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影像叙事与审美特质

时间:2022-10-14 04:49:35

民俗文化的影像叙事与审美特质

摘 要:在 “后真实”的电影摄制模式中,电影在描述和记录影像叙事和文化风貌的同时,本身也作为一种表达性文化在表演,成为真实记录和原生态保存表现民俗主题与民间文化意蕴的传播媒介,塑造民俗表演艺术中的叙事表达,在民间文化的戏仿与互文想象中传递意义语境,还原民俗事项和文化景观的影像再现。

关键词:表演艺术;民俗奇观;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J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51-01

一、表演艺术的审美呈现

2004年美国西部民俗学会年会上,俄勒冈州立大学民俗学教授莎伦・谢尔曼认为“民俗电影强调人们的创造性:审美和表演。”这种创造性的表演艺术运用到电影中,即通过人的身体语言的视觉呈现在展现身体奇观中塑造视觉形象、构建叙事语境、传达情绪情感、表现生活。

电影《白鹿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搬到银幕上,用影像语言记录民俗事项,影片中众麦客在收麦吃饭歇息之际,光着黝黑的膀子,团团围坐在打麦场上,肆意吼起了秦腔《将令一声震山川》,粗犷豪放的陕北汉子的嗓音,将华阴老腔的特色发挥到极致,而民间艺术中传统的演奏道具“弹板”在这里演变成了用砖头、木块敲击条凳,辅之以夸张的表演动作,震慑力十足。半沙哑的唱腔,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婉转绵长,配合一人唱众人帮和的拖腔尾音,歌声豪放粗犷刚烈,长唢呐吹奏的模拟战马嘶鸣的声音镶嵌其中,彪悍犀利的秦人面貌和陕北民风,跨越几千年的尘和土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心灵为之震颤。影片中的民间艺术表演充分地满足了观众的视觉筛选和甄别功能,同时在深层意义上来说,承载了非遗事项的影像记录和真实留存。

电影中的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在表现人的性格、情感,渲染叙事语境,增强故事情节趣味性方面可以说是有独到之处。电影 《闻香识女人》中盲人中校与陌生女孩所跳的探戈,《乱世佳人》中斯嘉丽和白瑞德在宴会上所跳的华尔兹等舞蹈片段,凝固成电影永不褪色的经典镜头。由周星驰导演的魔幻喜剧片《西游降魔篇》里,在五行山脚下由黄渤饰演的妖猴孙悟空和舒淇饰演的驱魔人之间的一段“热舞对决”,两人在身体语言的一招一式中眉目传情,火花四溅,成为影片的经典笑料,影片沿袭导演喜剧电影《大话西游》、《少林足球》、《功夫》等一贯的歌舞风格,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性感热舞“降魔style”,由文章饰演的驱魔人玄奘火辣的“排骨舞”引得全场爆笑。恶搞的舞蹈桥段穿喜剧性叙事编排,为电影故事情节增添了娱乐元素。电影中的舞蹈参与影片的叙事语境,推动故事情节的的发展,塑造生动鲜明的形象,极富有感染力,具有超越于其他艺术手段的审美功能。

舞蹈是“流动的绘画和活的雕塑”。舞蹈和音乐作为两种古老浪漫的艺术形式融合于电影影像中,电影中的舞蹈视觉和音乐审美呈现出多维动态性和独创性,成为电影众多娱乐形式的重要表现手段。

二、民俗奇观的影像表达

作为原始祖先集体创作的产物,某些民俗事项的民族记忆带有浓重的集体认同感和族群精神流传下来,在社会变迁和文化融合中,逐渐演变成为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具有深刻的民族历史积淀意义,提供了难以替代的神秘元素、陌生气息和文化素材,在电影的叙事空间中创造了视觉奇观和审美独特性。

表现民俗是第五代导演在电影中挥不去的民族符号和精神气质。张艺谋在《大红灯笼高高挂》塑造以“红灯笼”为主的陕北民俗奇观恰到好处的融入影片叙事,引发了世界影坛的“中国热”。在陈家阴森冷清的深宅大院里,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承载着被封建礼教扭曲的女性所有的人生期望、地位与尊严。在电影《活着》里,安排主人公福贵唱皮影戏作为形象转折的基础,就是影片的神来之笔。他对发源于陕西、极盛于河北的非遗元素“皮影戏”的运用和映射,暗合被命运操控的象征意味,主人公福贵与“皮影戏”,从四十年代赌馆中的颓废吟唱到六十年代“破四旧”中被迫黯然销毁,表现出底层人民与民间文化之间的政治隐喻,“皮影戏”的表演形式与可资解读的多重内涵成为电影文本的文化亮点。在他另一部影片《菊豆》里,同样是通过对叙事情景的象征性设置和对中国传统非遗元素染布的多角度运用,巧妙的利用摄影技术将影片情节安排在室内染坊。主人公菊豆在强烈的阳光下将一条条经过漂染,色彩艳丽的染布从楼上的架子从上往下晾晒,导演运用短镜头配以太阳耀眼的光芒将大块的橙色印染布反射到她的脸上,人物内心的躁动不安和矛盾冲突可见一斑。正如尹鸿所言,“在民俗奇观中演绎的往往是一些对于西方人来说并不陌生的主题、故事、情节甚至细节,从而唤起了西方人的认同,但这是一种新鲜的认同,一种从东方故事中得到满足的关于对自己的文化优越感的认同”。

电影中的民俗意象以奇观的形式呈现在银幕上,叙事语境和编排的故事情节渗透进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并以影像记录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地保存,使得民俗文化中独特的传奇故事和非凡的事项仪式,融合后现代语境中戏仿与拼贴的影像传播,成为满足观众“窥视欲”和猎奇心理的调味品,为电影的叙事语境和编排奇观注入了新鲜神秘审美的血液。

上一篇:Tea Thieves? 下一篇:广东高考化学解析及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