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10-19 12:49:23

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我们农村中学常听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根本不想读书,教起真没劲”,“现在的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讲了几遍还是一问三不知。”等等,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充满活力的学生,何以如此讨厌学习,不求上进?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何也?老师没有把培养学习兴趣真正落实。教改年年喊,但“年年岁岁花相似”,板着脸孔说教,老一套“满堂灌”根深蒂固,这样的教学,兴趣从何而来,恐怕是素然寡味吧。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跟上课改的浪潮,变学生不想学为乐意学呢?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课堂上始终处在最佳状态,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达到的。

如何才能真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充满激情的背景介绍,诱发学生的兴趣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作家心声的流露,但许多作品的创作年代距今可谓遥远,时代不同,生活不同,体验、情感也就不一样。对此,在学习课文之前,充满激情地介绍时代背景,营造一个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的时代氛围,把学生引到情境中来,必然激起其学习兴趣。曾记得:我在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用很沉痛、很严肃的口吻介绍艾青的身世和诗歌的写作背景,因为“八字大,要克父母”,他从小被送到本村贫苦农妇大堰河的家里抚养,五岁时才被接回家读书,回家后,仍受到父母的歧视,感受不到家的温馨,与此相反,“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1932年7月,艾青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反动派抓进监狱。1933年7月的一天早晨,艾青面对窗外飘飘大雪,想起自己的身世,想到九泉之下的保姆,不禁感慨万千,一口气写下了这首抒情诗。我当时感到很惊讶,教室里异常安静,学生们专心地听着,都陷入了沉思,显然对此诗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激情朗读,以情感人来激发兴趣

古哲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教师必须用自己丰富的神情和生动的语言去点燃学生求知的。情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是教与学的桥梁。感情真挚,热情洋溢、抑扬顿挫的语言,让学生听了得到美的享受,气势恢弘铿锵有力的语言让人听了激情昂扬,受到鼓舞。由此,利用语言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朗读《心声》时,用深沉的、亲切怀念的、沉痛的语调去朗读,我还未把课文读完,同学们都流泪了,我们能说学生没有兴趣读书吗?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打开学生的心灵,点燃他们的激情。

三、教学艺术,教师要创设情境,快乐教学

“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叠印,相融为一,这是意境,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富有感彩的具体氛围。可以很好地激发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如,我在上完《春》一文后,问学生:“课文描绘的春景美不美?你心中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们尽情地发挥想象力,让学生们踊跃发言。学生们的答案都令人非常满意,用不同的方式去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了出来,把积蓄在心中的感想倾吐了出来,把学习发言的积极性、生动性调动了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也随即被激发了出来。

总的来说,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要去挖掘并发现,就可以形成习惯,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走上学习语文的兴趣之道。

上一篇:谈谈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忆爷爷 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