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江河泥沙淤积情况及治理措施

时间:2022-10-16 02:06:28

我国主要江河泥沙淤积情况及治理措施

【摘要】我国河流众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受到人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江河泥沙淤积状况十分严重,造成了很多自然灾害。笔者将从河流的淤积情况作出分析,并探究治理措施。

【关键词】主要江河泥沙淤积,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P3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加上人类活动对江河的影响很大,使我国江河治理的工作异常复杂,江河治理工作必须结合考虑水资源、泥沙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人类剧烈活动对河流的来水来沙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河床演变规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江河治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加强江河治理中的科技创新,将是21世纪我国江河治理与泥沙研究中科技发展的趋势。

二、主要江河泥沙淤积情况

1.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3.4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5%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多年平均达16亿t,平均含沙量35 千克每立方米,在世界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一般年份,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道平均每年淤积3~4亿t,河床平均每年以0.05~0.10 m的速度抬升。40多年来,黄河下游河道河底高程和洪水位普遍抬高了2 m左右。

2.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6.2万平方千米 ,占流域面积的31%,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5.3亿t,平均含沙量1.2千克每立方米。长江流域产沙较粗,虽然含沙量不大,但输移过程中极易淤积. 位于长江中游右岸的洞庭湖,是长江和湘江、资水、沅水、澧水的洪道与调蓄场所, 据实测资料统计,每年约有1.32亿立方米的泥沙随着洪水进入湖区,其中80 以上来自长江,40多年来共淤积泥沙40多亿立方米。(平均每年淤积约1亿m。),致使洪道河床、湖底平均抬高1 m.泥沙淤积导致河道淤塞,洪水渲泄不畅,河湖调蓄能力降低,水位抬高。

3.海河流域

海河流域各水系分流人海,由于受大气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各水系上游来水逐渐减少,河道的河口段长期被潮汐水流所控制,随涨潮水流上溯的海相泥沙大量淤积于防潮闸下或未建闸河道的出口河段,致使河道和防潮闸的泄洪能力大幅度下降.如永定新河年平均淤积量达364万立方米。

三、加强江河泥沙淤积治理措施探讨

1.黄河流域的治理

(一)加强水土保持

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里的泥沙来自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因此,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人黄泥沙,是治黄的根本。鉴于黄土高原地域辽阔(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3.4万平方千米),治理的任务相当艰巨,需要区分轻重缓急,循序渐进.首先应突出重点,以便集中力量进行治理,力争早见成效。

在综合治理小流域的同时,重点建设治沟骨干工程,打坝淤地,是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毋、减少泥沙进入黄河的可靠措施。在进行以上治理工程的同时,应建立健全监督、监理、科研、培训等支持系统和服务体系,以保证治理工作顺利开展,防止产生新的破坏。

(二)疏浚河道,淤背固堤

利用挖泥船或泥浆泵挖取河道泥沙,输送到堤防背河侧,加宽大堤断面,延长渗径长度,保障河防安全,这是本世纪6o年代末付诸实施的治黄措施. 截止1994年底,累计挖取黄河河床泥沙4亿m³ ,年最多挖沙2 000万立方米 ,对加固大堤、提高防洪能力收到了显著效果。

近年来,由于投资力度不够,工程单价提高,淤背固堤的规模日益减小.现有设备的年挖沙能力为2 000万立方米。,但受投资限制只能安排6oo~700万立方米。的任务,远不能满足加快加固黄河堤防的需要.因此,应进一步加大该项工作的力度,至少应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挖沙能力,凡是具备淤背条件的堤段,均采取淤背固堤措施.在有引黄要求的堤段,应考虑引黄供水沉抄与淤背固堤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减轻引黄输水渠系和灌溉排涝沟渠的泥沙淤积,而且可以加快淤高背河地面的速度。

(三)利用泥沙资源,填海造陆

据统计,黄河每年约10亿t泥沙进入河口地区,年造陆面积25~30 平方千米 .自然情况下,河口人海流路遵循“攒积一延伸一摆动改道”规律循环演变.本世纪6o年代,黄河三角洲发现油田,逐年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油田之一,近年来,在近海处又不断发现新油田,但由于近海采油成本昂贵,而不能开采,因此,在服从防洪需要前提下对黄河人海流路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兴利的需要,在河口地区有计划进行人工改道填海造陆,可短期内变海上采油为陆上栗油,从而可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2.长江流域的治理

(一)控制泥沙来源

大力开展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区治理。进入洞庭湖的泥沙约有80 %以上来自长江。长江宜昌以上水土流失面积35.2万平方千米 ,根据各地区水土流失情况,划定长江上游的重点水土流失区为金沙江下游毕节地区、陇南及陕南地区、嘉陵江中下游和三峡库区四大片,水

土流失面积18.92万平方千米。

治理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行集中治理、连续治理和综合治理,形成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防治体系。据典型调查,经过治理的小流域,地面植被覆盖率平均增加15% ~20% ,加之梯田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作用,一般可拦蓄地表径流的20%~30%,拦蓄泥沙的50% ~ 70% 。建议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按平均每年治进入湖区的洪水和泥沙除来自长江干流外还来自四水,因此,在四水上建库拦洪、拦沙也是减轻洞庭湖洪水泥沙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到目前为止,已在四水上修建了柘溪、东江、风滩等水库,正在修建江垭、渔潭、五强溪等水库。在长江三峡工程与四水控制性水库兴建后,可在荆江松滋、藕池等四口建闸,节制人洞庭湖的分流量,实现长江洪水与四水洪水错峰.以降低湖区的洪水位,并大大减少人湖泥沙。

(二)深挖泥,高筑堤

洞庭湖区内许多堤垸的堤防基础较差,高度也不足.在三峡水库建成后,若遇1954年洪水,洞庭湖仍有分蓄洪水任务,因此,对堤垸的堤防建设必须常抓不懈,近期内可将湖区泥沙疏挖与堤垸堤防建设同步进行,以期同时达到“深挖泥,高筑堤”的目的.

3.海河流域的治理

(一)疏浚。在泥沙来源基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通过疏浚的办法处理已淤积的泥沙是非常有效的.然而,目前由于还无法控制海河流域诸河口的泥沙来源,同时又要满足河道汛期泄洪的要求,因此,在梅河流域诸河口采取疏浚措施来处理泥沙淤积问题是一种应急的办法.近些年,每年在汛期采用清淤措施,对河道汛期的过流条件有所改善.受投资限嗣-河口只能维持少量清淤,据统计,80年代海河和独流减河的清淤量为100万立方米。进人90年代以来一年清淤量减至50万立方米 。由于清淤量达不到要求,每年度汛都十分紧张.

清淤要与造地相结合,除害与兴利并重.从利益分配的角度调动地方积极性,由地方免收排泥场征地费用,或转化为造地投入的股份,待堆成土地后,投资各方共同拥有产权,共同经营开发,按各自占有股份的多少进行利益分配.

(二)加大科研力度,力争尽快找出能够通过控制潮汐泥沙运动规律来妥善处理河口泥沙淤积的有效办法。通过研究并掌握潮汐泥沙的运动规律,就可以采用工程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当前须加大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力度,积极借鉴国外同类河口的治理经验,努力寻求渤海湾海洋潮汐及海相泥抄运动规律,力争在本世纪内完成试验研究任务,并尽早付诸实施.

四、结束语

迄今为止,泥沙淤积仍然是困扰江河湖泊治理与开发的主要问题之一.现代科学水平尚不能完全揭示泥沙的运动规律,泥沙学科仍处于半理论、半经验阶段.因此,要妥善解决好泥沙问题,尚须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敏良,梁在潮,江河中取水工程的泥沙治理研究[会议论文] 2003 - 第九届全国海事技术研讨会

[2]杨则东,鹿献章,褚进海,赵华荣,晁玉珠 长江安徽段泥沙淤积及湖泊围垦遥感分析[会议论文] 2004 - 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

上一篇: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的有效措施 下一篇:盾构施工技术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