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足三里对抗化疗呕吐反应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20 02:44:48

针灸足三里对抗化疗呕吐反应临床研究

(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225400)T

[摘 要] 目的: 比较不同针灸方 法对抗化疗呕吐的作用特点,为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针灸疗法,提供了一定的 研究依据。方法:选取足三里穴,分别使用温针灸、针刺和艾 灸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呕 吐症状的积分为主要临床观察指标,以观察针灸足三里穴对抗化疗呕吐反应的临床疗效。 HT5结果:不同的针灸方法,其即时止呕效应和持续止呕效应不尽相 同,针刺的即时止呕效应优于 温针灸和艾灸,而温针灸的持续止呕效应优于针刺和艾灸。

[主题词] 抗肿瘤药/副作用;呕吐/针灸疗法;穴,足三 里

Clinical Study on Antagonism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t Zusanli Point on Vomiting Caused by Chemotherapy Shen Guowei,Xiao Yang,Gao Yongkang(Taixing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Jia ngsu 225400)

[Abstract] Purpose To compare chara cteristics of antagonism of different ac upunctrue and moxibustion methods on vom iting caused by chemotherapy,so as to p r ovide a certain basis for adopting diffe ren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thods based on diffferent patients. Methods Zusanli (ST36) point was s elected and warm acupmoxibustion,acupun cture and moxibustion were used respecti vely,cumulative score of vomiting symptom was used as main clinical index,and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 ure and moxibustion at Zusanli (ST36) po in t on vomiting caused by chemotherapy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tr ansient stopping vomiting effect of acup uncture was superior to those of warm ac upmoxibustion and moxibustion,and the c ontinuous stopping vomiting effect of wa rm acupmoxibustion was superior to tho s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Conclusion Different acu 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thods have di fferent transient stopping vomiting effe ct and continuous stopping vomiting eff ect.

[Key words] Antineoplast ic Agents/adv eff;Vomiting/acup ther;Poi nt ST36(ZUSANLI);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肿瘤病区,共80例。根据单盲、随机的分组原则将80例 研究对象分为3个治疗组和1个对照组,各20例。一般情况见表1。

2 治疗方法

2.1 温针灸组(A组)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足三里穴部位,常规消毒后,以指切法进针,得气后先行平补平泻 手法1分钟,然后在针柄上套上2 cm长的灸条,点燃,连续灸2壮,留针30分钟。

2.2 针刺组(B组)

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皮肤消毒后,用指切法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1分钟,间歇行针 每5分钟1次,每次行针1分钟,留针30分钟。

2.3 艾灸组(C组)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腧穴部位,点燃灸条,灸双侧足三里,灸火距皮肤2~3 cm, 采用温和悬灸法,以患者感到皮肤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时间为30分钟。

以上3组以1个化疗周期作为观察期限,选择第1天化疗结束后即开始针灸治疗,每日针灸 1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共3个疗程。

2.4 西药对照组(D组)

盐酸恩丹西酮注射液8 mg于化疗前30分钟静脉推注。如化疗后仍出现强烈的胃肠 反应 ,则加用1次,化疗结束后停止。同样以1个化疗周期作为观察期限。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由于中医治疗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疗效尚无统一标准,故结合WHO制定的化疗毒性反应的 有关标准,根据本试验的目的,对呕吐症状的程度、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口干、食欲情况, 自拟呕吐症状积分表,通过积分值来观察针灸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变情况。呕吐症状积分表 见表2。

积分计算法:在第1天化疗结束后(针灸前),针灸第7天,以及下1 周期第1天化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观察、询问、记录,作为统计数据。

3.2 治疗结果

(1)*"针灸1个疗程后,不同针灸方法的即时止呕效应见表3。

(2)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不同针灸方法的持续止呕效应表4。

(3)不同化疗周期的针灸止呕效应见表5。

4 讨论

4.1 针刺的即时止呕效应优于温针灸组和艾灸组

以1个针灸疗程结束后,3个治疗组针灸治疗前后的比较来看,3种针灸足三里的方法都能 有 效对抗化疗呕吐反应,但针刺组的即时止呕效应优于温针灸组和艾灸组。说明:在化疗用药 阶 段内,针刺组的止呕效应优于温针灸组和艾灸组。比较这3种治疗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针刺 组于留针过程中有手法行针,而温针灸和艾条缺少留针过程中的手法行针。由此看来,在针 刺过程中进行手法行针,对于取得良好的止呕效应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行针的基本手法主要包括提插法和捻转法,在临床上两种手法常合并使用。针刺治病必须达 到一定的刺激量,才能具有治疗作用,而刺激量的构成,则以刺激强弱和刺激时间为主要因 素,刺激的强度一般可以从病人针刺感应轻重的反映来衡量。此外,还需要积累一定的刺激 时间,才能有较好的效果,积累刺激时间所常用的行针手法主要有两种:间歇行针法和持续 行针法。比较而言,持续行针法的刺激强度大于间歇行针法,考虑到肿瘤化疗后的病人体质 较虚弱,采用间歇行针法。行针手法在实际应用时,又有轻重之分。"平补平泻"是指手法 较轻、刺激量较小的补泻手法,而"大补大泻"则是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手法。本 研究中由于考虑到化疗后肿瘤患者身体亏虚,对强刺激的承受力大为下降,故采用了平补平 泻手法。

4.2 温针灸的持续止呕效应优于针刺组和艾灸组

以3个疗程结束后(下1周期化疗第1天)的呕吐症状积分来分析,则与第1个疗程后的情 况发生 了变化,结果显示:温针灸的呕吐症状最轻,说明温针灸的持续止呕效应优于针刺和艾灸。 比较它们的治疗手段,其不同之处在于,温针灸比针刺多了艾灸的作用,比艾灸多了针刺的 作用,它是针刺和艾灸的结合,虽然针刺组的即时止呕效应优于温针灸组,但由于温针灸有 了艾灸的作用,在经过3个针灸疗程治疗后,其持续止呕效应表现得相当明显,超过了针刺 组。由此看来,艾灸可能在增强止呕的持续效应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灸法除了具有温散寒邪、温经通络、回阳固脱等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培补正气、保健强 身、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灵枢・经脉》说:"灸则强食生肉",说明灸法有增进食欲、 促进机体生长的作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了常灸人体某处,以提高人体抗病 能力,防止感染传染病的内容,如云:"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 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现代学者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可以调整 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人 体免疫力,提高健康水平。赵粹英[1]等通过隔药饼灸延缓衰老的临床研究发现, 艾灸能纠正异常免疫状态,增加T淋巴细胞总数,增强NK细胞活性,稳定机体内环境,延 缓垂体胸腺轴的老化而达到延缓衰老、保健强身的作用。正是这种增强体质、防病保健的 作用,使得艾灸不仅能降逆止呕,而且能持续较长时间的止呕作用。在临床治疗中既可单独 用灸,也可针灸并施,两者结合运用,可起到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温针灸就是针、灸并 施的方法。本研究发现化疗后病人在经过艾灸后,普遍食欲增加,精神好转,从而减轻了恶 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4.3 化疗周期与针灸疗效的关系

通过3组不同化疗周期的针灸前后比较,发现在不同化疗周期使用针灸足三里穴治疗,都能 取得良好的止呕效应,但Ⅰ期与Ⅱ~Ⅲ期和Ⅳ~Ⅴ期之间比较,P

祖国医学对择时而针相当重视,《灵枢・卫气行》指出:"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 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得之候气之,此在而刺之,是谓逢时"。这 就是说,应根据病情,选择人气旺盛之时,或在此取经脉气血来至之时,进行针灸,可获得 更好的治疗效果。除择时行针外,《内经》还就"按时选用五腧穴""因时施行针灸操作 "等一系列针灸时间治疗方法作了经验总结,后世的"子午流注"理论,同样也是论述应时 而刺灸的具体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化疗的早期进行针灸治疗,比在后期使用疗效更佳。 对于这一结果,我们可以理解为:化疗后期的病人,由于前期化疗损伤了正气,降低了机体 对化疗的耐受力,而化疗早期的病人由于受到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小,相对于化疗晚期的 病人而言,其机能抵抗力相对较强些,此时进行针灸治疗将获得较好的疗效,即《内经》所 讲的"谨候其时,病可与期",从而也验证了古代医学择时而针的理论。由此可以推测,在 化疗前即开始预防性针灸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止呕疗效。

4.4 足三里止呕效应的特异性

本研究中针灸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止呕效应,除了针灸方法的作用外,还与所选取的足三里 穴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对足三里的临床应用进行许多临床研究,有人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 胃机能的影响,发现胃机能低下者,轻刺激可使之兴奋,表现为波幅增大,频率增快,胃酸 度上升,而胃内压变化不大;原来机能亢进者,重刺激可使之抑制,表现为波幅减小,频率 减慢,胃酸度下降,胃酸分泌量减少,胃内压量下降[2]。近年来,有学者利用传 感技术在胃镜直视下检测胃腔内压力,观察到针刺足三里对幽门运动功能有整体调节作用, 表现为使偏低下的幽门功能兴奋,使亢进的幽门功能抑制[3]。还有人通过对穴位 比较,发现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抑制效果殊不相同,有些穴位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 学意义,如足三里的针刺效果就比"阳陵泉""合谷"等穴位要好,说明穴位存在相对的 特异性,"肚腹三里留"也是十分客观的[4]。

古今的大量实践证明,足三里 在治疗胃腑的疾病中有着相对的特异性。当然,要证明某个穴位在治疗某个疾病方面的特异 性,必须与本经以及具有相同功效的其他穴位作比较,由于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比较针、灸 足三里穴的止呕功效特点,加上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未就胃经其他穴位以及有止呕作用的穴 位作优选比较,这方面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5 参考文献

1 赵粹英,等.隔药饼灸延缓衰老的临床和免疫学机理研究.中国针灸,19 98;(1):1

2 陈缓,等.自由基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36ZK)

3 钱立伟,等.电针足三里穴对人体幽门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 合杂志,1993;13(6):336

4 许冠荪,等.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位特异性的研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 981;(1):62

(收稿日期:20000630,赵昕发稿)

上一篇:合谷穴注射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观察 下一篇:论经穴能量系统的本质及刺激传导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