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四点尝试

时间:2022-10-21 02:44:07

农村

摘 要:时展与科技进步,人口增加与工业化加快,使农村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机械化程度加大,劳动力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很难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这样"留守学生"这特殊群体产生了。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这个群体的每个人健康成长,怎样使他们都能顺利渡过关键期成为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留守学生 沟通交流 有爱

时展与科技进步,人口增加与工业化进程加快,使农村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机械化程度加大,劳动力从土地中解脱出来,更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远走他乡,很难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将孩子暂时交单亲、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代为照顾。这样“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产生了。

一个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身心都处于发育关键期,最需要双亲关爱的年龄得不到关爱,学习介入少或不介入导致学习困难问题,缺少亲情抚慰导致生活问题,缺少完整家庭教育导致心理问题一个个浮出水面。

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这不断扩大的群体中每个人健康成长,怎样使他们都能顺利渡过关键期成为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针对留守学生教育一年中进行了四点尝试,在此付之笔端,期盼能为留守学生教育积累资料,为农村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助力。

一、架设“心桥”加强亲子间沟通交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祖辈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也无法取代父母之爱。我们的家长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千里迢迢寄来钱或价值昂贵的物品,却长年少给孩子打电话、写封信,造成孩子情感饥饿。通过沟通协调动员家长多关注孩子情感问题,进行了加强亲子沟通与交流的架“心桥”活动。

1.让电话传情。建立电话联系制度。教师以电话的形式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家长,请家长给孩子多打电话沟通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一对一的辅导联系,电话带着温情传递着关爱将一颗颗稚嫩的心灵抚慰,亲子沟通让情感交融, “留守学生”那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就是架设“心桥”最好的回报。

2.“我想对您说”主题活动。组织留守学生“与远方的家长说说心里话”主题活动,写信,制贺卡,办主题手抄报等。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用语言表达,用图片表现。这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绘画表现力,又解决了对父母思念之情无处发泄问题。 “看完传递爱的图画,满含深情的信”家长们打来电话激动异常,留守学生家庭教育和感情饥饿问题得到解决,我们真的很欣慰。

二、 “特色家长学校”提高监护人素质

教育要形成合力单靠学校教师还远远不够,留守学生的祖辈家长及远在外地的父母都需要共同努力,为育思想必须和他们达成共识,举办“特色家长学校”应运而生。

1.举办“祖辈家长学校”。 祖辈是“留守学生”家庭教育主力军,可他们生活方式教育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孩子教育。为提高他们素质,学校举办“祖辈家长辅导”,引导老人逐步接受新的观念方法,给他们讲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心理需要等。让祖辈能够了解和走近孩子内心世界,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更好履行监护人责任。

2.举办“远程家长学校”。 父母始终是孩子的监护人,孩子虽委托给临时监管人,但父母的教育责任是不能推卸的,父母亲情更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通过校讯通平台群发短信等方式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教育家长赚钱不忘教育子女,不仅关心孩子生活学习,更要关心孩子行为品德,不仅给物质的东西,更要关注孩子精神情感,让他们人在远方,心系孩子,跟孩子多沟通联系,使他们懂得多一次探望,对孩子的学习进步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爱是共同的出发点,因此沟通顺畅效果非常好。

三、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有爱天空

随着留守学生的增多,我们利用学生少,教师熟悉孩子,要求结合学科特点,依据孩子实际状况,定期谈话了解孩子的需要,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有好转变及时表扬鼓励,并利用各种机会与孩子交朋友,给孩子们热饭,缝补衣服钉纽扣,帮孩子们泡面,给孩子们修剪指甲,做脸与手部的护理,细微处的关怀母亲般的照顾,起到临时父母作用,不仅从饮食起居上、更能从学习上、思想道德上全方位关心孩子成长。

当老师给他们洗脸洗手擦化妆品,孩子送上紧紧的拥抱,满满都是情谊。当孩子出现过激言行,拉起手促膝交谈,动情的话语让孩子暴躁到安静,叛逆到明事理,把学生当自家孩子,温言软语极尽关爱。学习上遇到麻烦,细心讲解至弄懂弄会。思想出现波动,我们共同商议解决方法,齐心协力配合默契,问题迎刃而解。我们是老师,是他们家长,更是他们朋友,不同的角色转换一个目的,让孩子们在师长家长朋友的关爱下快乐健康成长。

四、多彩活动营造愉悦氛围

升旗手,播音员,编辑,小记者等岗位,孩子跃跃欲试兴趣盎然;风筝赛,跳绳赛,呼啦圈赛,颂读赛,书法赛,绘画赛,演出庆祝等活动,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知识技能合理重组,兴趣培养与习惯养成放在生动喜闻乐见的情境中,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上进心,集体主义精神渐渐形成。

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孩子们的最好舞台,主持人,升旗手,演讲员,那么的专注投入。周两次的红领巾广播,拿起话筒播音的派头,宣传安全知识,采播好人好事,介绍史地知识,期期引来围观品评。手抄报展出评比更具挑战性,从布局到设计,从文字书写到图画配套,从主题是否贴切到文章篇幅规模选取,每次出刊都是一次最好锻炼。各种比赛更具吸引力,为班级荣誉而战,为学校荣誉而赛,辽宁省民族经典颂读一等奖,辽宁省少儿民族艺术节征文一等奖,舞蹈二等奖,器乐二等奖,阜新市书法比赛金奖银奖……孩子们在各项活动中日渐开朗合群。在不同岗位竞争中,懂得配合协作,学会相互支持,乐观向上的品质不断得到强化, “留守学生”家庭教育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得到解决,道德滑坡得到遏制。

总之,留守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只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重视农村“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办法一定会比问题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高度重视列入(2010-2020)教育发展纲要的情况下,有政府的高瞻远瞩,有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加入,有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潜心努力,有学生家长素质与认识的不断提高,“留守学生”的教育状况一定能得到较大的改观。

上一篇: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略论新课改对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