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中的读写互促“因子”(一)

时间:2022-10-20 10:37:35

挖掘文本中的读写互促“因子”(一)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目前主要的语文学是围绕着教材进行。教材在编写时考虑到了读写结合的问题,从中年级开始,每册教材均安排4篇小练笔,并且对安排的用意进行了说明:“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把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自然迁移到习作中,更能使动笔成为学习的一种常态,成为学生的一个习惯。当然,教师在教学时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上的练笔安排,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学生进行练笔。”(《说明》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这段话虽只是个对小练笔安排的说明和操作的建议,但落到实处实属不易。因为动笔成为“常态”成为“习惯”非一日之功,仅有“及时”“随时”的安排显然不够,关键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读写互促的“因子”,使读和写的迁移安排“自然”有效。否则学生的动笔兴趣不得激发,仅在数量上重复累积,事倍功半,难具实效。面对语文教材的体裁多样,内容的深浅不一,学生的实际经验,如何使阅读与习作有效结合,如何挖掘教材中的读写互促“因子”,并“及时”“自然”地迁移及运用,成为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本文试按教材的不同体裁,结合部分篇目的教学实例谈几点自己的思考及做法。

一、故地重游、倾情对话——寓言、童话、古诗的练笔设计

各种版本的教材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寓言,这类文章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所以,从作者写作的意图去考虑,他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一语惊破梦中人”。可是如何道破天机呢?读后做一番劝导给一番点评不失为一种选择(这也是课后问题经常采用的方式),但是,这种“劝导”“点评”往往给人的感觉是第三者的关照、是局外人的旁观,有隔靴搔痒之嫌。如果根据每篇教材安排两篇寓言的实际,适当创设情境,通过角色认同转换,相互询问、相互埋怨、相互指责、各自懊悔来组织一番对话,利用“小练笔”的形式结合课文相关语句,铺展学生各自的心路历程,引导他们在感性的经历中追寻理性,则事半功倍。

如教学寓言《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尽管文中人物国度不同,时代不一,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倾情对话。

寓言内容理解之后,教师可做如下引导:

那个待兔人又白白地等了一天,看到太阳要下山了,他只好垂头丧气地往家走,路上遇到了正在田埂边蹲着落泪的拔苗助长的农夫,于是他便走了过去……

“知音”相遇,衷肠互诉。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懂得“巴望”“焦急”的滋味,懂得见到禾苗长了一截的快乐,也许只有“他们”才能“振振有词”地说清“守株”的重要。同是天涯沦落人,能不相互安慰吗?种田人也许知道兔子撞树纯属偶然,待兔人也许知道助长绝不能靠拔苗,如果他们都拍着自己的脑袋自我抱怨的时候,那藏在寓所里的“寓公”自会悄然登场。

正常人站在自家的立场上“审时度势”常常执迷不悟、固执己见,但冷眼旁观别人所为时却异常清醒,奉劝时也会振振有词。寓言里的人物更会如此,利用这一特点,每篇寓言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上述的“倾情对话”。

同样,一篇教材也会安排三两首古诗(词),利用这种编排上的特点也可以安排小练笔,实现阅读和习作的有效对接。

我们知道,古诗的教学,疏通了诗意,领悟了诗情,只是实现了从“形”的感知到“情”的体悟,从“意”的揣摩到“境”的沉浸。“小练笔”的悄然登场,不但将凝炼的诗句还原为情景交融的“画面”,还可以使情趣和意象相互统一,形成更有效的对话。

下面是教学《山行》和《枫桥夜泊》时的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通过诵读古诗体会到了两位诗人的不同情感,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课文的插图,能不能想象一下当时诗人作诗的所见所想。老师先来个开头,请你们接着往下讲好吗?

秋日的一个下午,唐朝的大诗人杜牧在书房里读书,忽然来了闲情逸致,于是他叫书童备车,要到郊外的山上去走一走……

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张继,他已经在旅途中耽搁好久了,怎能不想念家中的妻儿老小,可没想到在路上遇到了……

这是学生说后的“小练笔”片断:

山中偶遇

有一天,杜牧在家读书时间久了,感觉头昏眼花,就叫书童驾车带他去离家不远的山中赏玩。山中风景迷人,虽然天色已晚,他还是舍不得离开。正在流连之际,忽然看到了从远方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张继,杜牧问:“你前几天去哪儿了?我正找你呢。”张继说:“我去了趟苏州,住了很多天,每当到了夜晚,乌鸦在落了叶的树枝上凄凉地鸣叫,月亮慢慢地落下枝头,渔人点燃一盏灯火的时候,我就非常思念家乡,心里很愁闷,特别是听到城外寒山寺半夜响起的钟声,就更使我难以入眠了。”“对了,你去哪儿了?”张继见到停在杜牧身边的车子,也好奇地问。“啊,我在家里读书也太久了,就让书童带我来到了这座山下,这座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向上伸展,白云飘浮的地方还有几户人家,我特别喜欢那里的风景,所以我停下车来欣赏,枫叶真是美极了。于是我作了一首诗,请你指教:《山行》……”

张继听了拍手称快:“霜叶红于二月花,真美啊!我也看到了枫树,可不是这个样子,你听一听。《枫桥夜泊》……”

杜牧听了之后,点点头说:“那是你太想念家乡了!明天我们一同到这里来,你再看一看这里的枫叶。”张继听了也点点头。

两人说着笑着手挽着手登上了回家的马车。

“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是五年级上册教材中《古诗词三首》的课后练笔要求,涉及宋朝的王安石、唐朝的张籍、清代的纳兰性德,何不“假设”其中的两位甚至三位诗人偶然相遇,相互倾诉所见所感。这样,不仅仅是描摹景物,抒感的任务领受,情境的驱动,也可以使学生进入情景相生,物我双会,渐入“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的和谐共生的审美境界。类似这样的古诗词教学都可以做如此尝试。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材会安排相当篇幅的童话。有些童话里的人物在事件中要经历错误的想法或做法,虽然事后常常“脸红了”,但为了小学生更进一步地明理或悟情,教师常常会安排他们现场“对话”,“正确”地评点一番对方和自己的言行,“说教”式的空洞语言无意中便形成了。如何使读与写,理解与运用自然地“迁移”呢?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苏教版)这是教材中常见到的“小练笔”的形式。这类形式为了深化课文主旨,常常顺延课文思路。但是学生往往言不由衷。就本话题而言,如果以刚刚经历风暴的小骆驼的身份去对小红马言说,极有可能将自豪之情演变为炫耀之感。遇到这样的课后问题,我常做一些小小的变通,利用阅读“余味正浓”的情境性和即时性,安排文中人物再来一次“故地重游”。只是回头再见到的并不是“明日黄花”,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

这是引导的过程:

师:只在沙漠走了一回,小骆驼就收获了自豪,老师也想读一读。“第二天,小红马跟着小骆驼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生:老师,您读错了,应该是小骆驼跟着妈妈……

师:我是读错了,同学们想一想,调皮可爱的小红马会不会真的跟着小骆驼来一次沙漠旅行呢?

生:会的,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师:现在你再读一遍课文,然后想一想:如果小红马真的跟着小骆驼来到沙漠,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课文内容中受到启示,请拿起笔把他们再入沙漠的过程写出来吧,写完之后我们再交流好吗?

……

学生的小练笔收上来之后,我感觉到很满意。一是学生能仿照课文叙述的过程将小红马走进沙漠之后腿陷入黄沙、鼻孔吹进黄沙、饥饿难耐、筋疲力尽的动作神态写得形象生动,对话的过程换成了小红马对小骆驼“难看”的外貌的羡慕。一个学生这样结尾:小红马默默地想:如果我也有小骆驼那双骆峰、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眼睫毛,该有多好啊!与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小练笔的教学过程,是活用课文的语言在“茫茫的沙漠”又走了一遍。和原文的第一遍有所不同的是,角色发生了转换,小骆驼不但有自我体验成功的过程,还有享受来自小红马的感谢、羡慕带来的愉快、自豪的过程,这种自豪感是个内外交汇的过程,是学生、作者、教材对话深入的过程。更主要的是,这个教学过程不只从知到行的纯粹模仿,而是仿中有创,是学生学习并自主运用语言的过程。

同样,《小木偶的故事》中的小木偶,《小柳树和小枣树》中的小柳树都可以“故地重游”,甚至还可以安排《狮子和鹿》中的小鹿“现身说法”劝说《陶罐和铁罐》中自以为是的铁罐呢。

这里所指的“故地重游”“倾情对话”,是有效利用诗文本身的文字和人物来“还原”一番当时的情境。学生用笔经历了“还原”的过程后,由体验到自我观照,完成了诗文意义的建构。回环了阅读的过程,追溯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实现了“工具和人文的双向互动”。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想象、表达等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上一篇:别把我当陌生人 下一篇:看低自己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