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适”为贵,探究物理之谜

时间:2022-10-17 10:36:26

以“适”为贵,探究物理之谜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积极开展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然而,一些教师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盲目性,缺少把控,容易造成过犹不及的现象。本文将重点围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标、实验类型的选择,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实验的分组、实验的延伸等方面分析教师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时,如何践行“适”字理念,推动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序、有效进行。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自主地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最终得出结论获取知识的实验。应该说,探究性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大进步,尊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然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时,缺少目的性、原则性和尺度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笔者认为,要想做好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必须遵循适度原则,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探讨:

一、确立合适的目标

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人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也应该确立明确而适合的目标,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如此。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缺少目标意识,将物理探究性实验课变成了活动课,导致学生自由散漫,只顾着看新奇现象,忘记了知识点的学习。也有的教师,给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定的教学目标太高、太大,比如在进行压强实验时,重点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压强与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然而有的教师,却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求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这已经突破了物理的领域,拐到哲学领域中去了。对于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来讲,每一个实验都跟课本的知识点密切相关,作为教师,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实验掌握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选择适当的实验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虽然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受课时、实验器材,以及实验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太多的探究性实验。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进行探究性教学,而不是像某些教师一样,在进行实验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讲,一定要合理选择探究性实验题材,对于一些容易理解,非常直观的实验,可不采用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如刻度尺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等等。而对于一些较为复杂,又涉及到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的实验,要积极采用探究性教学法,如凸透镜成像实验、浮力实验、压强实验、电磁实验等等,一定要将教学资源、教学精力放到重点实验中来。

三、安排适宜的分组

对于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来讲,分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探究性教学离不开同学之间的合作和讨论,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在进行探究性实验课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不会分组,往往简单地以座位的横排或竖排为单位,进行分组,根本没有考虑组与组之间的实力对比和组内成员之间的协调性,导致小组讨论不能有效开展,冷热不均。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活跃度、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生互相之间的关系等等,确保小组的实力相当,小组成员搭配也要互补、相得益彰,既要有善于总结型的同学,有积极发言型的同学,也要有思维缜密型的同学,确保小组讨论旗鼓相当,热烈活泼。

四、给予适时的启发

探究性物理实验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教师的引导、启发,虽然说学生在教学中拥有主体地位,但是没有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不可能完全通过自学掌握各项知识要点。因此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时的启发,既不能完全让学生自学,一言不发,也不能将答案和结论全部告诉学生。一般来讲,教师对于学生的启发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进行前置启发,教师在实验开始前,要通过情境设置,引起学生兴趣,巧妙引出实验要研究的对象;二是进行顺向启发,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顺势思考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如在摩擦力实验中,当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滑行距离不一样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小车在同样的高度滑下,滑行距离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三是进行变向启发,在学生做完一组实验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变换实验方式,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同样是摩擦力实验,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如果让其中一辆小车负载上重物,结果又会如何呢,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会发现,摩擦力跟接触面的正压力也有关系。通过适时的启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灵活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提升实验效果。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对于引导学生探究物理之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对待探究性实验教学,以“度”为美,以“适”为贵,推动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讨论学习的有效性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有关“三清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