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生的理想

时间:2022-10-20 03:15:26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进而指出:“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古人所说的“志”,就是理想,就是志向,就是远大的人生目标。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是人生成功的蓝图和基石,是人生奋进的路标和动力。所以树立理想,认定奋斗目标,是学生成才和成功的关键。

一、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许多人在青少年时代,对自己的未来有各种各样的憧憬、遐想,希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十八九岁,花一样的年龄,在高中求知生活的努力中希望破茧而生,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愿以偿,不少人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虚度年华,一辈子也没有任何足以慰藉平生的成就。造成这种可悲结局的根本原因,是青少年时代对自己的人生徒有良好愿望,却没有真正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坚定的、矢志不渝的人生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生活太富于理想化,多数人都不能从实际出发。因而在校园里,随时可以见到一些学生不想学习,不思进取,图闲偷懒,得过且过,无可奈何地应付学习,应付生活;还有一些学生无论是穿着还是行为都不是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他们之所以懒散无为就是理想太过于虚幻,太过于理想化,而在生活中遇到一点不如意的地方就会妄自菲薄,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他们之所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每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浪费宝贵的青春和年华,是因为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确切可行的理想。

有了理想才有前进的方向,为自己的美好未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是我们求学的第一步,而在高三确立具体可行的目标更可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脚踏实地,才不至于在高考复习中遭受打击而萎靡不振,才能找到自信。

二、理想的实现要踏踏实实

有这样一个故事:许多年前,一位聪明的国王召集了一群聪明的大臣,交给他们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古今智慧录》,将世界上最聪明的思想留给子孙。”这些聪明的大臣离开国王以后,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洋洋洒洒巨作。国王看了说:“各位先生,我相信这是古今智慧的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读不完。把它浓缩一下吧!”这些聪明的大臣又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工作,几经删减后,变成了一卷书。然而,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压缩。结果这些聪明人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缩为一页,再变为一段,最后则变为一句。聪明的国王看到这句话时,显得很得意。这句凝聚世界上最聪明的思想的话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成功要付出代价。高三学生的内心是脆弱的,面对大大小小的模拟,面对大大小小的打击挫折,很容易怀疑自己的理想,要实现理想和抱负,首先就要指导学生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手边事,用古今名人为理想而执著的事迹激励学生。让学生及时调整状态,重新开始,脚踏实地、认真地记住每一个概念,用心地做好每一个习题,针对每一次考试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弥补,这样才能把这十几年学的知识浓缩为一句经典,才可以向我们的远大理想迈出坚实的一步。

三、认识自我

著名哲学家马建勋在《心灵哲学》一书中写道:“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准确地判断自己,合理地安排自己,有计划地完善自己,心灵就会充实,精神就会满足,理想就会得以实现。”一个人如果不能认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缺点,不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就会缺乏生命的目标,找不准人生方向,也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快乐。面对人生的挫折,面对考试的打击,面对生活中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要认清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这样就不会轻易否定自己,面对一时的成功也不可妄自尊大,这都不利于我们成长,不利于人生目标的实现。宠辱不惊方能历练人生。

四、向自己挑战

人不能战胜的,往往就是自己。人生在世,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容易满足现状,是因为我们没有更高的理想;我们不敢面对未来,是因为缺乏自信;我们无法发挥潜能,是因为不能超越自我。

在学习生活中超越自我,这样我们的眼前才会阳光明媚,生活在自信中的学生才会健康发展,迈向成功。

在高三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到疲惫,感到一次次的付出没有收获,经常想停下奔跑的脚步,这就需要我们有超越自己的勇气。把我们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写出来,贴在桌角或卧室床头,每天看一遍,时刻提醒自己,督促自己。读一些励志名言,看一点名人成功之事,这些都可以激励我们,让我们向理想奋进。理想是挑战自我的最佳动力。

五、培养学生团结友爱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感、荣誉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质。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事业都离不开相互间的帮助和支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离不开人们的共同合作与奋斗。所以学生作为一代跨世纪的青年人,应该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真正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首先就应学会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全局。为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借鉴别人的优秀方法,为了求得共同发展,为了社会的和谐,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教会学生“团结友爱”。

我们都渴望实现理想,追求理想的过程总充满荆棘坎坷,只有不畏艰苦的人才可以到达,为了心中的远大理想,我们只能脚踏实地确立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把大的理想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并一路拼搏才可以实现远大理想。

上一篇:高校学生就业的职业指导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如何构建初中思想品德中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