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余体育活动兴趣“八法”

时间:2022-10-17 11:59:42

提高课余体育活动兴趣“八法”

课余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大板块,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体育课的补充和完善,是体育课程理论的新发展,也是实行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使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体能的发展更加紧密结合,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任何一门课程、一项活动,要吸引学生,收到实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体育教师,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组织开展课余体育训练,都应该多加思考、认真研究,要做到“以人为本”。教师应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正确合理地组织体育活动,同时遵照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预想的效果,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增强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余体育活动,并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呢?

1. 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指引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有需要就会主动去学习。所以,要使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产生兴趣,首先必须要激发起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有了明确的动机,学生就会积极地、自觉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育条件下形成与发展的,因此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只有在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的前提下,动机的激发才能发挥作用。在活动中要力求活动的内容新颖、生动,并具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收到效果。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设法使学生把从事其它活动的动机与眼前的活动发生联系,转移到课余体育活动上来。例如,学生希望将来做某个项目的运动员,那么教师就应不断地加强引导,引领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动机,去攀越更高的山峰。而对于一些尚无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逐步建立明确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每次训练和活动都有方向,有“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2. 选择合适项目。要想有效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就要引导学生正确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学生由于年龄小,心智尚不大成熟,对很多项目可能都感兴趣,如果缺少教师的指导,可能练什么都是“一瓶水不满”,所以教师就必须发挥自己作为学生“导师”的作用。第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其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因为一个人对某种运动兴趣越浓,越容易坚持持久,越能获得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倘若选择那些自己都不太喜欢的项目,开始还能参加,但时间一长就会不感兴趣了,失去了参与的动力。第二,根据运动项目的基本要求,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如:生长发育正常、身体健康、体质状况良好、有一定锻炼基础的青少年,可以选择运动量较大的一些项目锻炼。如,长跑、短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如果体质较弱或健康状况有缺陷的人,则应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小的锻炼项目,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第三,教师应为学生的选择提供参考意见,教师在了解清楚每个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还要了解清楚学生的体质状况,有没有不宜参加某项活动的疾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3. 尊重个性差异。个性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的特点,它是独特的。因此,教师面对的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行为表现的多样性与个性差异的关系,对每一个“独特”的学生采用适当的措施,在活动指导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条件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所以体育教师在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的特点,尤其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消”,应该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体育教师就应该承认差距,深入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对于“吃不消”的学生,可降低难度和要求,如越野长跑就可以减少距离;跳跃项目,可以降低高度和远度。这样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看到和达到预期的效果――自己的确进步、提高了,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树立信心,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对于“吃不饱”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开小灶”,加大训练的量和难度,精心指导,为选择、输送优秀体育苗子做好准备。

4. 开展趣味比赛。现代社会,快节奏成为大家的共识。身处现代社会的学生,为了应付日渐繁重的学习任务,可谓是身心疲惫。为了缓解压力,这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放松紧张的精神,调整生活的节奏。而课余体育中多种多样的消遣娱乐性体育活动,既能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的情绪,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地想学生所想,帮助学生在身体和心灵上放松,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力求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让学生能够玩得投入、轻松、愉悦。具体可以采用比赛法、游戏法、对比法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比如:通过开展比赛(师生联谊、班级对抗、年级竞争等),使学生在“有观众”、“有胜负”、“有竞争”的条件下趣味盎然地完成练习。在这样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心理状态出奇的好、情绪十分高涨,大部分学生在这种争取胜利、追求成功和超越的氛围中,“润物细无声”般地承受着接近于最大负荷的运动量,不但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还能促使学生在复杂的比赛条件下提高合理运用技术、技能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

5. 组建特色社团。社团,脱胎于以往的兴趣小组,又有别于过去兴趣小组的活动层面,它进一步加大了教育的深度。社团组织,打破了班级甚至是年级的界限,学生接触到的是更多自己原本不熟悉但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更容易交流和沟通,甚至因此会结下深厚的友情。实践证明:与兴趣小组相比,社团可供学生选择的机会更多,学生自主参与的程度更高,成果展现的方式更为丰富。我校目前有20余个学生社团,而最受学生欢迎的是体育类的社团,比如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足球队、棋类组、跳绳组、踢毽组等,参与人数都超过了其他的文艺社团。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开展活动,每周五的活动场地学生们你来我往、你争我夺、腾挪蹦跳、欢呼雀跃,个个都是那么投入,练习起来一丝不苟,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6. 展示自我才能。课余体育活动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施展各方面体育才能的机会。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展示才能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是满足学生展示特长、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促进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向运动队靠拢的重要条件。学生的特点是争强好胜,渴望表现自己。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鲜明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为此,笔者经常在校内组织一些竞赛,给他们以展示才能的机会,做好激励机制等工作。学生从事体育竞赛后,对取得良好成绩和表现出优良作风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满足他们体育运动中最普遍、最强烈的需要――自我价值的需要。一些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体育场地纵横驰骋、举臂呐喊、挥洒自如的娴熟动作赢得了场内外阵阵掌声,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自己,也让大家认识到了他的运动才能,老师和同学们也会为班级有这样一位体育健儿、未来的体育明星而自豪。

7. 注重熏陶感染。学校毕竟是个小团体,即使人数再多,但也毕竟仅仅限于老师和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体育的魅力、感受运动的风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组织学生到现场观看有关的大型比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体育锻炼的意义,真正体会课外体育活动的内涵:健与美的统一,对生理极限的挑战。通过亲眼目睹、身临其境来感染学生、同化学生,使学生的锻炼由被动到适应,由适应到主动,由主动到自觉,由自觉到习惯。没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体育的电视、录像,如一些重大比赛的开幕式和一些重大的国际性、全国性比赛,如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世界锦标赛等等,其激动人心的场面,其优美动人的表演,可以培养熏陶学生的对力量美的感受,激发学生为国争光的激情。再如:各种高水平的球赛、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看了以后,不仅培养了自己的美育情感,更能激发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8. 发挥激励功能。“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外体育活动中,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这对学生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解,从中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其自主、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讲解、示范的时候,语言应清晰、明白、浅显易懂;对学生作出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如:“好”、“不错”、“有进步”、“基本正确”等。但鼓励的话语要恰如其分,并在鼓励的同时,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不仅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需要,而且也是发展个性、陶冶情操、促进个体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习惯、终身体育能力的需要。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采用方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能根据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课余体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学生就一定会对课余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到课余体育活动中来。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讨 下一篇:实施有效探究 构建和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