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城市建设中的校区、园区和社区联动发展模式与机制

时间:2022-10-15 07:40:04

创新城市建设中的校区、园区和社区联动发展模式与机制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大学城同社区的联系并非天然,需要有意识地通过相关模式选择和机制设计来加强其根植性。进而基于三个案例研究,归纳了制度型、功能型和生态培育型的联动模式。最后提出大学城发展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涉及到规划、框架、组织、生态、平台、体系和市场原则等环节的机制建设。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高校集聚区;校区与社区联系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t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town and community is not natural.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should be reinforced through conscious selection of relevant models and system design. Then, through researching on the three cases,the paper sums up the linkage model of the system type, function type and ecological cultivation type. Finally it is put forward that for university town development to integrate into the building of regional innovative system, the links like planning, framework, organization, ecology, platform, system and market principle are related.

Key wor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university and college concentration area;connection between campus and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7-14(5)

作者简介:屠启宇上海社会科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

苏宁上海社会科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一、序言

高校集聚区(早期也称大学城)建设自1999年起步以来,在全国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50余个大学城。由于各地竞相上马,大学城一时泛滥,造成诟病良多,许多新增项目被紧急喊停。但已经在建的诸多高校集聚区,仍在探索建设与成长成熟的路径和模式。在实践中,高校集聚区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在一定意义上将自身的建设探索推进到了一个内涵深化的新阶段。本研究首先梳理1999年以来我国大学城建设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而提出假设,认为高校集聚区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同所在地的经济社会生活达成更好的衔接,并指出同产业和社区的有机互动是大学城本身良性发展和对所在地形成正溢出进而达成高校集聚区建设初衷的核心。作为一种尝试,上海市提出了大学校区同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实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大学城发展的构想。本研究选择上海市三个不同类型的高校集聚区,分别考察它们与区域经济社会功能的互动实践,归纳提出推动高校集聚区深化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二、高校集聚区实践发展及研究焦点

1.我国高校集聚区的发展回顾

我国高校集聚区建设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势头迅猛。1998年8月国内第一座高校集聚区――坐落于河北省廊坊市经济开发区的东方大学城开工建设。2000年8月,7所大学的近万名学生首批入驻东方大学城,拉开了中国各地高校集聚区建设的序幕。由此,“大学城”在中国各地大量兴起,仅两年时间,全国规划建设的大学城达50多座,涉及21个省、市。2002年大学城建设总投入达325.89亿元,校园建筑总面积达1436.97万平方米,容纳高校134所,在校学生59.7万人 ①。

在高速建设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2004年,土地使用方面出现的问题使大学城建设受到众多批评。2005年6月,审计署通报了2004年对杭州、南京、珠海、廊坊4市大学城开发建设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发现高校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着违规审批、占用土地和银行贷款比重高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高校集聚区建设的规模成型以及种种问题的出现,各地政府及学界已开始反思高校集聚区建设的方向和发展模式,高校集聚区的空间快速扩张阶段正开始逐渐向内涵深化阶段转变。

2.国内外研究回顾

我国理论界对高校集聚区始终保持着关注,学者们相继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从学者们关注焦点的变化过程中,也可以发现我国高校集聚区发展的演进历程。以下我们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顺序回顾,力图发现高校集聚区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1)教育资源重组

从我国高校集聚区出现之际,国内学界就对之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这一关注尤其表现在学者们对高校集聚区在教育资源重组、开发的重要作用这一热点问题的研究上。王伯伟(2001)认为,高校集聚区的兴建是城市范围内教学资源重组的新尝试,教育产业运作与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是高校集聚区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主张,高校集聚区应当将自身具备的硬资源(资金、技术装备)和软资源(文化资源)加以有效转换,为其他系统提供附加值,从而形成教育产业的巨大科技影响力和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力。皮耐安(2002)则从微观层面上阐述了高校集聚区软资源共享问题必须抓住的三个要点,即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尽快建立校区的师资中心、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整合校区专业和学科。

潘懋元(2001,2002)在高校集聚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开创性工作。他在2001年指出,高校集聚区应当作为知识经济产业来办,应当成为“以大学为主体,企业为主要投资者,政府起支持、指导、协调作用,采取市场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高等教育新模式。

(2)高校集聚区的效应问题

随着高校集聚区建设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从经济学角度对高校集聚区的效应问题进行分析,力图从中寻找这一新生事物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曾国平等学者(2004)指出,高校集聚区的意义在于其通过在教育、科研、人才、信息等资源的集中整合、优化配置和立体发展,实现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程度上对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他们从外部效应的理论范式入手,一方面从人才、市场化运作、聚集效应、城市功能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集聚区的外部正效应,另一方面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土地使用的大圈地现象等三个方面探究了高校集聚区的外部不经济。他们还根据外部效应的矫正机制,提出对高校集聚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即市场主导;政府促进;学校管理;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

肖郴松(2004)则分析了高校集聚区的集成效应。他认为,高校集聚区的创建和集成效应的发挥无法一蹴而就,都需要经历一定的阶段演进。他将高校集聚区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先后为:教育资源集成、综合人才集成、第三产业集成、科技产业集成及城市形象集成阶段。通过有效利用高校集聚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五个阶段的集成效应,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贡献。一旦集成效应没有达成,也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资源集成变为圈地运动,产业集成变为空壳之城,形象集成变为形象工程等。这就要求高校集聚区的发展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妥善处理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真正有效地发挥高校集聚区的集成效应。

彭岚兰(2004)等学者撰文从选址原则角度入手,探讨高校集聚区对城市化及城市经济的作用。文中指出,高校集聚区建设的选址应当符合城市发展战略的原则、后备土地资源储备的原则、环境宜人、交通便利的原则、科研资源基础的原则以及社会文化积淀的原则。

(3)高校集聚区的内部管理与运营机制

高校集聚区的管理及运营机制,随着全国各地高校集聚区的先后建成和运作,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又一热点。葛新斌、胡劲松等学者(2005)从国内现有实践经验出发,结合民法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高校集聚区产权结构和运营机制进行了探讨。他们指出,高校集聚区成败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明晰高校集聚区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高校集聚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运营机制模式:启动期采取政府主导的“大学城管理委员会”模式,成型期采取大学城主导的“大学城董事会”模式,成熟期采取高校主导的“大学城协调委员会”模式。

陈发美(2001)则着重对高校集聚区内部管理体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她认为,高校集聚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包含领导体制、管理机构以及各办学实体等多个层次。在领导体制上,应实行多成分的委员会制,下属管理机构则应职责分明、精简有效,各办学主体实行自主管理。在管理中,应重视管理机构和管理规范的统一性,努力做到宏观协调和微观自主管理的统一。

(4)高校集聚区与高技术园区的关系

高校集聚区如何发掘自身人才、技术的丰富资源,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学界一直以来十分关注的问题。一些学者根据国外的相关经验,提出高校集聚区与高技术开发区的融合发展,为高校集聚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江苏大学的宋东林教授对这一课题尤为关注,他与其他学者共同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高校集聚区与高技术开发区整合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宋东林等学者(2003)通过对硅谷的案例研究,从硅谷知识开发城的构建机理、高校集聚区与高技术产业区的互动效应方面入手,揭示了硅谷营造高校与企业融合体的经验,并提出了我国构建高校集聚区与高技术产业区融合发展的知识开发城的思路。

在后续研究中,宋东林、刘明显等学者(2005)撰文指出,高新技术开发区与高校集聚区的建设不宜分别实施,而应融为一体,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高等教育发展、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振兴的互动与协调发展。高校集聚区与高技术园区之间有许多互补之处,二者的相互融合可从地域、资金、产业结构与学科结构、人员、技术等多方面着手。

(5)高校集聚区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经过初期的扩张及中期的反思,我国高校集聚区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学者们对高校集聚区的关注焦点也从高校集聚区自身逐步转向高校集聚区与周边整体城市环境的互动和融合发展之上。高校集聚区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近期学界探讨较多的问题。早在2002年,蒋朝晖就从规划角度对高校集聚区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高校集聚区的成功建设,必须一方面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运用市场化的土地策略。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将为高校集聚区提供发展动力的根本,也成为土地策略存在的基础。

王成超、黄民生(2006)从高校集聚区的空间模式角度入手,对高校集聚区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高校集聚区作为具有独特功能的城市社区,因组成、规模、功能、城市规模、用地条件等诸多软硬因素的不同,在地理空间上也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可总结为城市边缘区模式、卫星城模式、城内城模式等。在不同模式的发展中,高校集聚区始终是一个开放性的城市社区,与周边区域有着紧密的联动关系。对我国高校集聚区与区域的联动进行深入探究,探索高校集聚区与区域紧密融合的内涵及具体措施,充分发挥高校集聚区应有的效力与作用也成为这一领域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6)高校集聚区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系

高校集聚区作为直接参与创新的主体,对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学界对高校集聚区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系探讨不断深化。盖文启(2003)在对创新网络的研究中指出,大学对本地域创新网络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① 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和技术;② 承担教育和培训的职能;③ 直接承担衍生企业的角色;④ 建立科技园,承担企业“孵化器”的作用;⑤ 推动产学研密切合作网络的形成,迅速将科技信息和知识转变为新产品。

张辉鹏、石嘉兴等学者(2004)从区域创新体系角度阐述了高校集聚区的作用。他们认为,组建以大学为依托,“官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大学科技园,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有重要意义。综合性大学科技园能够成为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经济和科技信息发源地,从而推进创新网络的研发支撑体系建设。

从我国学术界的总体研究情况上看,高校集聚区作为大学应对城市化发展的建设新模式,自始至终得到了学者们的关心,高校集聚区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主线。同时,在发挥创新作用,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上,高校集聚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智力源作用。对于高校集聚区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学界深入探讨高校集聚区建设意义和目的的另一重要主轴。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从高校集聚区自身教育资源开发起始,不断向外延伸,直至高校集聚区与外部主体的互动融合,形成由内及外、层层深化、延展联系的逻辑路径,学界理论的热点转换与实践的发展始终保持密切呼应。

由于高校集聚区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因此,国外学术界对高校集聚区的研究也较为深入。目前,国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已经逐渐超越对高校集聚区本身的考察,其重点已进一步深化为对大学-社区或大学-城市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探讨。美国学者G・斯帕尼尔(G.B. Spanier 1994)指出,大学传统上就具备独立开展教学、科研以及社区服务的多重功能。E・肯尼迪、L・汤普森等学者进一步认为,高校应当与社区形成互动,共同制定惠及当地居民的研究项目和科技政策。他们指出,一个成功的学校-社区合作模式应当基于双方的相互尊重和共同学习,各个主体间必须彼此了解对方的文化和知识层次。围绕高校与城市其他主体之间的合作模式,国外学者从多个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杰罗德・格林伯格、多娜・霍华德、S. 罗索斯、米提斯・苏利文、詹姆斯・凯利等学者对高校与城市公共健康部门的合作进行了研究。杰弗瑞・纳尔逊、艾萨克・普里拉特斯基、海斯・麦吉里瓦里等学者则从社区心理角度对高校与社区合作内涵进行了探讨。道格拉斯・吉尔斯、马迪・巴特勒、安格鲁・罗斯等学者从城市规划角度对社区中的学校-社区合作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芝加哥为案例,探讨了学校-社区合作在城市规划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国外学者对高校与城市多主体的合作模式研究为我国的高校集聚区研究提供丰富的借鉴和重要的参考。但应看到,国外学界的研究多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及高校集聚区为研究对象,其发展历史远较中国高校集聚区为长,且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以发展轨迹观之,欧美高校集聚区大多为自主生长而成,其发展模式多为先有大学,后有城区。这一特点在美国尤为显著。由于早期宽松的土地和规划政策,美国的许多大学先于城市本体在一定区域内建成,且拥有的土地面积巨大。在随后的高校集聚区形成过程中,城市、社区的发展都受到大学的主导,从而形成一种自我生长型的高校集聚区发展模式(Blake Gumprecht 2003)。当然,也有一些西方新兴高校集聚区(如日本筑波大学城)的形成模式属于外生模式,主要由城市政府规划全新地块并资助建设而成。但从总体上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集聚区大都呈现出自然生长的发展模式,这种情况与我国高校集聚区建设中较为普遍的规划外生发展模式有很大区别,因此在理论借鉴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二者间的差异,避免全面照搬国外经验和相关模式。

除了发展模式的差异外,国外知名高校集聚区的发展已经过了长期的积累,与周边区域的互动和联系已相当成熟。因此,在推进创新和区域发展的目标路径上,西方学者更倾向于长期、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而我国的高校集聚区多为全新创制,且在建设初始就承受资金、社会义务、创新期待等多方压力,因此更倾向于短期见效的速成路径。以是观之,许多西方学者提出的经验和模式不宜仅经时空尺度的高度压缩后就直接照搬。当然,国外高校集聚区在微观层面上的许多成熟做法以及学界在此方面的成果,无疑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但在探讨和应用中应与我国高校集聚区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

3.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文研究是以上述逻辑路径为基础,继续向前延伸。我们的基本假设认为高校集聚区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高校集聚区能否同所在地的经济社会生活达成更好的衔接与互动,能否成为区域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并对城市形成正溢出。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基于对三重螺旋(Triple Helix)模式和校区-社区理论的拓展性运用②。“三重螺旋”模式由亨利・埃茨科威兹与罗伊特・雷德斯多夫(1996)提出,主要强调创新活动中的多主体合作,认为创新无法仅仅依赖于科研机构(包括高校)、企业、政府等个体的单独行为,相关个体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该模式认为,科研机构-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应密切合作、相互作用,三方中的每一方都表现出另外两个的一些能力,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由于联系与作用,代表这些机构范围的每个螺线都获得更大的能力来进一步相互作用与合作,支持在其他螺线里产生的创新,由此形成持续创新流,共同发展。该理论还指出,三重螺旋区域创新空间由三个方面组成,即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实现区域三螺旋创新模式关键在于这三种空间的创造。区域三螺旋相互作用可以被归结为发生在一系列空间中。这三个空间彼此重叠,相互交叉③。这一理论对于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改善创新体系运行,减少创新网络形成过程中的障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还有学者提出可以将劳动力、风险资本、公众等看做第四螺旋,对这一理论提出进一步的补充。

本文认为,三重螺旋模式和校区-社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高度抽象各创新主体的角色担当和先验设定各方利益诉求,而没有充分认识各主体在长期运转中相对固化了的差异性工作目标、运行逻辑和评价体系。因此,无论是推动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还是更泛化地讨论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社区的创新合作,关键取决于如何在实践中探索形成能够兼顾各方的全新运作机制,以引导多元目标的统一、沟通不同运行逻辑,达成集体行动。为此,本文在研究路线上,选择上海市推动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三区联动”实践为对象,通过若干案例研究,分析高校等多元主体在创新合作中的有效机制。

①胡志伟,魏欣.大学城遍地开花令人忧[J].经济论坛,2004,(7).

②关于校区和社区关联的研究本文研究回顾中已有介绍。

③关于三螺旋理论的代表性研究包括:Leydesdorff Loet,Etzkowitz Henry.Emergence of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1996,23:279-286.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上一篇:简析欧洲的古城保护及启示 下一篇:火把节――走进布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