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探讨

时间:2022-10-19 11:57:57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探讨

[摘要]近年,农村留守妇女现象已经成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留守妇女现象给农村社会治安、经济发展、家庭和睦等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解决得好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对农村留守妇女现象作出探讨,以求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李小华,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刑法教研室主任,讲师;阮积嵩,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10-0112-03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展加快,农村男劳力特别是壮男劳力外出打工人数越来越多,不少村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人、妇女、儿童村,村子里仅剩下妇孺和儿童,农村留守妇女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留守妇女的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妇女问题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子女的成长、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稳定,这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高度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妇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关爱的缺失。因不能跟随丈夫到城市务工而留守农村的妇女,本该与丈夫和子女享受家庭的幸福生活,却由于丈夫外出而独自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压。没有了丈夫的呵护,留守妇女不仅因为操持家里的农活和家务身体劳累,更因为缺失丈夫的关爱而导致心中极为苦闷孤独。调查显示,很多农村留守妇女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二) 生活的重压

1.农业生产和家务的压力。由于丈夫不在家,身为儿媳和母亲的留守妇女承担了家中大部分的大小事情,不仅有农业生产方面的重体力活,还要包揽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家务,教育孩子赡养老人,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即便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想请人帮忙干农活,但是因为农村种地的时节都一样,各家各户都要先干自家的活,就算是出钱请人,也因为农村壮劳力越来越少的缘故,雇工也很难。随着留守妇女在家中从“半边天”变成“顶梁柱”的角色转换,她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很多留守妇女感到身心俱疲,身体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2.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的压力。很多男性农民单独到城市创业,小孩留在家里由妻子管教,而大部分留守妇女因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而感觉到对子女的教育力不从心。孩子在缺失父爱的情况下很难管教,留守妇女既担心孩子学习不好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又担心因此对不起丈夫和家人,给留守妇女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3.婚姻危机的压力。农村留守妇女都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夫妻见面的次数很少,有的甚至是2-3年才见一次面。相聚时间的减少导致有的夫妻感情越来越淡漠,夫妻关系也日益紧张。近年留守家庭离婚率上升就是一个明证,因此留守妇女对婚变的担心很大。一些外出务工的农村男青年受大城市生活诱惑,加上普遍存在依然得不到及时解决的农民工性生活问题的困扰,最终感情出轨,对妻子产生嫌弃心理,甚至提出离婚,留守妇女担心丈夫是否有外遇,是否哪一天自己的婚姻安全也会亮起红灯,她们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 心灵的孤寂。即使在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农村娱乐文化生活依然非常缺乏。留守妇女除了忙于农活、家务和照顾老人孩子外,很少看书读报,加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精神生活十分贫乏。同时,很多女性处理不好婆媳关系,有的农村留守妇女也存在这个问题,婆媳关系非常紧张,她们与家婆甚至与其他家人常常有沟通障碍。由于丈夫不在身边,苦衷无处诉说,只能把苦闷埋在心里,长期忍受孤单的折磨,精神无所归依,久而久之导致精神抑郁,很多有失眠现象,大部分留守妇女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对身处异乡的丈夫人身和财物安全的担心导致她们常做噩梦,极大地损害了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

(四) 生理的苦闷。据调查,留守妇女的年龄大多在30~4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正是生理需要最旺盛的时候。留守妇女长时间与丈夫天各一方,基本的性需求都无法满足,导致性压抑,由此导致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有的为此而出轨,甚至出现现象,造成家庭解体。

(五) 安全感降低。新形势下,诸多因素导致我国农村治安形势严峻,各种案件频发。随着大量男性青壮年到城市务工,农村很多家庭只剩下妇孺和儿童,由于没有了男人居家,留守妇女的安全感大大降低,留守妇女的人身和财产容易遭受侵害,一些没有外出务工的男人趁机对留守妇女实施害。一些人利用留守妇女自我保护能力差,长时间在外干农活或者走亲戚时,盗窃甚至抢劫她们的财物,严重危害了她们的财产安全。现在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务,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超强度的劳动严重损害了她们的身体健康。由于缺乏体力和技术,在操作农机时容易受到伤害,生产生活事故时有发生。近年,因为承受不了各种压力而自杀或者犯罪的留守妇女越来越多,给家庭带来了极大伤害。

二、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措施

(一) 变革制度,实现平等。让夫妻双方能够在同一地方就业,尽量减少留守妇女人数,是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治本之策。留守妇女问题产生最核心的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二元体制使得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只是城市生活的过客、看客,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也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撕裂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平等性,也丧失了公平性。因此,必须尽快改变二元体制,并解决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资源和利益,如就业、子女就学、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等,排除阻隔农民工进城的最大障碍,降低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成本,让农民工家庭能够和城市人一样平等地在城市工作和生活。2011年1月,广西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广西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根据《意见》的规定,按照分级承担原则,广西将放宽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市区,进一步放开其他地级市市区,全面放开全区县(市)城镇落户条件。自2005年广西全面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以来,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等10个市取消了城乡分割的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登记常住户口的办法,实行按经常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的办法,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统称“居民户口”。由此,跨出从户籍体制方面消除城乡差别、推进城镇化建设关键的一步。但由于户籍改革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农村居民进城门槛过高,进城务工经商农村居民难以获得城镇户籍,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福利待遇。广西实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后,将有利于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今后还要进一步出台系列相关配套机制,比如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等保障机制,让农村居民在城镇落户后,能享受与城

镇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待遇。

(二) 发展经济。留乡创业。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务农难以让他们致富。要想留住他们,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的吸引力,让农民安心在农村发家致富:一要提升农业生产收益,让农民可以通过从事农业生产致富。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让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能实现在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状况。2011年2月开始,南宁市开展了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真心真意真情相助”为主题的“春风行动”,采用了“送岗位下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等方式,该活动拓展至市属各县区,不失为解决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的一种好方法。三要动员和鼓励外出务工农民特别是那些已经在城市有所为的农民回到家乡创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四要大力扶持本地小型企业。政府等有关部门要积极为农民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落实各种优惠措施,如增加贴息贷款,减少贷款手续,放宽限制等。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农村的经济发展了,男性农民工无需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三) 提高素质。参与竞争。很多妇女因为文化低和缺乏技能而留守农村,因此,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整体素质,是减女留守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此,各级政府要制订好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技术培训为主的各种培训,以此为突破口提高留守妇女的就业能力。通过培训,激励留守妇女自强自立,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使农村妇女有能力参与城市就业岗位竞争,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优路径。目前城市对农村妇女的岗位需求主要是保姆和餐馆服务人员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而且多以年轻女性为主,农村妇女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合适岗位,所以要及时建立留守妇女劳动力创业就业信息网络,让她们及时掌握创业就业信息,提高她们在非农生产领域就业的能力,帮助她们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此外,还要着力解决留守妇女的思想观念问题,让她们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起自信心。

(四) 人文关怀,健康心理。目前大部分农村文化活动缺乏,经费短缺,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需要,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健身场、文化站、阅览室、活动之家等文体场所,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平安家庭”、“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促进家庭、邻里和睦。积极开展“鹊桥会”、“亲情之旅”等亲情互动活动,组织留守妇女与外出打工的丈夫“零距离”相会,对留守妇女进行人文关怀。妇联、村建、计生等部门要积极组建留守妇女互勘小组,积极开展“乡村姐妹手拉手,共建文明和谐园”联谊活动和“大手牵小手”关爱行动;干部要与农村留守妇女结成帮扶对子,以农村留守妇女们的家庭和生活问题为工作重点,保持沟通,发现问题、遇到困难了共同商讨解决。为留守妇女搭建交流、倾诉、互助的平台,使她们共同面对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共谋发展。建立相互支撑的人际关系网络,增强她们的自信心,提高自助能力。想方设法减轻农村妇女的精神压力,建立健康的心理。

(五) 落实法规,保障权利。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劳动法规定,城镇干部职工每年享有休假时间,两地分居的夫妻享有探亲假,探亲时单位要提供临时住房,并报销往返车费。而留守分居的农民夫妻则不能享受这种待遇,既剥夺了农民工的权利,又影响到他们的婚姻质量,危及家庭稳定。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落实相关法规的内容,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制定涉及农民工利益的法律、政策和措施,依法确定农民工探亲假、农忙假、休假等制度,以此来增加农民工夫妇团聚和交流的时间。

(六) 农村和谐,健康生活。首先,政府要加强防控力度,打造农村社会治安避风港。针对当前农村治安形势严峻,留守妇女普遍缺乏安全感的问题,要增强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她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完善安全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妇女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安全建设,稳定农村治安秩序。要建立乡村两级安全网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落实好联防制度,加强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的联系,统一协调,提高效率。要加大发生在农村的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构筑预防体系,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妇女权益保障法、刑法、婚姻法等法律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留守妇女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其次,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要对留守妇女提供法律讲座、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依法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提供平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最后,要组织留守妇女参与平安村组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使广大农村留守妇女更加充满活力,家庭关系更加和睦美满,邻里乡亲关系更加文明融洽,村庄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上一篇:医学模式嬗变中的伦理审视 下一篇:口语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