社会是一个松散、组织化程度低的虚拟组织,增加了网络社会管理的难度。在加强网络社会自治自律的同时,应积极探索网络社会的组织化建设。如通过建立“网络虚拟社群”、“网民联盟”、“网友会”、“青年网络文明志愿同盟”等方式,可以联络一大批网民意见领袖、网上精英分子,组建网络大联盟,提高网络社会的自组织化程度。盟友不是部下,也不是潜在的敌人。要允许和鼓励他们对地方政府的施政缺失提出批评,开展舆论监督;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对话,帮助他们理解现代社会公共治理的复杂性,引导他们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帮助地方政府,缓释民间某些不满情绪。这样做比地方政府直接发声进行宣传可谓事半功倍。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做好需要职业化,做成需要专业化。各街镇、各部门要明确1名具体分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领导和1-2名专职工作人员(具有新闻学、社会学相关专业背景)从事网络舆情引导具体工作,即使是兼职也要明确权利和职责,加强对“网民回复”的科学管理,对发现的网络舆情,要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水平就是专业化、说服力。网民的问题没有边界,提升专、兼职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除了鼓励自身博学蓄才气外,还需宣传部搭建平台,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开办如微博管理员、网络评论员培训班等,依托高校、党校资源,请专家、教授传授应对技巧、处置经验,提高实战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有效发声。

(四)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一要建立舆情值班制度。各街镇、部门要建立舆情值班制度并上墙,要明确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值班时间。二要建立舆情日报制度。实行一天一报制度,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各街镇、部门要在第一时间收集涉及本辖区、本部门有关的社会热点、倾向性信息,及时报送到区网研中心;区网研中心对收集的舆情进行汇总,对于敏感性、苗头性的舆情,及时报送领导参阅。三要建立定期研判机制。舆情研判会要每周或者每月集中召开一次,由区网信办牵头,相关单位参加,对涉綦舆情进行集中研判,并分类交办处理。四要建立督办反馈机制。区督查室、区网研中心要督促检查交办的相关舆情的引导情况,并及时将检查情况报送相关区领导和有关部门。

(五)加强主流媒体引导

一是着力打造官方媒体。信息不对称是引发公众对政府及政策不知情,对政府管理工作不了解,对政策决策不认同,政府舆论引导无效的重要原因。在一定意义上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的一个优秀的信息共享、公布、宣传的平台,要把信息公开、日常监测、交通、住房、旅游、互动交流融入网站。坚持政务公开、信息公开,保证公民的知情权,最大程度地挤压谣言传播空间,提高公众对政府权威和政策的认同度,增强政府公信力。当前网络问政已经成为现代政府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官方网站要在原有互动栏目“区长信箱”、“綦江论坛”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系列彰显地域色彩、贴近本地生活的“网络问政”精品工程,如“咨询投诉”、“依申请公开”、“政务论坛”、“嘉宾访谈”(建议把广播电视台的“阳光綦江”访谈节目以文字的形式搬进重庆綦江网)、“网上办事”、“便民服务”、“在线调查”……充分利用网站、政务微博、重庆綦江手机报等新主流媒体,主动设置议题,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邀请权威部门、专家为网民解答疑惑,打造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二是着力完善网站管理机制。全区属地网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要求,各网站的运营单位负责网站的系统运行安全,明确“班竹”权限,严把信息审核关,从源头阻断制瑶、传谣。规范管理,制度先行。区网信办会同区网监支队积极探讨完善网站监督管理机制,对网站进行指数绩效评估考核,对不服从管理的网站加强惩治和处理。当舆情危机发生时,官网、民网才能形成合力,配合政府的舆情引导工作,才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权,引导地方网络舆论。

上一篇: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下一篇:河南省与中部五省经济开放度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