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引领语文课堂

时间:2022-10-20 05:58:32

阅读引领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我认为,朗读固然重要,但是默读同样不可或缺。学生只有静下心来默读文本,沉浸于文本之中,用心聆听文字背后的声音,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为有效对话做好必要的铺垫。

一、研读文本,不动笔墨不读书

徐特立先生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确,真正有效的阅读,需要学生“潜心会文”;需要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淀去解读,去感悟,去揣摩,去领悟;需要学生通过圈画批注,静下心与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与作者倾心对话。

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最大的麦穗》这篇充满哲理的美文时,引导学生在潜心涵咏中聆听文字背后的声音并进行个性化批注。在接下去的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攀升。请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但读文如看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从不同角度思考,譬如“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有何独到之处?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你有何启发?”你们肯定会有更多“美丽”的收获。

(学生听后,再次兴趣盎然地读书、批注,约五分钟后,师生对话。)

生:苏格拉底要求弟子“只许进,不许退”,实际是告诉他们:时间不会倒流,生命不能重复。应把握住每一次机会,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师:你理解得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孙老师非常欣赏你,咱们握握手!

生:课文说“追求应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我想,人既要有远大理想,但也要注重现实。比如,我的理想是考上北大,但是如果南大录取了我,我就首先上去,以后还可以再考北大的研究生呀!

师:这样一来,你既读了南大又读了北大!(教师从书中取出一片竹叶)这是我去年从清华园中摘的,我想赠给你。看到这片竹叶,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由考北大改为考清华!(台下大笑)

师:我希望六年后能读到一封来自清华园的信,而这封信正是你写的。

生:(接过竹叶后动情地说)一定会的!

师:我期待着那一天!(说完,师生相拥,台下掌声雷动)

孙老师在课堂中不惜时间让学生进行默读、批注,绝不仅是只为课堂添点“写”的“摆设”而已,它的确能让学生激活思维,抒发感受,张扬个性,多维而深入地领会苏格拉底的深邃哲理。它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却是如出一辙。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对文本作精彩无限的解读,最终让学生在“用心聆听‘画外音’、于无声处‘超文本’”后,诗情般地享受到语文课堂上的无尽快意。

二、释疑解难,柳暗花明又一村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要在疑难处多默读,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默读,疑难处往往能迎刃而解。默读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根据思考的需要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所以,当学生遇到重点、难点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地去默读课文,通过反复默读,细细品味,引领他们去思考问题,理解、感悟文本。对有些疑难,即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当学生经历了一番表面沉默、内心激烈的“静思默读”之后,再由老师讲解,也比“江河直下”般的连续讲解或勉强讨论好。

三、彰显个性,此时无声胜有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说,默读最能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默读的过程中,学生是静悄悄地真正独立地感悟、积累语言,其间对阅读文本提出的疑问和思考不易受他人(老师或同学)影响。所以,与其说学生是在动笔默读,不如说是学生在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没有喧嚣,没有浮躁,没有干扰,在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空间里,用笔耕耘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里,用心徜徉在文章的人文情感中。在这里,教师成功地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性阅读”的平台。

前段时间,听年级组一位老师执教了《船长》这篇课文。在教学第一部分,为了让学生感受“诺曼底”号轮船遇险时紧张危急的气氛,他花很长时间让学生圈画、批注。当时,我和年级组其他老师很是焦急,事先我们一起备课时这儿没设想用这么长时间啊!大家都暗暗为他捏一把汗。试想,一堂课就40分钟,而且这又是一篇长长的、处处都可以品味的课文,你这儿花了近10分钟,那其他环节怎么办?剩下内容怎么办?况且这还是一节公开课。但是后来听了学生的交流,我马上为自己刚才的紧张情绪释怀,并反过来为之庆幸:幸好给了学生充足的静思默读的时间,才有了学生那么丰富、独特、细腻的感悟,才有了课堂那么多精彩、耀眼的亮点。

静思默读,就是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使心灵如雨后的青山般澄澈、清明和舒朗。古人云“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只有宁静,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不必要的浮躁;只有宁静,才能静下心来潜心读书,还语文课堂以生命原态。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机会,一个静静思考的时空,使他们在“读”“思”并举、张弛有度的语文课堂中激情四射,神思飞扬!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金沙湖管委会沙岗小学)

上一篇:猜想让数学世界变得更完美 下一篇:变化中的欧洲和中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