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力农业就业研究

时间:2022-10-20 03:16:54

乡村人力农业就业研究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吸引到工厂企业,开创了“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对外开放和城市改革的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旺盛,出现农村劳动力“离土又离乡”的新转移就业模式。据估计,2004年外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1.2亿人[1]。2004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为48695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的为30596万人,在乡镇企业就业的为13866万人[2]。因此可得出,2004年农业就业人数、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进城就业人数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1.6%、27.9%、24.1%①。虽然“离土又离乡”和“离土不离乡”的转移就业已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但是农地经营依然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3]。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方面研究的比较多,而对农业就业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如何扩大农业就业,以及通过农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来化解民工潮,对其他方面研究较少,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行为几乎没有研究。Juckle认为空间行为是与利用场所有关的人类知觉、选择、行为[4],而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感觉作为知觉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合称为感知[5-6]。即人类首先对其能够利用的场所或地理环境有一个感知,在此基础上考虑很多因素后进行选择,最后有所行为。林岚[4]等认为旅游者空间行为包括旅游者动机行为、决策选择行为、旅行行为及体验行为四个过程。可以认为感知、决策、行为、体验是一个具体空间行为的四个密不可分的过程,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行为来说,它们同样也缺一不可。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空间行为就是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的就业感知行为和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过程中的就业行为及就业后的就业体验行为。因此,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空间行为的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他们就业。同时,本研究还将初步建立起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

盐城市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市,地处苏北平原中部,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水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好。目前,盐城市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7]。亭湖区是盐城市的中心区,区位条件好,交通便捷。该区为平原地貌,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其中204国道以东地区为砂性土壤,适合根菜类生长,以西为粘性土壤,适合水生蔬菜生长[8]。因此,该区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2008年黄巷村共有农户683户,人口2133人,其中包括超龄的正在参加劳动的劳动力为1422人,占总人口的66.67%,在家从事农业的889人,占劳动力的62.5%。因此,该村的劳动力以农业就业为主,可以成为本文的案例地。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入户的问卷调查。2009年暑假期间,笔者到黄巷村对在家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进行了有选择性地访谈,并填写了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村劳动力的人口学特征及家庭情况(表1);第二部分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感知部分,采用Likert量表1-5等级评分法表示感知强度;第三部分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决策行为部分;第四部分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为部分;第五部分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体验行为部分。为了使调查的结果更有代表性和准确性,本文利用分层抽样法,因为该方法能够在不增加样本规模的前提下降低抽样误差,提高抽样的精度[9]。黄巷村包括10个自然村,将各自然村在家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按性别、年龄、家庭拥有的土地量进行分层,然后按照比例进行分层抽样。通过近一个星期的调查,共填写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90份。将问卷内容输入SPSS13.0软件中,形成数据库。

二、调查问卷分析

(一)被调查者及家庭基本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290人中,男性占57.5%,女性占42.5%,这与实际相符。因为农业生产对体力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以男性劳动力为主;被调查者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14.1%,比重较小,因为年轻人不喜欢从事农业,他们大部分外出从事非农业;被调查者中31~44岁的中年人占了近一半,因为他们的子女基本上处于上学的年龄,他们在家可以抚养子女,照顾子女上学。另外,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基本以初中及小学为主,有职业技能者比较少,因为他们生活在农村受教育程度低,长期从事农业,对职业技能掌握的较少。因此,本调查的基本情况与实际相符。被调查者家庭拥有的土地都比较多,家庭劳动力大部分在2~3个,没有外出及外出1人的占大多数。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空间行为

1.就业感知行为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5]。因而感知就是人脑对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反映。农村劳动力就业感知行为就是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对作用其感觉器官的本地及外地就业环境的综合反映。本文设计了农村劳动力在从事农业前对本地就业环境的感知(第1~3题)和对外地就业环境的感知(第4~6题),如表2。在SPSS软件中运用尺度分析,得到感知量表的克隆巴赫a系数为0.765。因为a信度系数与量表题目数量的多少有关,一个4个题目的量表a信度系数可能会低于0.6或0.5[10]。由于本问卷的感知量表只有6个题目,数量较少。因此虽然a系数小于0.8,但量表仍然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

(1)感知强度。农村劳动力在本地从事农业前的总体感知强度不是很大,均值为3.26,且在不同的项目上感知差异较大。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在从事农业前对在家比外出更能够照顾家庭感知明确,均值为4.28;对在家从事农业收入还比较高、本村附近非农业就业机会比较多感知也比较清楚,均值分别为3.59、3.26;对在外地工作时生活习不习惯一般清楚,均值为3.15;而对城里的工作要求哪些方面的知识、技能,自己能不能适应城里工作的感知不是很明确,均值分别为2.66、2.60。

(2)感知差异。农村劳动力就业前的感知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等人口学特征上可能有差异。利用SPSS软件描述统计中(DescriptiveStatistics)的交叉分析(Crosstabs)功能模块进行分析,探讨农村劳动力就业前的感知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在分析中,本文通过皮尔逊卡方检验(Pearsonchi-squaretest)、Fisher精确检验和MonteCarlo法来检验行、列变量间的相关性,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变量间的相关程度[10]。如果行列变量间显著相关,说明有差异。通过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对在家从事农业收入还比较高、本村附近非农业就业机会比较多、在家比外出工作更能够照顾家庭的感知在年龄、文化程度上有差异;农村劳动力对城里的工作要求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自己能不能适应城里工作的感知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上有差异;农村劳动力对自己在外地工作时生活习不习惯的感知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有差异。

2.就业决策行为

农村劳动力就业决策行为是一个主客观共同作用的过程。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就业决策行为,即决定在家从事农业还是转移就业(主要是从事非农业)。陈吉元[11]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受到城市和农村的推拉力。Zhao[12,13]认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农业税收、本地非农就业机会等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城乡之间、农业和非农业间的收入差距所造成的“拉”、“推”力或者农村劳动力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外部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决策的主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在家及附近从事非农业或者农业是由于个人、家庭、外部的经济及非经济因素。因此,本文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外部因素三方面设计了影响本地农就业决策的6项因素。在农村劳动力做出在本地从事农业的决策过程中,外部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占主导,其次是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影响相对较小。从表3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选择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比例分别为55.9%、96.8%、106.5%。因为他们在本地从事农业收入还比较高,加上家里的土地较多,小孩比较小或者上学需要人照看,家里的老人需要照顾,很多中年人选择在本地从事农业;对于年龄较大者来说,他们对能不能适应外面的工作不是很了解,加上自身的体力等因素,只有在家从事农业。另外,农村劳动力在本地从事农业也有很多顾虑。他们最担心的是收成好不好,选择者占80.1%,其次是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高不高、好不好卖,选择者占54.9%。

3.就业行为

农村劳动力在对就业环境进行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就业决策,产生就业行为。在不同的环境下,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感知行为不同,产生的就业决策行为不同,就业行为也就有差异。因为该村有62.5%的农村劳动力在本地从事农业,所以该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为为本地农业就业。该村的农业生产以种植蔬菜为主,占74.2%。该村的绝大部分农户将自己种植的蔬菜、粮食等在家门口卖给商贩,占62.5%,有少数人自己到街上出售,占32.5%,还有极少数人在街上有固定的摊点出售,仅占5%。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主要有产品价格波动大、收入不稳定,缺少市场信息、有时农产品卖不出去,有时收成不好、收入不稳定,没有技术指导,钱不够、无法扩大规模等。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比较强,一般在3-8月比较忙,而其他时间比较闲,农村劳动力有兼业行为。该村处于郊区,非农就业机会比较多。对此,农村劳动力感知比较清楚。因此,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在农闲时在附近打零工,占60%,有少数到城里打零工,占6.7%,还有一部分在家从事田间管理,占33.3%。

4.就业体验行为

体验有两种词性,一是动词,强调体验是一种经历和过程;二是名词,强调体验是一种感觉[14]。农村劳动力就业体验行为就是农村劳动力在就业的经历和过程中对其收入、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工作保障、工作前景、社会地位、对家庭及自身影响等的感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体验行为会影响他们的感知行为,从而对决策行为和就业行为产生影响。由于调整了种植结构,农村劳动力在家务农的收入相对以前较高,但仍低于外出的预期收入。被调查者中大部分年收入在7000~10000元间,占40.8%,高于10000元的占32.5%。如果外出就业,被调查者中大部分预期收入在10000~15000元间,占45%,高于15000元的占20.8%。农村劳动力在家从事农业,农业收入是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超过60%的农村劳动力农闲时到附近打零工及城里打工,因此非农收入也成为他们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被调查者中有42.5%的人认为其家庭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有35.8%的认为在其家庭收入来源中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差不多,还有21.7%的人认为非农收入超过农业收入成为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劳动力认为在本地从事农业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从好的方面来看,选择能够照顾家庭的最多,占74.1;其次是认为收入还可以,占50.8%;再次是在家生活比较习惯,占47.4%。从不好的方面来看,认为从事农活比较累,伤害身体的最多,占75.9%;其次,有62.5%的人认为从事农业没有前途;再次,有32.5%的人认为从事农业收入比较低。最后,农村劳动力在综合目前就业的收入及利弊方面的基础上对目前的就业状态产生综合体验。分析表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目前的就业状态感觉一般,占70.8%,只有20%的人感觉满意,还有9.2%的人感觉不满意。因此农村劳动力对在本地从事农业的满意度较低,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10。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是一个包括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和就业体验行为的完整过程。因此,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空间行为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整个就业过程。

第一,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对就业环境的总体感知强度不是很高,且在不同的方面感知差异较大。他们对城里的工作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技能及适不适应工作感知强度较低。他们对在家比外出更能够照顾家庭感知明确,对在家从事农业收入还比较高、本村附近非农业就业机会比较多感知也比较清楚。另外,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的感知在不同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上有差异。

第二,农村劳动力做出外出就业决策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其次是家庭因素,而个人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因为他们对在家从事农业收入还比较高、能够照顾家庭感知明确,加上看到同村或者亲友在家收入还可以,在对外面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感知不清楚,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并且适应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下,他们(特别是年龄较大者)选择在本地从事农业。另外,他们在家从事农业也有很多顾虑。

第三,农村劳动力从事的农业是在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种植结构经过调整的集约化农业。不过,当前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农村劳动力种植的农产品主要出售给商贩,还没有形成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产业链。农村劳动力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市场信息等需求越来越多,而当前供给的较少,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比较强,加上附近非农就业机会比较多,农村劳动力有兼业行为,大部分人在农闲时在附近打零工。

第四,农村劳动力在本地从事农业的收入较外出就业的预期收入低,不过由于他们有兼业行为,非农收入已成为部分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有些家庭甚至占主导。他们在家从事农业有好的体验也有不好的体验。他们对这两种不同的体验综合感受,大部分人对目前的就业状态感觉一般,感觉满意的比较少,总体满意度不高。在这种不高的满意度下,农村劳动力可能会产生新的感知行为、决策行为和就业行为,从而可能向非农业转移[15]。

在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而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下降,城市吸纳能力有限且有很多限制因素存在的形势下,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业就业及相关的非农就业仍然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增加对农业及农村的投入,给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引导他们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以提高收入,增强他们对从事农业就业有利方面的感知;另一方面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给他们提供养老、医疗等保障,以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上一篇:领导行为对公民影响中介变量 下一篇:能源消费对贸易发展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