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的处理

时间:2022-10-17 10:08:52

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的处理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6-0171-01

摘要: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选择,有目的地引导,将学生的质疑问难分两大类处理,即在课堂内处理和解答和在课堂内处理,课堂外解答。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问难;处理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有一篇课文--《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向私塾先生质疑问难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先生认真读书,不懂就问、敢于质疑的精神。读了此文,感受颇多,禁不住提笔想说一说。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孙中山先生的精神的确令人敬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精心提问,又应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并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质疑问难,意义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看,学生提出了不明白、不懂的问题,教师就清楚了学生的难点、疑点,这样可以有的放矢地解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从学生角度看,首先,质疑问难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因为学生不深入地理解课文,便不可能发现问题和疑点,便不能提出问题。其次,质疑问难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第三,质疑问难能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学生能质疑问难,说明学生对所提问题感兴趣。如能经常质疑问难,求知欲将更强,兴趣将更浓。更重要的是质疑问难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亚里斯多德说过:"创造性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要能质疑问难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这要求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状态,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唯师,不唯书,要大胆设想,多途径出击,要有创新意识,不断地开拓未知领域。这未知领域便是矛盾,便是疑点,便是问题。发现了问题和矛盾,学生的思维便处于不平衡状态。通过研究并解决了疑难问题,寻求到了新的发现,学生的思维状态便求得了新的平衡。这样,学生的思维循环地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发散与集中,求异与求同并不断求新的过程,这个过程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所以,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如何处理和解答学生的质疑问难。当学生的各种学习疑点被激发出来以后,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绽开,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显得杂乱、锁碎,甚至离奇,难以抓住重点。在课堂40分钟内教师不可能也不必对学生的质疑问难一一解答。

1、在课堂内处理和解答。这主要指学生的质疑问难与课堂教学有联系,老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探索答案。学生有质量的质疑问难往往会像金子埋在沙土中一样,需要师生共同去发现和挖掘。而一旦由学生的质疑问难引导出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出"文眼",那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便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本质。在课堂内处理和解答学生的质疑问难,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解疑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⑴浅显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解答。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浅显,老师应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认真阅读文章,联系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联系全篇自己去解答或者当堂查阅相关资料或工具书解答,或请学生代答。

⑵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归纳解答。有时学生提的问题很精彩很巧妙,但有争议,这一问题又是文章的重点或难点,老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互相启发、分析,活跃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一位老师执教《卖火柴 的小女孩》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大人不卖火柴,让小女孩出来卖火柴呢?"老师机智地判断弄懂这个问题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深化文章的主题有一定的作用,便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启发,从各方面找答案。有的说:"她家里太穷了,于是她偷偷出来卖火柴。"有的反驳说:"她没卖掉火柴,爸爸一定会打她,说明她不是偷偷出来的,而一定是妈妈生病了,她卖火柴赚钱给妈妈治病。"还有的说:"小女孩有个瘫痪的妈妈,爱发脾气的爸爸,穷得没法,是爸爸叫她出来卖火柴的……"学生各抒己见,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这位老师相机引导:"同学们讲的多种可能性都很好,有一个共同点是都觉得小女孩的家怎么样?"学生齐答:"穷极了!""为什么这么穷呢?""资本主义国家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至此,学生对"小女孩为什么要卖火柴"这个问题统一了认识,理解了文章中心思想。这样的训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⑶较难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共同解答。这种方法较普遍,在此不必赘述。 以上仅谈了三种常见的课堂解疑的方式。落实到具体的解疑方法上,则是千姿百态。有提供多种相关答案让学生选择比较法;有以问治问,以疑解疑法;有设例比较法;有形象演示法……具体的解疑方法还有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

2、在课堂内处理,课堂外解答。对学生的质疑问难,老师不可能也不必要在课堂内全部解答,但应该在课堂内处理,这就是有的教师提出的"存疑环节"。教师要将学生的质疑问难恰当地处理,善于选择一些问题留给学生课堂外去思考,这是为了进一步探索,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并转移到下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去。学生的质疑问难未得到答案,便不满足,便会去探求答案,去发现、去创造性地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有益的。

这大致有两类情况。其一,老师能解疑,但课堂内由于各种原因(如时间不允许)不能解疑,老师可指明解答的方向或方法,鼓励学生课后去查找资料,探求答案。如一位教师执教《少年闰土》时学生质疑:"闰土和''我''为什么从此没再见面?"老师可建议学生课后去借阅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如这位学生看了《故乡》,那他所提问题便清楚了。其二,教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防不胜防,解答不清楚或解答不了时,切忌生拉硬扯,不懂装懂,给学生以错误的信息,或敷衍搪塞,应坦然相告,待下课后再研究,并及时将研究的结果反馈给学生。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