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型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16 06:30:50

国有大型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夏金娜(1978.07-),女,单位名称: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党校,籍贯:河北沧州,所学专业:哲学,目前学历:研究生在读,毕业学院:南开大学,现有职称:讲师。

摘 要:国有大型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兴衰成败。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国有大型企业严重缺乏以文化制胜的管理思想,严重影响了其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大型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和对策,以期为促进国有大型企业经营效益提升,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国有大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坚持“有进有退”的改革方向,向重点经济领域和行业集中,将非重要性领域的资本逐渐撤出,逐渐优化调整国有资产投资结构,切实提高国有经济总体经营效率。但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逐渐脱节,严重制约了企业创造力和活力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在全面分析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解决对策和建议。

1、当前国有企业文化特征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历程,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从封闭经济到改革开放,国有企业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系,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首先,企业内部关系导向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错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交圈子,国企中中的小“圈子”现象十分突出。许多人在“圈子”与企业利益面前,会选择维护“圈内”人的利益。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圈子”现象,不仅影响了效率,也容易导致内耗和冲突。

其次,“家文化”导向突出。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思想影响下,国有企业内部形成了浓厚的“大家庭”文化氛围,由于人事岗位比较固定,员工对企业产生了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面前,根深蒂固的“家文化”必然会产生免疫效应,将现金管理技术和理念排斥在外。

最后,业绩导向和责任导向并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推进,国有企业文化中开始新增了“效益”元素,要求以经济效率来衡量企业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还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不能像民营经济那样单纯的以“利润”为经营目的。国有企业双重责任决定了其企业文化具有特殊性的一面。

2、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缺乏创新意识。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思想影响下,国有企业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企业文化,传统经营思想根深固蒂,其中一些内容逐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脱节,严重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国有企业内部复杂的利益关系决定了其企业文化具有十分复杂的特性,在这种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显然困难重重,因此,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是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工作任务。

其次,“大锅饭”思想盛行。国有企业在许多人眼中,就是工作稳定和可靠的代名词,员工除非犯了重大错误,都不会被辞退。同时,国有企业内部员工薪酬与个人绩效没有紧密挂钩,“干多干少一个样”现象十分普遍。在这种企业环境中,“大锅饭”思想盛行,严重损害了企业创造活力。

最后,“小团体”主义严重。在国有企业内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员工会根据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形成一个个非正式的“小团体”,在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里,小团体利益会取代企业利益,员工会以牺牲企业效率来满足小团队利益,这不仅伤害了内部公平,也会影响国有企业总体经营效率的提升。

3、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改进措施和对策

3.1 重视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不断吸收和引入国外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和理念,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国内传统文化却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和利用。例如儒家文化一直主张“天人合一”的理念。虽然这种文化价值观有重精神轻物质的负面内容,但是其也有弘扬精神理想积极的一面。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多变,缺乏一套共同的行为价值观统领,企业内部存在严重的本位主义和部门主义思想,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化解。通过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在国有企业内部塑造诚信和仁义的价道德体系,重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帮助广大员工树立宽容、包容、和谐、合作的工作观和人生观,逐步淡化团体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3.2 加强“人本管理”思想

经营利润不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唯一目标,而且还要帮助每位员工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实现长期经营发展目标,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将员工是为企业重要的财富。因此,企业要为广大员工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培育浓厚的人文关怀观念,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才能的广阔舞台和空间,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只有将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融合在一起,才能够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这个大家庭里,员工不仅可以获得物质回报,还可以得到精神层面上的满足感。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要做好两方面共工作:一方面,要为广大员工创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发展环境,为他们展现自我才华和技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员工职业培训体系,为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3.3 建立其有企业特色的价值体系

国有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打造一套个性化企业价值体系:首先,要从企业内部去发掘核心价值观念;要坚持差异化策略,突出企业特色和个性,围绕企业灵魂来提升企业文化影响力和号召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企业的自我认知水平来促进企业特色文化建设,要让全体员工熟悉和了解企业的发展优势、经营理念、竞争形势以及战略目标。

3.4 加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教育

国有企业承担着发展经济和社会责任双重使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强化员工社会责任感,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还要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此外,还要在生态保护、社会慈善以及改善民生方面用于承担和履行责任和义务。国有企业通过企业文化来规范和约束员工价值行为,来承担和履行上述社会责任。

3.5 树立榜样,发挥模仿带头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约束力,只有被全体员工接受并自觉拥护,才能够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不断促进企业生产力水平提高。而树立榜样就是一种培育集体观念和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企业内部,总有奋斗在一线的优秀员工,他们无私的贡献精神、锐意创新的进取心、维护集体利益的忠心都是每位员工学习的榜样。因此,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先进员工的带头作用,既要利用榜样的正向引导作用,也要发挥企业奖惩机制的激励功能,鼓励广大员工争当排头兵,勇于为企业发展积极献言纳策,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进取动力。

4.结束语

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现长期生存发展目标的基本保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国有大型企业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来抓,通过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作者单位: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党校)

参考文献:

[1] 吴小红,王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初探[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4.

[2] 邓大雷.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成功案例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5).

[3] 刘顺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关系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9(2).

上一篇: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ST上市公司盈余可持续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