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施工企业EPC模式转型发展思考

时间:2022-10-14 08:07:30

传统施工企业EPC模式转型发展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进程的日益加快,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下,建筑施工企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带动下,建筑施工企业的覆盖面越来越大,这就从根本上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多样化发展。然而,这固然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科技应用等各方面的成本投入比以前更多的前提下,经济效益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这就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进程了。本文将从EPC模式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转型进行探讨,进一步对EPC模式之间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的难度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关键词:EPC模式;管理模式转型;协调配合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EPC模式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发展趋势

EPC模式的应用是贯通着整个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管理模式,也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建设成效、加快施工进度、保障施工成本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EPC模式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倡导,这不仅仅是企业保障自身经济效益的要求,也是响应我国推展施工高效化发展历程号召、落实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体现。

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下,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市场对建筑施工的系统化要求也随之而愈发高涨,这就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运作成本了,高新设备以及高新技术的引进,施工管理的复杂化、分层化,都是直接导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如何更为充分地在利用高新技术及高新设备的同时保障企业的运作成本,让施工各阶段的进度、质量得到充分控制,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今建筑施工企业所需考虑的主要问题了。

而这一问题的主要解决途径,就必须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转型着手。传统施工企业的EPC管理模式的转型是整个建筑工程产业链运作成效实现系统化的最大保障,对施工管理系统化过程中的各项设备以及各方面技术的控制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需要严格执行并实现规范化的运行:即对EPC管理模式的转型与工程实际的协调配合进行控制。EPC管理模式的转型与工程实际的协调配合可以促使EPC模式的系统化效力得到稳定的保障,让施工管理系统化的进度乃至对施工管理系统化过程中成本的稳定性保障,都体现出其显著的可靠性。

2、传统施工企业EPC模式转型要点

2.1逐步在内部加强EPC管理体系建设

体系建设的起点是总承包各个环节管理能力的建设,需要从总体的报价能力、设计能力、协调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等诸多环节进行加强。传统施工企业在与设计单位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如何能协调好两者从设计到施工各环节的运行,发挥出强强联合的优势,是EPC管理体系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吸收、培养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使设计与施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制作适应EPC业务的管理运营手册。

2.2在实战中迅速弥补局部的能力缺陷

EPC的建设,既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实践,一旦机会来临,施工总承包企业要全力以赴,即使是承接小型的项目,多数总承包企业往往也存在能力的不足,所以遗速弥补能力不足非常重要。如何进行能力建设?“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同样适用于施工总承包的EPC转型。一是要加强储备,比如技术、工艺的能力,在施工总承包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的加强,一旦机会来临,迅速通过整合过去工程中的各类资源,来迅速弥补能力的不足;二是在实践中加强总结完善和加强学习,总结要基于实际,而又要高于实际。着眼于长远学习是能力提升的捷径。EPC的实践来自于市场的需要,在国际上已经存在很多成型的管理方式,虽然难以拿来主义,但是借鉴的价值总是存在的,通过借鉴其他企业、国外企业的优秀模式,能缩短成功的时间;对多数施工总承包企业而言,通过小型EPC项目练兵,积累能力,控制风险,做到心中有数,逐步承接中大型EPC项目。

2.3关于工程项目价值链

工程项目价值链的建设是主导着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性稳定性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工程项目价值链的合理搭配则是EPC管理模式与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原有施工管理模式协调配合工作的重点,传统施工企业管理模式在向EPC管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以企业自身施工能力为基础开展相应转型工作。在工程项目价值链开展建设前,则应就企业现状对工程项目价值链的各个要点进行全方位地评估,严格控制工程项目价值链的建设,对建设后企业的施工能力能否达标开展预测工作,这期间可采取建筑模拟仿真等方式达到精确预测的目的。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协调工作,是将EPC管理模式融入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首要环节:建筑产品的施工能力是严重影响着建筑产品安全稳定性的第一要素,尤其是在现今建筑结构日趋复杂的条件下,关于建筑产品施工能力的控制更是尤为重要的。工程管理人员应该注意的是,建筑结构的复杂化会驱使工程项目价值链关键点增多,从根本上加大了EPC管理模式的转型难度与让建筑施工企业出现协调配合困难,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有足够的全局掌控能力,严格抓好工程项目价值链各个要点的审核工作,为后续协调配合工作提供扎实的基础。

2.4关于EPC模式中施工方管理与业主方管理的关系协调

EPC管理模式的转型中,业主方管理也是其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最大区别,传统管理模式在业主方管理的实施者选择方面需要聘请相关资质的监理公司,且监理公司在管理过程中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等恶劣现象,这就从根本上加大了整个工程的建设成本和不可预见度了。在EPC模式下,管理模式的统一化,设计风险等不可预见因素都由施工方承担,而业主则仅需派相关业主代表进行管理即可,这也让业主方的权益受到了更大的保障。由于部分业主代表的专业性知识的缺乏,在工程施工后往往会和施工方产生较大的意见分歧,这就有可能滞碍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开展了。因此,施工方在开展前,应对业主方做好交底工作,将施工的各个要点及保障性措施向业主说明并征求意见,同时以施工规范为依据,向业主方解说工程的各个质量控制目标和业主方的管理权限,同时说明自身对设计风险等各方面风险的承担责任,从根本上做好与业主方关系的协调。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则应严格按照管理规范对施工实施施工管理,并依照相应的规程向业主方上报施工实况,做到与业主方的充分协调。

参考文献:

[1]于晓燕,怎样靠专业制胜——以色列百瑞公司侧记[J],施工企业管理,2008(8)

[2]李福和,建筑施工企业朝EPC业务模式转型有多难?[J],建筑,2009(16)

上一篇:关于防渗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的问题及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