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6 02:21:57

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摘 要: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意义重大。就业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

一、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问题

就业能力的概念正式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关注的是自然失业者和结构性失业者的就业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对就业能力的关注开始多元化,研究逐渐成熟。国际劳工局对就业能力的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变化的能力。美国哥伦比亚企业就业能力委员会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内学者郑晓明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综合能力。从各方对就业能力的界定来看,就业能力是一种适应就业环境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是一种可通过改善和调整自身技能、知识和综合素质,以满足不同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可以开发和培养的综合能力。

作为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看,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工作能力,往往也被称为职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团队协作、适应环境等社会能力,以及获取专业技能、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从事相关工作岗位所必备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等。基本工作能力是高职学生成功就业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基本标准。二是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也被称为专业能力,该项能力反映着学生能否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综合运用在具体的工作之中,专业能力是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关键。三是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体现出对自己准确把握,对就业机会的准确把握,对自身的营销能力,即求职能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生源数量和质量也不断发生变化,高职院校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方面虽然作了很多积极尝试,但是由于受到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加之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在高职人才培养中,仍存在着课程体系及教学体系的职业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学生将专业知识技能转换为企业用人单位需要的就业能力缓慢,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尚有较大差距。

2.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指导

就业能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能力结构,表现为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求职能力的有机结合。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业能力的培养要紧密围绕企业用人需求,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提供完整系统的有效指导。目前受到师资、教学课程体系等因素的制约,虽然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了围绕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来组织教育教学,也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但是由于考核及监督机制不配套,在职业能力及就业指导的教学环节,存在师资不足、走过场等问题,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不足。

3.就业能力培养缺乏资源整合,没有形成协同优势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宗旨的具体体现。由于就业能力是一个宽泛的范畴,体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所以高职人才培养的每一个教育环节和教学资源都应该体现就业导向,体现就业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教学、学生管理、就业服务甚至后勤服务等教育环节都涉及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和资源整合,在学生职业定位、专业技能定向、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期望值方面,没有形成协同优势,就业能力培养事倍功半,效果不明显。

二、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1.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以就业导向、市场导向设置专业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应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和改善师资力量,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坚持对用人单位进行需求调研,对所需人才的就业能力结构进行提前预测和分析,面向市场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

2.推进校企合作,形成合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宗旨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必然具有高职教育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即关注学生职业发展、关注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校园文化。例如高职院校通过运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创建示范性院校等重大发展项目,职员工教育理念;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教育,使学生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等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得以锻炼和提高;在教学环节,注重企业专家的引进,关注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中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营造浓厚的高职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培育过程,就是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

3.构建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应建立以就业指导部门为主的就业指导体系,结合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深入开展,形成就业指导部门负责组织、监控和反馈和协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师资团队和学生辅导员具体实施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并广泛邀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形成一个专兼职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就业指导师资团队。通过对所有高职学生进行分期分批的进行职业指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制订自己的学业规划,构建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在一年级,全面组织开展新生认识熟悉专业发展活动,开展职业兴趣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在二年级,引导学生能够围绕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全面提高和训练自己的专业技能,并注重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三年级,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实训环节,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和个性化咨询,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和择业观,提高求职技能和面试技巧,并引导适合创业的学生正确地选择创业。同时,建立一支健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和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谢文琴.校企合作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 [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3]饶亚红.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才智,2011(32).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2011-8-31.

(作者单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浅谈良好班级团队的创建 下一篇:关于开发地方职业技能新标准必要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