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途径探究

时间:2022-10-18 09:42:16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途径探究

摘 要: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新增加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超越了单一的学科体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很强的实践性。现有师范教育专业体系中还没有一个专业能与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相对应。如何培养合格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已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与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的要求具有很多的交集,在教育技术专业下开设通用技术教育方向,为高中培养合格的通用技术课程师资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通用技术;师资培养;教育技术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8-0077-03

一、引言

2004年,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拉开了的序幕。至2012年年初,全国所有省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进入到了全面实施阶段。通用技术课程是本轮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增课程,归属于学习领域中的技术领域,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但由于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宽泛,知识面覆盖甚广,现有师范教育专业体系中还没有一个专业与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相对应,目前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本科生招生专业目录中也无通用技术教育相关专业。随着高中新课改工作的深层拓展,合格通用技术课程师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本文试图在分析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途径进行探索。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简析与师资队伍现状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共设9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7个,选修模块之间为并列关系,供学生在完成必修模块学习之后根据兴趣和教学条件自由选择。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旨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学习和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从而形成一定的技术素养。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教学内容以具有典型意义的专题性技术设计为主,旨在使学生理解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技术设计实践,进一步理解设计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七个选修模块涵盖了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设计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技术、建筑及其设计。

从教学目的来看,必修模块主要帮助学生树立设计与技术的基本理念,了解不同系统结构及设计过程,掌握一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选修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生活中某一技术领域的兴趣,掌握某一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拓展学生的技术素养。

通用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之外,还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课标”要求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亲历设计的过程、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以上这些要求,无疑是通用技术课程对教师任教资格的的基本要求。

但在我国师范教育现有的教师培养体系中,还没有一个师范类本科专业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相对应。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师资需求与供给严重脱节。

在通用技术课程缺乏专业师资,但课程必须要开设的情况下,普通高中只有另辟蹊径,以完成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目前各地解决通用技术课程师资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校内解决,由其它课程教师兼任或转岗;二是社会招聘,招聘与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相关的其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这些举措虽然解决了普通高中需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燃眉之急,但结果造成了通用技术课程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五花八门。

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技术教育研究生对江苏、山东、海南、天津、安徽等多个省区200多位高中通用技术教师进行了调查,被调查教师的专业背景分布见图1。[2]

2012年,新疆喀什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对新疆喀什地区6所中学的45名技术课程教师进行了调查,被调查教师的专业背景见图2。[3]

通用技术教师专业背景五花八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各地教育部门采取的措施几乎是一致的,就是分期分批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师进行短期培训。这一举措虽然可以帮助现有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加强对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理解,交流教学经验,提高课程教学能力。但这些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专业背景差异带来的专业基础差异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将课程标准规划的学习目标落到实处,关键要抓好通用技术师资的职前培养工作。在“通用技术”专业还没被列入高等教育招生目录之前,必须探索一条通用技术课程师资的培养途径。

三、高中通用技术师资培养途径探索

1.可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下进行培养

提出以上观点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在全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之前,普通高中就开设有“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课程师资培养工作基本都在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将“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统一划归到技术领域,说明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一是两门课程内容均属于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归纳或者方法的总结,这种共性所形成的思维定式、技术路线都有很强的相似性。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通用技术课程在内容设置上互有交叉。例如,信息技术中的“控制与设计”的部分内容被安排在“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II”中,同属于信息技术中的“电子控制技术”和“简易机器人制作” 相关内容被安排在“通用技术”选修模块中。同样,通用技术中的主要内容“系统设计”、“流程与控制”、“仿生学”等在信息技术领域均有应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使得信息技术师资的培养者――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担当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工作方面具有先天条件。

第二,两者课程体系交集范围大。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师范教育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方向模块课和公共选修课程等六个组成部分。[6] 其中前两个部分是所有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目。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有35门左右。笔者对这些课程名称所含词汇做了一个统计,结果发现频数最高的词汇是“技术”和“设计”,频数均为8,两者频数之和为16,换言之,在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中约有46%的课程与“技术”和“设计”有关。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并不是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而是要让学生理解技术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学习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个人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的基本目标。[1]

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与通用技术课程体系在内涵上具有紧密联系,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相关课程内容很容易渗透于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只要在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中增加部分与通用技术紧密相关的基础课程,就可以实现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下培养通用技术方向师资的目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教育技术学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专业,已有的教学资源无疑可以降低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的成本,确保教学质量。

2.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的重点是拓展理论知识与提高实践能力

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通用技术课程师资,要重点做好拓展和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注重专业技能培养两个方面的工作。

专业理论应包括人文与科学两个层面,在人文层面要注重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科学层面要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要注重培养用科学态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要重视设计方法、设计技能的培养。要让学生掌握生活、生产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通用技术课程实践室标配设备的操作技能。

3.教育技术学专业下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中的课程设置

通用技术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应包括教育科学类课程、通识类课程、专业课程、技术与实践类课程四个方面。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下培养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在教育技术学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适当增减即可。

教育科学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系统设计、学科教学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这些课程可以完全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相同。

通识类课程主要包括文学、艺术、科学史、社会科学、思想道德修养等。这一部分的必修课程基本上可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相同。但需要在选修课程中增设美学、中外科技发展史等与通用技术紧密相关的课程。

设置通用技术专业课程,可以剔除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中的多媒体信息加工部分内容,添加与通用技术课程密切相关的结构力学、人机工程学、仿生学、材料力学、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通用技术课程教材教法等课程,课程内容要突出基础性、普适性和前沿性。

技术与实践类课程在保留教育技术学专业原有实验及实践课程的基础上,要增加设计与制作类课程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技能,掌握通用技术课程实践室标配设备操作技能,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和数控机床操作方法。

四、结束语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问题是随着高中新课改工作深入推进而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没有专门培养高中通用技术教师本科专业的情况下,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下开设通用技术教育方向,以培养合格的通用技术课程师资,无疑是解决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问题的较好途径。它可以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学专业成熟的办学经验、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优质的教学资源,确保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的质量,降低办学成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任远.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知识结构建构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3]郭亮.喀什地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喀什:喀什师范学院,2012:14-17.

[4]陈伟强.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四种关系及应对策略[J].课程与教学,2012,7(231):85-89.

[5]顾建军.技术与设计1、2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编辑:鲁利瑞)

上一篇:网络点赞族无原则点赞让人恼火 专家称传递关怀 下一篇:对思想教育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