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穴能量系统的本质及刺激传导机理

时间:2022-10-04 12:44:50

论经穴能量系统的本质及刺激传导机理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200062))

[摘 要] 多年来,从细胞分子 学的角度研究发现:经穴能量系统是含线粒体腺三磷较多细胞组成的线路;腧穴是线粒体 腺三磷较多细胞组成的点,建立了经穴能量系统的线粒体腺三磷学说。人体能量(气)主要 由 线粒体产生,它含大量ATP复合酶,催化产生大量能量,顺细胞间隙传导,产生连锁反应 。针刺等刺激是激活ATP复合酶,产生ATP能量,供应人体需要的各种物质,引起细胞 的除极复极,发生刺激的显性和隐性传感,产生强身及防治疾病等作用。

[主题词] 穴,五输;能量代谢;针灸原理;线粒体/代谢

On Essence of the Acupoint Energ y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Stimulation Co nduction Gao Zhen (Department of Biology,Shanghai Huadong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It has been f oun d in many years that the acupoint energy system is the pathway which consists of cells containing more mitochondrial ATP ,and acupoint is the point which is cons tituted by cells with more mitochondrial ATP,thus the mitochondrial ATP theory o f the acupoint energy system is establis hed.Energy(Qi) of the human body is ma in ly produced by mitochondria which contai n a great number of complex ATPase to c atalyze to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en ergy,which conducts along the intercellu lar space and produces chain reaction.Ac upuncture and other stimulation can acti vate complex ATPase to produce ATP and provide various substances needed for th e human body,induce depolarization and r epolarization of cells and produce domin ant and latent sensation propagation,So as to produce strengthen body and preven t and treat diseases,etc.

[Key words] Points Five Shu;Energy Metabolism;Acup Mox Mechan ism;Mitochondria/metab

经穴能量系统的本质及刺激传导机理,主要是细胞学和生化方面的问题 ,长期来受当时科学所限,未能在这方面深入研究,直到现在,还未完全解决。这在195 3年 三羧酸循环理论及1997年ATP复合酶和细胞通道研究获得诺贝尔奖已说明和证实了这 些问题[1]。

1 经穴能量系统的本质

国内外临床及科学验证:经穴是确实存在的,有真象,必有实体。但经穴学说是在两千年前 形成的,那时科学水平有限,不可能没有缺误 ,如《内经》论述的十四经是否系统完整,气是什么,气与血的关系怎样等都没有定论。不 少专家认为,经络循行于分肉之间[2],实际上他们都是根据《灵枢・经脉》载: "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的论断。所 谓 分肉之间,即肌肉与肌肉块之间的缝隙,这些缝隙充满着滑润液,它的成份是没有生命的水 分、电解质、蛋白质等;另有少量有生命的淋巴细胞及脱落的游离细胞,其生命力是不强的 ,临床上针刺这些地方,如关节腔、肌肉间隙等常常不能得气,怎能说刺中经络有疗效呢? 20世纪50年代,我国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用解剖、组织学方法,寻找经络实体,结果 并未 找出,同时针刺经穴并不能完全按这些组织系统传导,发生矛盾,因而怀疑人体是否有经络 存在。以后又用理化手段测定经络有电、光、热、磁、声等客观现象,但也没有找到实体, 变成现象论,认为经络有现象,无实体,迄今经络现象还在争论不休,派别林立。

笔者多年来从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人体内外能量(气)的关系及来源机理,建立了 经 穴的线粒体腺三磷学说,认为:经络是含线粒体腺三磷(ATP)较多的细胞组成的线路; 腧 穴是线粒体腺三磷较多细胞组成的点。线粒体是细胞供能的动力工厂,含大量ATP复合酶 ,能产生大量ATP能量。1986~1990年,笔者将家兔等动物(选大型强壮)十四 经及经外奇 穴中重要穴道67个的组织细胞进行染色高倍镜检细胞中的线粒体,每经选1~3处非穴位 处组 织细胞染色对照镜检。1990年笔者用自身足三里、合谷、曲池、劳宫等经穴及非经穴处 组织 细胞染色镜检,对比观察发现:这些经穴处细胞线粒体多,无特殊畸形。线粒体数量多,质 量好能产生大量优质的ATP能量。动物及人的线粒体常密集于肌肉细胞的肌原纤维间,有 利于形成ATP很快地扩散到肌原纤维供收缩所需能量。线粒体也常密集于神经细胞轴突的 周围,有利于ATP能量向其他细胞传导。植物神经细胞及分泌细胞线粒体多,有利于这些 器官的功能及体液活动的增强。这样形成四通八达的经络系统。关于经穴细胞线粒体量多质 好的证据,近代科学已有大量直接和间接证明:早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第一医学院、 中医 学院的学者在尸体上对腧穴研究,发现324个腧穴0.5 cm周围内,有323个穴分 布脑和脊 神经占99.6%,其中和浅层皮神经有关的304穴(93.8%),和深部神经有关的 155穴(47.8%) ,和深浅神经均有关的137穴(42.3%)[3]。这样已证明经穴是由大量神 经细胞所组 成。1986年

上海针灸经络所林文注教授用活体证明人体经穴细胞神经和感受器较多[4 ];生物物理学家祝总骧也证明经穴立体结构神经组织较多[5]。近年国内外证 明,神经肌肉细胞内线粒体量多质好,能释放大量能量供神经传导等需要,并证明生物体大 量供能的细胞组织,线粒体量多质好。

关于针刺机制是激活ATP复合酶,产生ATP能量,顺细胞间隙进行连锁反应。1997 年诺 贝尔化学奖奖给2位对ATP复合酶、1位对细胞通道离子泵的研究者,已证明这一针刺机 制的原理。近年研究:经穴细胞除线粒体量多质好、细胞低电阻,电流量大外,同时还具有 细胞膜通透性大,细胞间隙通道多,在植物细胞间连丝多(特别是传递细胞),细胞膜系面 积 大,皱褶多,细胞生活力强,ATP复合酶完整,量多质好。当针等刺激这些地方酶系统能 产生大量优质的能量,由细胞间隙通道或植物细胞间连丝冲出,供应和运输各种生命物质需 要 的能量,引起和加速细胞的除极复极[6]。人体细胞以肌肉细胞最多,刺激不仅刺 入 神经干及末梢,也刺入肌肉、血管、淋巴等组织细胞。刺入神经发生感觉是显性传感,刺入 非神经细胞,无明显感觉,但通过细胞通道传导也发生治疗效果,这便是隐性传感。神经细 胞轴突虽陷入肌膜,并不与肌膜终板相连续,中间有50 nm的间隙相隔。轴突小体内有 大量线粒体和分泌小泡,这些分泌小泡有各种致痛和镇痛等感觉物质。神经细胞除了把大量 能量及其他物质通过细胞膜、细胞内膜、细胞间隙通道传入肌肉、淋巴细胞外,同时肌肉、 淋巴等细胞组织受到能量等刺激产生大量生命物质,由细胞通道冲出。近年研究[7] ,在神经突触后膜上有一种特殊蛋白质(受体),有高度专一性,当与相应的递质结合, 引 起受体改变,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使ATP变成cAMP的过程加速,cAMP 再激起其他一系列酶的活动,使细胞代谢有显著变化。目前又发现神经轴突前膜也存在受体 ,和递质释放调节有关。至于针刺传感线路上所出现的经络片断现象,可能是古代经络线路 划 分不当,有病理性,也有生理性。因生物常受环境等影响,生理功能常有变化,临床上有时 进行经络排刺,常能获得连续传感,治愈顽疾。

目前有人用药液或标记同位素注入经络[8],看这些物质是否能通过经络,以证明 其存在。实际上这些方法早已有人用过,只能取得经络的片断传导证明,不能全部打通经络 。由于目前对细胞膜及通道的深入研究,证明活细胞膜及通道对体外异物有选择性,识别性 等,一般只能允许自身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对异体加以排斥,不能通过,常由微细血管及淋 巴小管分流排出,这就是用药液等注入经络不能全部显像的机理。当然死细胞由于丧失功能 ,异物可能通过,但由于死细胞膜已破坏,没有经穴活细胞的特异性,所以用尸体作实验也 是有困难的。如用排刺经络的方法,测定经穴的能量,再配合电镜检查细胞膜系统的通透性 等可能有助于找到经穴的实体及功能。

2 刺激传导机理

可从其发展阶段来说明。

2.1 针刺感觉神经论

日本的大久保适斋早在100年前就提出针刺是对植物神经的作用,但当时无实验证据。以 后 有"神经体液论""经络在脑内"等均说明针刺感觉与神经有关,但传导的微观机理并未搞 清,且针刺不完全是神经作用[9,10]。

2.2 反射论

俄国的巴甫洛夫进一步发展感觉神经论,认为神经调节方式基本上是非条 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但并未搞清反射的微观机理。

2.3 膜电位论即细胞除极复极论

由于细胞膜及钠钾泵的作用,使膜内外Na+、K+形成高浓度差[11]。由 于该 理论实际上认为细胞的膜电位是细胞内外液不平衡的机械作用,未能说明是生物自身能量作 用,因当时对ATP复合酶旋转催化作用产生ATP能量尚未深入的研究。

2.4 生物控制论

该理论只说明人体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原理,并未阐明其反馈联系的微观机理及刺激的传导 机理[12]。

2.5 细胞ATP能量和通道论

笔者早已认为[13]:刺激产生能量,能量通过细胞通道,产生连锁反应,转运感 觉 物质而产生神经等传导。但刺激怎样会产生ATP能量,能量怎样发生传导未能说明。这一 时期人们虽知道人体能量主要由细胞线粒体产生,但对ATP复合酶的作用还未深入了解。

2.6 ATP复合酶论

1991年笔者认为[10,14]:刺激是激活ATP复合酶,作用于ATP,产 生大量能 量,由细胞通道冲出,产生连锁反应,引起各种物质产生变化,如除极复极等。人的一切活 动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生命将完结,人的能量主要是ATP能量,而ATP能量要由A TP复合酶才能制造、激活产生。所以刺激传导机理在ATP复合酶,对ATP复合酶的深 入研究对人类将作出重要贡献。近年美国生物学文摘(B.A.)每年摘录ATP复合酶的 论 文有100多篇,当然这些论文并未直接阐明我国经穴的本质及机理,但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

3 参考文献

1 周筠梅.ATP合成酶的结构变化机理和旋转催化.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 展,1998;25(1):9

2 高震.关于经络在分肉之间的质疑.上海针灸杂志,1997;16(2) :16

3 邱茂良,等.针灸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315ZK)

4 林文注,等.人体穴位针感的感受装置和传入径路的观察.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1986:323

5 祝总骧.经络循行线在体表的模式图.见: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北京:北 京出版社,1989:413

6 高震.植物的经络学说与农业.上海农业科技,1993;3:40ZK )

7 高震.论经穴的本质.针灸临床杂志,1997;13(8):10ZK )

8 顾涵森.心包经穴NaI125示踪实验探索.自然杂志,1980 ;3(9):681

9 汤德安.实验针灸学入门.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6:176 ZK)

10 高震.人体能量系统与中医经络.针灸学报(现针灸临床杂志),199 3;9(5):9

11 刘国隆,马吉庆.生理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5Z K)

12 间中喜雄.肖友山等译.自动控制与针术.见:针术近代研究.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58:49

13 高震.新发现和创立的经穴线粒体腺三磷学说.气功与科学,1991; 7:28

14 Gao Zhen.Synopses & Abstracts Ex c ellent Theses on Somatic Science (Volume of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 omatic Science 1995:189,International Le a gue of Somatic Science U.S.A.,Guangxi Na tional Publishing House

(收稿日期:20000102,成平发稿)

上一篇:针灸足三里对抗化疗呕吐反应临床研究 下一篇:“心包经”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