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格的衡量与实践

时间:2022-10-20 05:08:08

企业人格的衡量与实践

[摘要]在油品同质化和市场不确定性的今天,石油公司基于自身资源、网络、服务、品牌和文化的综合性技能,无不懂得通过明晰自身未来的定位,对企业进行人格化管理。本文将结合心理学人格理论的知识,探讨中石油企业人格的衡量指标,并提出企业人格实践的方向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人格 企业人格 实践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的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从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

二、企业的三重人格

人格的本我力量对应着企业的利益驱动因素,这个阶段,人类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企业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来组织管理经营活动;自我力量与企业的制度约束相仿,企业作为一群行为方式各异的人的集合,需要制定和执行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从而节约管理的时间,提高管理的效率;人格最上层的超我力量对应着企业的道德规范因素,此时的企业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社会化程度,明白自身行为对其他利益主体有着很大影响,能够自觉按照社会期许和道德意志来规范各项管理经营活动。

1.企业的本我

企业的经济人属性对应着三重人格理论中本我这一概念,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的一切行为受到利益的驱动,按照“投入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这一市场经济的黄金定律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是经济人的特征。而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存在着外部不经济现象,即企业的生产或消费使其他人或企业受损,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就是企业本我的原始表现,中石油作为一家大型能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息息相关,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污染或在不可避免的污染发生后采取措施进行弥补,是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企业人格由本我结构上升到自我和超我的必经过程。

2.企业的自我

自主管理本质上就是自我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的管理方式,主要通过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进而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自我超越,推动组织不断发展与前进,实现组织共同愿景目标。

(1)减少中间环节:组织结构扁平化

自主管理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应是扁平的,即从最上面的决策层到下面的操作层,中间层次少。这样的体制才能保证上下级的有效沟通,下层才能直接体会上层的决策思想,上层也能了解到下层的动态,企业内部才能形成互相理解、协调合作的局面,才能产生持久的创造力。

(2)领导角色转变:从一夫当关到教练员

传统的领导角色往往颇具一夫当关的气概,领导者发挥控制、协调、指挥的作用,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出,领导的创新角色应是设计师、服务员和教练员。自主管理下的领导者应效力于建立组织共同愿景目标,重视每一个员工的作用,通过自主管理引导员工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投入。

(3)组织成员的常态:自主学习,自我更新

自主管理要求员工能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自主地发现管理漏洞和问题,并自觉加以解决和改进。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劳动技能,改善和提升工作效果,不断进行创新。真正做到敏学日新,使组织自主地进行新陈代谢,保持企业健康向上,焕发勃勃生机。

3.企业的超我

我们认为,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具有经济和伦理的双重人格。也就是说,企业不仅是作为经济实体的经济人,而且也是作为伦理实体的道德人。因此,必须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伦理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代表了其人格结构中的超我部分,一个敢于承担社会责任、有良心的企业,必然获得较高的员工满意度、很好的社会声誉以及社区评价。

我们可以通过定期在各部门按一定比例发放员工满意度问卷来了解他们对企业的态度,并获得改进意见,只有将员工的意见作为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才能体现企业对人的关怀。中石油的业务所及之处大多为盐碱荒滩、高原戈壁,自然条件很差。不论在国内还是海外,我们都投身建设绿色矿区、生态和谐社区,开发一处就建设一处、绿化一处,营造和谐社区环境,积极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谐社区的建设已成了一面折射中石油人格的镜子。公众和社区对企业的评价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一环,他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公众和社区的满意是衡量企业社会人格的重要标准。

三、企业人格的衡量指标

结合人格所对应的企业人格,企业人格的衡量指标可归纳为如下:

表1:企业人格的衡量指标

企业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忽视了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污染、矿难、毒奶粉、苏丹红等频频出现,使人们强调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另外,一些企业高投入、低产出、污染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石油行业不同于国内其他行业,石油企业在钻井、油气田开发、炼化、油气储运等过程,均有可能发生油气资源泄漏、爆炸等重大安全危险。这种危险一旦发生,往往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损害,包括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油气资源的泄漏会给当地的大气、土壤以及水资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从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平衡。中石油北方某炼化企业的爆炸,开县重大恶性井喷事故以及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就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事件的发生已经弱化了中石油企业经济贡献的价值,社会层面要求我们开始审视在利用国有资源、壮大经济的同时,是否有效地处理好经济收益与资源成本、环保成本、人文成本的关系问题。

四、中石油企业人格实践的方向

其一,让企业价值观在社区得以真正提升。提炼并践行具有石油特色和时代要求的企业价值观,并以分支机构为主要执行者,以企业价值观在社区大众的影响力为最终衡量指标。中石油业务所及之处大多为盐碱荒滩、高原戈壁,自然条件很差。不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集团都投身建设绿色矿区、生态和谐社区,开发一处就建设一处、绿化一处,营造和谐社区环境,积极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将奉献社会的价值观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秉承“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精神,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企业与业务所在社区的协调发展。在公司层面理念倡导下,更加务实地加大分支机构和终端网络在所在社区的企业人格实践,确保企业价值观在社区得以真正提升。

其二,建立人本管理,构建企业自我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并不仅仅只是在理念和制度上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创新的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努力提高每一个员工的素质,培养他们的信心、技巧、责任心,使每一位员工变成企业创新的源头。另外,公司倡导的是一种家庭的感觉,每一个员工与企业之间不是单纯的雇佣关系,而是家庭成员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为了使员工安心本职工作,公司多方位多角度为员工着想,创造一种家庭般的工作环境,形成了良好的人本管理氛围。

第三,实行品牌战略,提升企业人格内涵。市场竞争在经历了价格、质量、服务等各方面的较量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品牌竞争阶段。品牌不等于产品,它是一个系统概念,是企业各方面优势如质量、技术、服务、宣传等的综合体现。所以,实施品牌战略要求企业系统地改善整体运作以促进品牌的段位升级,从品牌知名度到品牌美誉度,再到更高级的品牌忠诚度。也就是说,通过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美誉度发现并吸引新的潜在顾客,通过拓宽品牌忠诚度留住顾客。这样企业才能进一步扩大并牢固地占有市场,从而在品牌竞争中获胜。

第四,争取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确保社会资本增值,提升企业人格形象。统筹平衡社会资本网络布局,加大社会大众的社会资本总量,争取成为产业价值的组织参与者。一方面中石油要尽快提升系统整合能力,进一步突出主业,通过并购放大自己竞争优势,争取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另一方面,要融全中石油内外部关系,特别是在海外市场中,全面提升中石油社会资本总量,尽快构建中石油战略网络体系。通过精心布局,严密实施,在争取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后,确保社会资本的增值,从而全面提升企业人格形象。

参考文献:

[1]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2][英]伊恩・布兰德尼:以诺译.有信仰的资本[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3]张晔秦华伟:人格理论与塑造[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4]余潇枫张彦:人格之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田景惠:中国成品油市场与营销[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上一篇:解读机关青年文化内涵 科学建立政府队伍发展“... 下一篇:浅谈《劳动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