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10-14 10:51:04

对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于课程,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要在课堂中体现;再现代的课程标准也要在课堂中落实;再鲜活的教学内容也要在课堂中传递。在教学实践中,真正的教育变革应该是发生在课堂上的,正因为学生生活在课堂上的时间最长,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素质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在课堂上。课堂教学实践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师进行个性创造的源泉所在。怎样做到课堂“高效”呢?

1.课堂容量要适中。课堂容量太多,知识点繁杂,节奏过快,学生思维应接不暇,许多知识混沌而过;记忆模糊不清,造成知识“夹生饭”现象;容量过小,课堂就松松垮垮,内容贫乏,学生思维也得不到训练,因此,教师要预先设计,认真考虑一下这节课制订几个目标,能够解决几个目标,重点解决其中的哪几个目标,这样才能做到一课一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2.教学重点要突出。小组合作讨论时,学生可能抓不住重点,去讨论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这样往往浪费了时间。此种情况,教师要抓紧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重点问题上来,真正起引导的作用。

3.设置“几根难啃的骨头”。设计几个耐咀嚼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印象。深题浅问,浅题深问,深而有度,浅而有法,把“爱”融进课堂,才能促使学生不断思维,积极发现。

4.针对学生各科的基础,给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告诉学生对于科学、思品、写字这些科目,基础较差,只要认真听讲,努力记忆背诵,就会很快有成效。对于刚刚接触的英语,要从开始就认真对待,告诉他英语很适合他这样的同学学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为他的优势科目。而对于语数外,要持之以恒,做好长期补弱的准备。不懂的问题就要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不要轻易放过任何问题,否则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就不会缩小。

5.给学生调换座位,让平时善于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在一起,通过这些同学的熏陶,让他学习别人优秀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给他提出的目标不要过高,让他通过努力,触手可及,有进步就要表扬以促其乐学。

6.教师要备好教案与学案。教师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题、监控、调节、配合评价等工作在授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充分的、准确的准备,才能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衔接,保证课堂目标的顺利完成。

7.整合教材也是一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出适当的调整,把握单元重点,对知识的体系重新整合,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利用教材。

8.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练习,随学随练,练与学相结合。只有设计好有效的练习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的能力。

9.时时处处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要彻底改变思想,转变已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学生一起快乐地学习。

总之,搭平台,建模式,树特色。严与爱并重,加之精细化的管理课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初探 下一篇:教师如何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