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浅议

时间:2022-10-15 04:22:08

语文教学设计浅议

摘 要: 教师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语文教学问题来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为达成这一目标,必须针对语文教学各要素及其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要素 切合点

语文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过程”①,在指导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结论:教学设计综合了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诸多基本要素,“并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加以模式化”。②如此,对语文教学设计的探讨也就成为对语文教学中诸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切合点的分析、探寻。

一、确定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语文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首先,语文最显著的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③。在进行目标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学目标就呈现出多角度趋势。此外,面对目标的多角度趋势,还应注意重点目标的突出。

其次,认识与肯定目标预设中学习者的地位。这不仅是指在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的预设,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习者的各方面能力,更在于学习者对于目标预设所起的影响,显著地体现在建构主义教学目标关于“学习需要”的考虑。

最后,教学目标的表述,应符合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的标准。即教学目标必须能清楚地回答“‘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④的问题。

二、组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目标的落实,是通过教学内容来完成的。因此,切实组织好教学内容,对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有重要作用。在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主要遵循三个原则。

1.放大视角,整体把握。

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文章写作的诸要素作为知识整体,让学习者做整体感知,认清其内在联系,从而真正把握文章阅读和写作要义。

2.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学习离不开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3.注意突出重点。

对重点教学内容的突出与侧重,也是教学活动合理有效进行的必然要求。重点教学内容在学习者能力培养上影响较大,更有助于学习者能力的提高。

三、优化教学策略

下面将围绕情境策略与互动策略、板书策略与复述策略对语文教学的策略问题加以探讨。

1.情境策略。

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而这“社会文化背景”即是“情境”。语文教学主张“以情启思,以思促情,情景结合”。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声情并茂、情趣盎然的。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

2.互动策略。

首先,在学习者、教师、文本之间的互动合作体系中,教师要设法缩短文本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为学习者与文本的对话交流牵线搭桥。其次,在合作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也是建立互动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语文课堂教学一改以往的学习者“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互动教学,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3.板书策略。

“独具匠心的板书……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既能产生美感、陶冶情操,……又能尤其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⑤。对于板书,最主要的要求是:简练、精确、醒目;课前设计好板书,并应视学习者的反应适时作出必要的调整;字迹要清晰,不能干扰学习者注视板书。

4.复述策略。

教师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鼓励学习者采取不同的复述方式。例如,学习小说,要复述其情节,并注意人物的再现;学习戏剧,通过角色的扮演理解剧情;学习诗歌,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于物我两忘中完成感情的升华;学习散文,以丰富的情感贯穿于一幅幅生动画面中间,再现其美妙意境……总之,对文章进行复述,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而且能于学习者的情感培养、思维训练及作文教学等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拓展知识层面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拓展知识层面的工作,主要是为了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提高其认知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工作主要是通过两种活动形式来实现的。其一是教学过程中相关知识点内容的学习;其二是再引入一篇材料,并运用刚刚学到的各类型知识,对这篇材料进行鉴赏、分析,进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并拓宽知识面的双重效果。例如,在学习《荷花淀》之后,可以通过对小说《百合花》中语言特色的分析,加深学习者对于《荷花淀》语言特色的认识,同时锻炼学习者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反馈与调控

乌美娜强调,在教学中,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评、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⑥。这一陈述,正是在充分认识反馈与调控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反映。

关于反馈与调控环节,我认为,主要应该注意以下两点要求。

1.既作用于“教”又作用于“学”。

一方面,教师根据检测活动得到结论,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为优化教学活动做必要的调整。另一方面,学习者根据测验的结果,找出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以之为参考,对学习的方法、策略等因素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以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2.把握互动关系。

反馈与调控表现在“教”与“学”的互动上,亦即我们经常提到的“教学相长”。教师、学习者对教学过程其他环节进行调整和改善,实现教学活动的整体优化。

六、结语

以上是我对语文教学设计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考与陈述,总之,必须注意三点:语文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与综合能力的提高;互动关系存在并作用于语文教学始末;语文设计活动是一个系统性过程,教学设计的意义在各要素的相互协调下通过教学实践的开展来实现。

注释:

①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2.

②同上,P16.

③韦志成著.语文学科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28.

④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教学设计原理.皮连生,庞维国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117.

⑤同上①,P153.

⑥余胜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www.省略/.

上一篇:论图书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有效文本研读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