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引入ESP教学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2-10-18 01:52:00

高职院校引入ESP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ESP 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英语教学 ESP模式 课程设置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社会在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几乎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显得越来越重要,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外语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高校,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和实用性。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简称 EGP)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推广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学势在必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各大高职院校顺应社会需求,纷纷开设起ESP 课程,ESP 逐渐成为高职外语教学的主流趋势。

ESP是指按照学习者的特定需要和特定目的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金融英语、法律英语、外贸英语、医学英语、营销英语、新闻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其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将来就业时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

1 高职院校ESP 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社会上大量需求各级各类专业英语人才,但由于我国高校ESP 教学发展速度较慢, ESP 教学和研究还处于起步和试验阶段,尚未形成与我国高职特点相适应的、成熟的教学模式和体系,面临很多问题,比如, ESP 与EGP 的衔接问题;师资问题;ESP 教材和教法问题;ESP 课程设置问题;各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问题等等。我国目前开设ESP院校的教学没有统一标准,基本处于自发的教学状态。有的院校的做法是:低年级以学习通用英语为主,高年级将ESP作为英语课程;也有院校在学生入学时直接开设ESP英语课程。再者,不同院校的相同专业没有使用材,要么使用职业英语教材,要么自编教材。在师资配备方面,有的院校聘请英语教师上课,有的院校则请专业教师上课。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模式和教材教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所以开设的专业用途英语课程大多形同虚设,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2 高职院校实施ESP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在生产管理、科学技术等领域若想在短时间内占据世界前列,就必须重视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英语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意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就职业性而言,开设ESP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础英语教学只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还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语言到使用语言的转换, ESP 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完成这一转换过程。培养外语和专业两者皆通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ESP 教学如果能够切实地推广开来, 就能使语言学习服务于专业学习, 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以最快速度直接了解各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这样, 学习与实践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结合和相互促进。

3 ESP教学实施的途径

针对当前的特点,笔者认为: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及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所学专业做必要的调整,可以把基础英语课(EGP)和专业英语课(ESP)有效结合起来。

一种模式是:在大一阶段可以学习公共英语课程,把英语基础打好,然后在大二大三阶段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开设ESP课程。开设ESP课程不是对EGP教学的否定,两者是相辅相成的,EGP公共英语课程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学习奠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即使专业理论知识再精通,也难以用英语表达,达不到沟通的目的。以我校为例,除外语学院以外,共有15个非英语专业的二级分院,涉及计算机、旅游、经济管理、医学、会计、农业、城市建设、服装、形象设计、艺术等等,可以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课程比如计算机英语、旅游英语、会计英语等等。改变以往的公共英语一贯制。

另一种模式是:与以往一样学习公共英语课程,不影响正常的进度,有计划地利用少量的时间或业余时间给学生介绍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可以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分发给学生阅读学习,学习EGP和ESP同时进行。在学习模式上,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公共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完美结合,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这样将改变以往的英语课堂上无论什么专业学生都学一种教材的模式,力求所学内容与专业贴近。当然这将需要解决许多问题:不同的专业需要选择不同的英语教材;教材的难易程度需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英语教师需要经过适当的培训学习或者与相关专业老师合作才能教授专业用途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可能做相应的调整等等。

ESP教学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课程开设的是否成功将影响到学生毕业后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尤其是学校的教学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明确“英语是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这一理念,结合现状制订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等,以确保培养出优秀的外语人才,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完成或胜任将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Hutchinson,T.&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 程示禄.ESP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 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中国英语教育,2003(1).

[4] 姜大源.“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3(1).

[5] 蔡基刚.ESP 与我国大学英语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6] 姜大源.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7] 饶晓丽,姜玲.ESP 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9.24:180- 182.

[8] 王亚薇,吴学峰.ESP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定位与实施[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69-71.

上一篇:社交网络时代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下一篇:水中比萨实验装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