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港口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15 11:47:30

我国港口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摘 要]港口作为海陆运输的连接点和资源国际流通的重要驿站,在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现代物流的发展给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改进和完善港口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外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港口物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港口物流;信息化;物流服务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6-0018-02

1 港口物流的概述

港口是水路交通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节点。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2 港口物流现状

2.1 我国港口物流现状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主要的港口在发展物流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很多地方的物流建设从无到有已初具规模。目前,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运输和服务中心)仍是发展的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向第三代港口(国际物流中心)转型。我国主要港口的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上海、深圳、天津等港口都在积极规划建设港口物流基地,但还不成熟,因此我们要适时研究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发展策略,为我国港口物流业的理性发展指明方向。

我国外贸货物90%以上由海运完成。据网排名数据,2012年,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中,货物吞吐量排名前十位依次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天津港、广州港、苏州港、青岛港、大连港、唐山港、营口港、日照港。秦皇岛港、深圳港、烟台港分别列第11、第12和第13位。烟台港在2012年首次跻身货物吞吐量2亿吨以上港口之列,从而使我国货物吞吐量2亿吨以上的港口共达到13个。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国家,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港口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我国对外开放的港口已有140多个,已与50多个国家签订了海运协定,已有30多个国家近百家境外航运公司获准在中国港口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按2010年、2020年中长期港口发展规划,对长三角、环渤海、华南和东南沿海、西南沿海四大区域经济的港口货源进行整合,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20个枢纽港的建设,提高码头泊位大型化和专业化水平,增深长江口等出港航道水深,促使港口成为国际物流的核心。

2.2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1)建立“配送园区”、“分拨中心”等物流设施。荷兰的鹿特丹港在提供物流设施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则将投资对象主要集中在港口设施,投入大批土地用于各项配送设施的基本建设;法国的勒哈佛尔、马赛,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美国的诸多港口,意大利的热那亚等都兴建了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新加坡在20世纪90年代建成了东南亚商品销售分配中心。

(2)合资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新加坡港务有限公司与中国招商集团共同组建“招商新加坡港务物流有限公司”,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从库场管理到配送,并在中国各地组建了几个地区性配送中心。

3 我国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3.1 港口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港口码头泊位少,特别是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更少,集疏运条件差、中转储存能力低,港口航道水深不适应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要求,老港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新港区开发建设任务繁重。由于我国港口布局网络尚不够合理,枢纽港体系还未确立,港口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还没有真正形成。

3.2 港口物流的信息系统利用率不高

以港口为主体的第三方物流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目前鹿特丹港已能提供集装箱电子扫描等海关服务;新加坡港拥有的网络系统已经能实现与政府部门、航运公司、货运和船东之间的无纸化沟通。与之相比,缺少高效率的物流信息平台是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又一瓶颈。从硬件方面来看,港口信息化装备水平参差不齐,提供即时信息的能力不足;从软件方面来看,港口的管理水平,信息化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特别是国际客户需求。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在港口物流所涉及的相关行业部门中缺乏协调性和共享性。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没有形成统一标准,还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导致一些单位和部门建立的信息数据不能相互沟通,形成信息“孤岛”;物流作业各环节之间没有较好的衔接,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实现困难,物流活动难以顺畅进行,客户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满足。

3.3 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

我国港口物流业大多还处于利润理念阶段。服务意识淡薄。物流服务理念除追求商品自然流通的效率和费用外还要强化客户本位服务意识,切实转换经营和管理方式,按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

3.4 港口物流人才缺乏

港口物流业应是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密集的产业。但是在一些港口物流企业中,往往是传统专业的人才多,高新技术人才少;继承型的人才多,创新型的人才少;中初级的人才多,高层次的人才少;出劳动力的人才多,专业技术的人才少;机关的人才多,基层的人才少。大多数港口物流企业在人才队伍管理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在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等方面还缺乏与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有机衔接,用人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并缺乏活力,由此在人才问题上出现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在现有人才的培养教育、潜能挖掘上有所忽视的同时,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的待遇又与当前劳动力市场价位差距过大,造成一部分专业人才心理失衡,甚至在有的物流企业中出现引进一人、流失一批的情况。

4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启示

4.1 转变角色,更新物流服务理念

港口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港口物流的标准之一。因此,我国港口物流应该顺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提高员工素质,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个性化和柔性化的服务。要不断开发物流服务新产品,着力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把延伸服务作为服务创新的重点,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最大目标,将我国港口建设成为以现代化运输为主线,集仓储、包装、配送、加工、信息服务等多种增值服务功能的现代化物流中心,使港口从交通枢纽转变为内涵更广、层次更高的物流网络节点。

4.2 加大港口物流整合力度

我国应该加大物流整合力度,要发展好港口物流,必须取得政府支持,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加大力度对港口物流进行整合。保证物流链的通畅和高效运行,促进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

完善法规政策谨防政出多门,出现新的政策性、体制。遵循物流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港口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港口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帮助解决港口物流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配送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及管理体系。

4.3 积极促进港口物流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我国应该加强港口物流的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整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标准、安全、开放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加强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港口商情网络,建设港口EDI系统,整合港区电子监控系统,建设生产调度监控系统、海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生产视频会议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港口的现代化水平。

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我国要在立足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全面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同时,大力构建引进人才平台,开辟招才引智渠道,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港口物流等专业的海洋经济发展人才,突破人才瓶颈制约。构建多层次的奖励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人才创业创新。大力推广全国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注重培养与港口物流实践相结合的人才,造就一批熟悉港口物流运作规律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提高整个港口物流产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一方面,要建立多层次的学校教育体系。物流教育的发展要兼顾现代和未来的发展,做到综合发展,各类型人才的培养要做到比例协调。

另一方面,要加强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规范化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

总之,未来的港口物流应该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形成高度整合的“大物流”、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的“增值物流”、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能港”以及发展“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是当前港口物流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参考文献:

[1]孙风山.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切入点初探[J].综合运输,2007(1).

[2]刘建军,杨浩,魏玉光.港口物流化的发展[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14).

[3]庄倩玮,王健.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启示[J].物流技术,2005(6).

[4]张甲雄.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J].综合运输,1996(10).

[5]朱意秋.港口物流簇群的形成与繁荣[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3).

[6]黄有方.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策略[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4(2).

[7]温耀庆.论我国口岸物流与港口物流中心建设[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5).

上一篇:精细化理念在煤矿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世界经济四大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