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12 07:48:23

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科技的灵魂在于开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如皋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与整体科技水平更高的欧美合作,寻求一些技术瓶颈的突破。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已经成为提升如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产业结构;自主创新;国际科技合作

一、如皋市国际科技合作现状

(一)政府间国际合作交流

2011年,如皋与美国塔拉哈西市签署协议,结为友好城市,成为如皋首个外国友好城市。2012年,如皋再次携手美国柴维斯郡,双方缔结友好关系。塔拉哈西市是佛罗里达州州经济、文化及商贸中心;柴维斯郡则聚焦了众多高科技企业,戴尔、惠普、摩托罗拉、三星、苹果、IBM、ARM等世界500强企业都在此设厂从事研发生产。友好城市的建立,为双方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搭建了平台。

(二)企业间国际合作交流

自上世纪90年代,力星钢球与美国通用开展合作以来,如皋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3项,其中在研项目12项,合作已经成功结题的项目21项,主要集中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这些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实施,对如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如皋市国际科技合作特点

(一)政府开始搭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

除与美国塔拉哈西市、柴维斯郡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外,2012年如皋经济技术(科技·人才)洽谈会专门组织了国际科技合作专家恳谈会,邀请了美国、以色列、乌克兰、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5名知名专家学者与我市相关企业对接,促成了南通百应能源有限公司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江苏熔盛造船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的成功合作。

2012年,如皋还进一步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档次,建立了如皋经济开发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改变了以往重项目合作,轻资源集成和人才培养的现象,形成“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为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基地已建有思源赫兹等4家外资研发机构,引进美国陈融教授、美国加州大学田晓丽博士、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张颖博士、哈佛大学周永刚博士等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共8人到基地创业。

(二)企业开始主动寻求国际科技合作机会。

近年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如皋企业主动“走出去”,面向国际前沿科技,寻求自身转型升级发展机遇。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与美国ISORCA公司合作,从ISORCA公司引进连续毡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公司对我国连续毡技术长期封锁,成为我国拥有连续毡国际先进制造技术“第一人”,对引领和推动我国连续毡行业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连续毡整体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与法国德枫丹集团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研制“5MW级风电机组齿轮箱轴承专用钢球”。项目实施完成后,可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新增利润总额600万元,新增销售税金250万元。能够满足50万台5MW级风电机组的配套需求,从而可以提供约250万MW的清洁风力电能,缓解日趋增长的电力需求,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超达科技、华东液压、熔盛重工、国谊机械、德源高科等20多家企业分别与澳大利亚、韩国、日本、芬兰、美国等国际上知名公司或研发机构建立了较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如皋企业进一步跨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较强的技术和管理基础。

三、如皋市国际科技合作存在问题

(一)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水平还不够高。

目前如皋国际科技合作形式多样,但深度依然欠缺,质量有待提升。在国际科技合作中,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尤其是一些“高”、“精”、“尖”项目,参与的数量不多,深度有限。

(二)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范围还不够广。

目前,如皋国际科技合作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与其他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比较少。此外,如皋国际科技合作大多集中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领域,而资源、环境、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基本没有合作。

(三)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能力还不够强。

除少数龙头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自身科技能力不强,影响了国际合作的层次和效果。在已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大多数企业仍然是以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等形式为主,合作研发处于从属地位,一些重要的关键技术仍然依赖引进,企业实际的科技能力比较有限,真正能与国外合作研发的项目为数不多。

(四)企业科技合作经费投入还不够多。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部分企业都处在求生存的状态,无法将更多的人力、财力投入到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而有些合作项目则因为对方“漫天要价”,合作费用较高而导致“流产”。

四、如皋市国际科技合作对策分析

(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政府要加强引导,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积极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区域性新兴产业集群。注重促进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加快与国外优势重点产业的衔接度。同时要注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冶金、建材、纺织等传统行业利用国际资源来改造传统产业直至转型为新兴产业。

(二)进一步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形式和范围。

政府要向国际科技合作倾斜,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对与如皋具有较好合作基础的国别或地区如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继续支持,对其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如以色列和芬兰等要加大扶持力度。同时鼓励农业、医药、服务等领域加入到国际科技合作的浪潮中来。继续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设,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高效集成。

(三)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走集成创新之路,着眼全球猎取优质资源,与行业龙头开展高层次国际科技合作,借助其研发优势,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同时要坚持人才强企,鼓励企业引进急需的行业领域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金融人才,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撑。(作者单位:如皋高等师范学校中文与社会科学系)

参考文献:

[1] 王丽贤、张小云、吴淼,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研究的文献分析[J].情报探索,2011,1

[2] 张公一、张书博,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动因机制及对策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2,3

上一篇:云南香格里拉藏族茶具的艺术语言浅析 下一篇:国有大型企业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