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产商“安家”中国

时间:2022-10-16 07:01:02

日本地产商“安家”中国

中国房地产的热度,热得连近邻日本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三井不动产也坐不住了。2010年4月,由日本三井不动产携手杉杉集团、伊藤忠商事、大东纺织、立荣投资共五家中日企业合资打造的宁波第一家奥特莱斯开始开工建造,该项目是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在中国开发的第一个综合商业设施。

资料显示,其实早在2003年,有外资参与的房地产企业就已达到了5000家,占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总数的20%。今年8月中旬,英国《金融时报》还特别刊登了一篇“日本地产商觊觎中国市场”的文章。本期“日本观察”专栏将从财团的角度,剖析在中国地产界中崭露头角的日本企业魅影。

日企捧场中国第一高楼“日本造”

也许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的竣工,让人们遗忘了中国大陆第一高楼是哪一座。这座仅次于迪拜塔、台北101大厦的全球第三、中国大陆第一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坐落在浦东新区世纪大道上,是由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打造的。

1995年11月17日,森大厦株式会社从上海市政府取得营业许可,设立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公司投资以森大厦集团对外事业公司Forest―Overseas为首,并联合日本财团的金融机构、综合商社及制造业共36家日本企业,组建了一支全日资的阵容庞大的财团。Forest-Overseas投入的资金为128亿日元(约合125亿美元),占51.2%,来自其他36家日本银行保险和商社组建的投资株式会社出资122亿日元,占48896的股份。

历时14年,2008年8月28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竣工,作为这个城市最新的地标性建筑,环球金融中心满足了上海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雄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运营方――森大厦(上海)有限公司设定了上海目前办公楼市场租金水平的新高,这到最低20元/平方米厌。相比之下,同在陆家嘴地区的汇丰大厦、花旗大厦等楼字的租金约为环球经融中心的一半。

纵然如此,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开业之际的入住率仍超乎预期,高达45%,这要归功于以森大厦株式会社股东为首的三井住友银行及三井财团综合商社三井物产的“支援”,两家公司从原本位于汇丰大厦的30楼、45楼迁出,搬入环球金融中心,成为后者首批签约住户之一。随后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住友商事以及瑞穗银行、日本综合研究所等日企纷纷“捧场”。首批入驻的金融机构名单显示,共有11家日本金融机构、8家亚洲及中东地区企业、6家欧洲公司,2家美国公司入驻。

中国智能城市项目“集结号”

智能城市就是把各种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联网”。智能城市建成后,能够实现智能化电力、交通等公共服务,让公众开始超乎想象的“高新科技”生活。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几乎都同时启动了智能城市项目。据说全球智能城市项目的数量已达到300-400个。

中国共有近600座大城市,中国政府计划将其中的100座城市建设成生态城,日、美、欧等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企业纷纷摩拳擦掌。他们认为在今后的10年里,智能城市将作为实体大规模推进,而这10年内的业务“席位”将在这1年里决定。为了深入涉足中国的生态城建设,日本财团集结起来试图分享中国智能城市项目价值链中的诸多利益。

目前中国已选定了13座示范城市开始实验,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在建的第一座生态城,也是日本财团参与最积极的项目。中新生态城总投资额为2500亿,2008年9月开始动工建设,预计将在2020~2025年建成一座可容纳11万户、居住人口35万人的新城。

生态城开工建设后,日本综合研究所参与了生态城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的制定,三井住友银行则凭借拥有大量的企业资源促进日本企业到生态城考察。2010年3月,三井住友银行与日综研更协助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的官员到日本进行招商引资,来自房地产、贸易及制造等行业约120家公司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另外,三井财团旗下日本最大的地产公司三井不动产与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ISSTEC)达成协议,将在新生态城开发一个总投资达45亿元人民币的生态社区,这是三井不动产在中国内地的首个房地产开发项目。

针对全球性“智能城市项目”,2009年9月由日本各大财团企业联合成立了合作共同体“智能城市企画株式会社”。参加的企业有夏普株式会社、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日建设计、清水设计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等,合作共同体欲以发挥各社优势,创造出任何一个公司都无法独立完成的跨越各社行业领域的事业与技术。

在中新生态城项目中,除了三井不动产外,日立制作所也将在电力、电机、信息通信、城市开发、汽车等多个领域中充分参与。5月初,日立制作所与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公司ISSTECI这成关于协建协议,日立将对天津生态城的智能电网合作开发、家居节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管理系统等环保型城市设施建设提供技术及解决方案。

天津生态城项目中包括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已提出了中国发展智能电网的计划,这是一个总投资达到4万亿规模的市场。日本日立集团一直在寻求与国家电网的合作途径,该示范工程很有可能成为日立集团参与中国智能电网发展计划的突破口。

日本木屋抢摊中国房产市场

由于日本是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房屋是否耐震防火是很多居民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木结构住宅一般不超过四层,加之材质轻便,具有天然的防震效果。运用金属固定的现代科技以后,日本木结构住宅的防震效能更为提高。

目前日本60%住宅以上是木结构。目前木结构住宅热除了在目本外,加拿大、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后,正在向中国悄然蔓延。近年来在中国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中,看好中国环保政策导向的日本木制住宅商,也正在迅速抢滩中国市场。

派尔刚木制品是一家美资企业,1999年始创于中国大连。2004年日本最大的木结构住宅定制公司住友林业通过收购派尔刚木制品公司30%股份,悄然进入中国木制住宅市场。2007年底,通过再次收购,住友林业株式会社成为派尔刚公司控股股东。

时至今日,派尔刚木制品公司不仅在中国大连、上海建立了据点,而且先后在北京、大连、海南、宁波、上海、江苏等地承建了许多木结构的住宅工程。住友林业国际事业部部长田中秀和介绍说,中国2004年1月实施“木结构设计规范”,使木结构住宅在中国从建筑基准法得以确认以后,住友林业就正式介入到中国的木结构住宅产业。

住友林业隶属于住友财团,已有3∞年的历史,有1749名建筑师,是日本最大的木结构住宅公司,每年在日本建造1万椽木结构住宅。

据了解,目前除住友林业以外,日本还有多家木制住宅公司正在就木结构住宅产业开发与中国有关方面进行合作。如日本秋田具松美造园建设工业也与中国有关单位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由松美株式会社在安徽省承建“日式木结构示范住宅”,日本另一家木屋公司也与浙江德清建立了合资企业,其产品30%供出口。

有资料显示,生产一套木制住宅需要500根金属棒,目前金属棒的供应商都为中国企业。生产木制房屋所需木材虽然尚未从中国进口,日本一些企业已经在与中国地方政府协商此事。金属棒和木材比价格不高,日本利用技术将其生产、组装成木制房屋后,再以相对高的价格卖给中国,从中获利。这相当于中国企业提供了廉价的原料,最后要以高得多的价格购买成品。

上一篇: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将争端“国际政治化”? 下一篇:从美国基建计划看工业“速度革命”对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