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策略分析

时间:2022-10-16 03:37:57

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策略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传统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制约下,过分地强调课程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使思想品德学科的实效性受到很大的制约。有知识,没能力;高分数,低素质;以及好索取,恶付出等品德素养缺失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课改实验区,几年来,我们在不断地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中考应该如何考查学生,教师又应该做些什么。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中,我们也找到了一些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同仁共同商榷。

初中政治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思想性是这门课程的首要特征。因此,设计试题时,应注重试题本身的思想性,力求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道德的升华与思想的洗礼。

一、了解学生学情,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主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若要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则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精设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的他们充满着许多烦恼与迷惑。一方面,他们的身体开始走向成熟,生理悄然变化着。另一方面,各种迷茫的情感给他们尚未成熟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与考验。于是,学生踟躇徘徊,欲说还羞,渴望获得理解与正确引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若单纯说理,难以走入学生心灵。因此,以“美”为出发点,以“真”为彼岸―――借助美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音乐、精美诗句等,寻求真的思考、对话、心灵独白与情感语言。

二、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平等化。

教室是师生共同的生活空间,三尺讲台也不应该只由教师一个人垄断。要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必须创设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式的课堂交往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处于富有知识的地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控制者,学生处在待加工者的地位。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可能比教师更早获得信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因此,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教师的首先要有正确的定位,在教学中教师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对学生理解、信任、尊重,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浓浓深情和殷切的希望,而燃起心灵的火花、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敢想、敢说。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共同分享理解,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三、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自己去体验。

曾经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亲口尝一尝的感觉,绝对和只听说梨子的滋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也绝对是和只看着梨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了很多理性知识。真正说出来了,也就真正体验了;真正体验到了,内心才会真正有感觉,这种感觉是自己的感受,不是别人的感受;真正感受到了,学生才会对这一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书本上的见解、教师的见解。这样才会有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样学的东西才会内化为自己的收获。

四、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由学生发展方面来看,初中阶段是他们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人生定位、心理品质等都处于“雏形期”,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则须充分发挥课程的导向与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健康而全面发展。而新课程下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即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索,由政治学习感悟生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一,组织角色模拟活动,增强学生知识与情感体验,深化认知。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理论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但教师若只是单一说教,则难以唤起学生学习热情。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模拟活动,使其在体验中感受知识,升华情感。

第二,巧妙渗透时事教育,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下,政治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识,还须渗透时事内容,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政治课堂才会更有生命与活力,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让学生从政治角度来分析时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利用多种方式来引入时事内容,渗透时事教育,如引入时事案例,开展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进行时事点评;组织时事专题讲座,相互分享自己收集的时事内容;模拟记者会、新闻会,体验时事,感悟生活;时事演讲,提高学生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第三,结合社会实践,增强实践与探究能力。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运用。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可设计一些实践调查活动,将学生引入社会生活中,使其自主探究,发现知识,开阔视野。

第四,评价体现综合性,注重夯实基础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离开知识谈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对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已成为目前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试题的综合性,可引导学生关注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重组与整合;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组织、存储、提取、理解运用、分析综合等能力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

人可以放弃一些个人的爱好,但绝不能丢弃高尚的追求;人可以没有太多的财富,但绝不能没有丰富的思想。这类融知识性、生活性、情感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试题,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大量出现。它们依托生活,融入真情,巧妙设题,引领学生深入回味所学知识,不断净化心灵世界。

总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出有效策略,构建有效课堂。如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巧设教学情境,渲染学习氛围,增强直观体验;组合多种教学方式,比如谈话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实践体验法等,以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与引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构建有效课堂。并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坚持命题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突出学科德育功能和价值导向,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上一篇: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下一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