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4 07:08:41

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大量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源和大批创造性人才。创新来自于问题的质疑。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这就说明了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实践中应努力创设一种宽容、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同志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新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为知识经济培养一代新人,是21世纪教育承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面对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教育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下面谈谈我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实行民主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包括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按新课标、新课程的要求,努力实施。在化学教学中,实行民主教学,我力争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活跃民主的教学气氛,我向学生承诺尊重学生人格,不随便批评人,有问题与大家共同研讨。跟学生建立起了团结、平等、民主、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解除学生的压力,和他们打成一片,从而使学生在我面前心情放松,思维活跃,勇于思考,大胆陈述己见。通过课堂民主教学,创造了一个教学互助促进的良好创新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精心设疑,萌发创新意识

“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产生积极思维活动。因此,教学中精心设疑,能刺激学生求知欲望,激起其思维的波澜,点燃兴趣的火花,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萌发其创新意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设情境是触发创新动机的有效手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议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必须巧妙地创设激趣情境,善于设疑、释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学会解疑。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让学生回忆石蜡燃烧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后提出问题,石蜡在燃烧前后质量守恒吗?同学们都争先回答:不守恒,减少了。我又反问:真的吗?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一个能检测石蜡燃烧前后质量关系的实验。为了解决这一疑问,学生开始主动学习、思考、研讨,结果学生提出几种设计方案,有些还很优秀,这样的课堂设计,诱发了学生思考,激活了学生思维,教学中鼓励大胆质疑,倡导百家争鸣,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

四、重视方法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在了重要位置。让学生通过自己看书、观察、思考、练习去学习掌握知识。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时指导学生自学课本,观察教具和实验,亲自动手设计实验。在放开心,放开手的前提下,主动发展,使每个学生学有收获,学友创新。例如,让学生设计用什么方法制乙醇最好。学生通过看书本,到图书室查阅资料,搞社会调查,然后提出好的方法制乙醇后,再进行讨论得到好的结论。使每个学生大胆去探索、创新。

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乐于实验的特点,我合理增添了实验内容,将一些综合实践题、除杂题、鉴别题移至实验中,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独立完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浓硫酸时,我提出了一个思考题,让学生证明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热,看谁想的方法多。结果学生的实验设计摆脱了用温度计测试或靠手感体会的陈旧模式,而是巧妙利用活动课时间,为他们开放实验室进行验证,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意识强,思维异常活跃,创造潜力得到了开发;当他们利用自己设计方案完成了实验时,便会产生成功的愉悦感,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发展。

六、增强课堂练习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增强课堂练习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笔者增加了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由于开放性试题往往存在多种可能性,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在求解答案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独创性、应变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下一篇:如何构建和谐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