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19 01:59:59

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研究

【摘 要】作者对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利用鱼骨图分析法对影响深化应用的各因素层层细化分解,提出从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应用机制建设、加强运维管理、利用大数据及电力云技术等破解深化应用中问题,促进审计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

当前,国有体制及电力体制改革成为社会热点,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力度、广度、深度、频度逐步加大,内部审计在依法治企方面的压力前所未有,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是适应外部监管和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选择。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广泛应用,依靠人工监督模式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成为迫切需求。

一、深化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与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需求仍存在差距

近年来,电力系统连续推出了审计门户系统、审计综合管理系统、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等,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审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融合度差,尚未实现跨业务协同查询和分析,系统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实际应用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2.缺少一支精通信息化技术的专业队伍

电力系统审计信息化人员均为兼职,不熟悉信息化知识,工作中主要扮演“二传手”的角色,未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广大审计人员信息知识难以适应审计新环境、新要求;各单位运维人员对审计业务系统不熟悉,处理系统问题主要依赖于开发建设单位,影响了现场审计工作的开展。

3.审计信息系统深化应用机制不健全

各单位在审计信息化方面,普遍存在“重视建设、轻视应用、忽视考核”的现象,急切需要建立科学实用的深化应用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应用的效能,不断巩固信息化成果,持续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影响审计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的因素归类分析

1.机器设备的影响。硬件设备配置,如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网络等配置与数据总量、运行速度要求不匹配,影响信息采集速度,出现超时运行,甚至无法显示输入、输出结果,审计信息系统作用就难以实现。

2.人员因素的影响。运维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在审计信息化应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维人员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以及持续优化工作;信息化管理人员是实现审计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的主要支撑力量,是实现信息知识与审计知识衔接的桥梁;审计人员是系统工具的操作者、实践者,其业务技能及信息化应用水平影响着审计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

3.环境的影响。深化应用受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理念的影响。企业对审计监督接受和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审计人员查询权限、审计范围、核查深度;审计信息系统构建是基于专业管理系统功能和实际应用情况的。专业管理系统及其承载的数据就是审计的对象,与专业管理系统深度融合,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审计链条。

4.验收及测试的影响。验收测试的案例的适用性是信息系统能否获得审批通过的先决条件。验收测试范围是否充分是审计功能能否得到全面应用的必要条件

5.信息系统功能的影响。信息系统需求调研是否充分或审计需求是否合理,影响着信息系统功能设置,对系统后期应用至关重要。根据审计需求不断完善和改进审计信息化系统,是推进深化应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6.技术和方法的影响。审计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建设是基于当时的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化模型研究理论等实施的。随着信息技术的改进和优化,原来受囿于技术层面的审计业务需求逐步得到解决。如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审计实现海量数据查询和分析创造了条件。

三、推动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的措施

1.完善审计系统深化应用组织体系建设,为深化应用提供人力支撑

建立专业信息化队伍,明确审计信息化人员配置要求、知识技能和专业资格需求,使其成为信息系统功能设计、优化提升的参谋和助手,在审计专业和信息技术衔接方面发挥更高层次的作用。

2.建立信息化培训考评机制,为深化应用提供知识技能保障

针对信息化岗位人员、信息化运维人员、审计信息化应用人员建立分结构、分层次的培训考核机制,设立合理的考核指标和培训合格标准,“以考促学”带动人员素质的提升。

3.建立信息系统运维水平测评机制,为深化应用提供良好服务

加强运维工作的管理,要明确运维人员定期了解和报送相关系统更新升级情况,确保审计信息系统协同跟进,解决审计系统与专业系统信息不同步、不协调的问题。

4.建立审计信息化基础建设工作定期评估机制,为审计监督构建良好的应用环境

定期对各单位硬件环境的匹配性进行评估,及时提升改进;对相关业务系统的开放性进行分析梳理。根据人员工作岗位、职责权限,分等级、分层次划分使用权限,建立开放、共享的信息环境。

5.建立深化应用信息沟通机制,协调解决系统深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深化应用问题分析汇总台账,对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登记、分析。普遍性、技术性的难题由总部统一协商解决,个性问题由总部联系开发建设单位指导解决,持续提升审计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切实推动深化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

6.利用大数据和电力云技术提升信息系统可用化程度

以“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为手段,在海量、结构复杂、内容多样的数据集中以较快速度解析出规律性的判断、趋势或预见。引入基于 Hadoop 架构的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和多维索引技术,通过建立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结合数据中心,解决审计大规模信息采集、高吞吐、大并发数据存取和快速高效分析计算业务中存在的性能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有华,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特性及其研究[R].北京:国家电网公司,出版2012.

[2]刘岳华,智能分析审计体系研究[R].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9.

[3]邓顺平,审计手段信息化体系创新研究与应用[R].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10.

[4]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审计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5]王利赛,杨明玉,孙月琴,等.电力云研究综述[J].电力信息化,2011,9(5):20-23.

[6]杨旭昕,刘俊勇,季宏亮等.电力系统云计算初探[J].四川电力技术,2010,33(3):71-76.

上一篇:“营改增”对农信社的税负影响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浅谈强化兵团农牧团场内部审计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