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化学解析及备考策略

时间:2022-10-11 08:00:27

广东高考化学解析及备考策略

二、2013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1. 考查内容重点突出,能力优先,公平有效地区分学生层次。

2013年高考试题分值分布与考纲要求非常切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双基)占40%,元素与化合物占18%,有机化学基础占20%,化学实验占22%。如果将里面涉及到的化学计算部分加以统计,化学计算考查了16分,考查的知识点有阿伏加德罗常数(NA)、pH值、分子式、耗氧量、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质量守恒定律。

试题充分考虑高考的诊断性特点,将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高低放在首位,取材平实,没有任何偏题、怪题,有利于学生作答。试题充分体现考试说明注重基础、能力立意的要求和广东高考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趋势,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互为补充,使试题有较好的覆盖面。

2. 注重创设新颖情境,选材注重生产生活实际,考点分布合理。

化学学科非选择题均取材于生产或科学实验中的真实情景,试题表述清晰简明。例如第30题“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烷基化反应”、第31题“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历程由三个反应组成”、第32题“银铜合金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和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第33题更是取自课本素材“MnO2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和“铜锌原电池设计”。

试题问题的开发围绕基本化学原理和概念(双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运用,将化学学科的重要观念(微粒观、守恒观、分类观等)、化学核心知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等)和化学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等)有机结合起来,设问角度灵活多样,具有独创性和公平性,较好地引导教师和学生跳出题海、回归基础,能较客观地反映各层次学生备考的成效,全省平均分与去年相当。问题兼顾知识的考查和能力层级的设置,梯度明显,每道题的思维容量和答题量搭配较为合理。

3. 试题设置与去年高考有较强延续性,设问方式符合学生作题习惯。

选择题8题中,重现的考查内容有:有机实验基础、离子共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阿伏加德罗常数、元素化合物之表述有因果关系、元素周期律(表)共6题,还有1 道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与去年不同。从选择题来看,这样高的重现率,无疑对稳定学生答题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非选择题的试题除了第33题有较大变化(无实验报告书写),其他的也是学生熟悉的命题样式。尤其是第30题,考查的知识点与去年也有很大的重现率:分子式书写、结构简式书写、有机方程式书写、同分异构体判断与书写。不同之处增加了核磁共振氢谱之峰面积的应用。

第31题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同样将反应热、平衡常数表达、读图表与分析得出结论、化学平衡移动和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等知识作为问题设置,这些都是高考复习中学生所熟知的问题设置形式。

第32题化工流程与去年试题最大的差异是加大了化学学科语言(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考查力度、减少了利用反应原理、化学实验等加工为简炼的化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设问,但分析加工无机工艺(实验)流程信息、推断无机流程图中的部分物质等都是学生反复训练的。

最后一题化学实验有了较大变化,但取材自课本,这是试题命制者向高三化学备考的师生们透露一则重要的信息:一定要重视教材、一定要重视实验、一定要重视基础、一定要适应变化。无论试题与我们平时的复习备考有多大变化,作为考生要有这样的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适应考场上发生的任何变化。只有这样的考生才能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4. 试题突出学科能力的考查,重视双基的落实。

体现“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考查的试题如30题第(5)小题,要求学生能从一系列有机物转化中提取反应的本质并加工成新知识块,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应用;又如31题第(1)小题,要求学生根据试题提出的问题有选择地提取图像中的实质内容和数据,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32题第(1)、(2)和(4)小题,要求学生将流程图中的信息与小题题干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整合,并在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的指导下综合分析问题;

体现“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考查的试题如第30题第(4)小题,知识落点是同分异构问题,但学生需要将试题的要求分解成若干个解决问题的步骤,首先确定新物质分子中各种原子的数目与原物质相同,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生成化合物Ⅵ”组合出合理结构,开放性强,充分体现有机化学学科特点和学习策略;又如第31题第(3)小题,主要考查的是信息加工、读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用正确分析(1)步中O3氧化I-的三步反应和(3)步的图表、模型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对学生分析和表达的思维逻辑性有很高要求,成为优秀学生的区分点。

体现“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的试题如第33题。正如试题题干所说“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首先用课本实验“MnO2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这个实验收集装置入手,将元素与化合物知识融合其中,要求找出新制氯水中氧化性的含氯粒子。这样的设问手法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希望在最后一道实验题稳定学生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区分学生。

随后的两个实验设问:设计实验比较氧化性和通过限选材料设计实验装置。一个设计是通过学生描述实验操作与现象、另一个是让学生画装置图,且有不同设计材料选择,体现这个实验的开放性。命题者的这个设问是考查实验设计能力但用较低门槛,进一步区分学生层次。基础扎实的学生设计这2个实验难度不大,反映出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性.,在命题立意上体现了“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另外,今年的第33题实验题一改以往几年风格,没有过去三年的实验报告的书写,而是将设计实验方案用学生画装置图并进行标注的形式体现,即使没有实验报告的书写,但对实验技能与思维的考查力度并未减少。今年这样的改变体现了高考备考必须遵循“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夯实基础,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优化思维品质”的总体备考思路,再将表明备考从研究广东高考试题开始,直至高考前夕能给我们启发最多的仍是高考试题。

三、2014年广东高考化学复习建议及展望

从新课程广东高考试题4年的命制特点为来看,其连续性好,重现率高,核心化学考点构成试题设问的主要方向。即使有些变化,也是在保持全套试题大方向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且变化都是谨慎有度,使全省平均分维持在60分左右就有非常好的区分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2014年高考继续保持这样的特点和平均分,那么对于随后一年的高三化学备考,只要与高考试题透露出来的信息(重视基础与主干核心知识、突出能力立意)保持一致进行高考备考,明年的化学高考我们仍然充满信心。对2014届高考的考生,我们有如下备考建议:

1. 首先有计划地安排时间,作个有计划、有条理的化学学习者。

一个成功的高考备考学生最重要的是做一个有计划、有条理的学习者。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因为有计划,才可能重视课堂效率,利用高三一年的化学课堂这个最重要的阵地。因为有计划,才可能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才可能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因为有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才有可能科学备考:一轮复习重视夯实基础、提升思维水平;二轮复习侧重整合学科内知识,进一步提升思维层次,进而将能力转化为答题水平;三轮补缺补漏,最终轻松夺取高考化学优异成绩。

2. 善于“借鉴”他人化学学习的经验与技巧,最终整合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首先是向教师借。高效的课堂是必要的。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能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问题。其次是向同学借。与同学开心地相处,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豁达;珍视同学间的友谊,在学习中互相支持和帮助,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有了这种和谐的同学关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最后,学会整合。这一条是重中之重,应贯穿于听课、做题、复习等各个阶段。比如: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应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要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怎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 化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高考化学备考一定要强调规范的表达与书写

高考化学试题有很多化学符号:元素符号、结构简式、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这些独特的化学语言要想在短短的时间内表达准确,事情本身就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与检验。即便是学生会做,但如果是认真审题,冷静应答,但如果化学术语表述不规范欠严谨也难最终收获高分。规范不仅训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因此高考化学复习一定要重视规范的书写与表达训练。

4. 重视双基与核心知识,突出学科素养与能力培养。

从上述对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化学试题非常重视双基与核心知识的考查,非常重视学生学科素养培养与学生能力的区分。因此这点我们建议加强对陌生情境下的试题的加工能力。由于对陌生情境来说,在短时间内进行加工处理,并熟悉运用课本基础知识加以解决,正是考纲要求的学生能力之一。还要加强对化学平衡相关图像和数据表信息的阅读和加工能力。建议从教材和典型高考试题中归纳几种常见图对学生作小专题复习,在读图、用图的过程中渗透作图的技能,同样可以在原图基础上通过变换自变量或因变量让学生画图。以浓度数据表格呈现的平衡问题也应高度重视,也可尝试让学生在数据和图像间自由变换,把从数据中获得的信息转用示意图表达。这些训练看似在练技能,实际可以起到深化速率与平衡的理解。

5. 还要重视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是近几年高考年报反复强调需要加强的板块,近年试题中对计算的考查力度已明显提升。然而从高考复习备考情况看,学生对于化学计算却出现越来越回避的态度,无论难易宁可不要,这种看似为了全卷着想的做法与高考对于化学计算的要求是违背的。结合化学考纲,“双基”中出现“计算”字眼的地方有8处:(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 、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行有关计算;(4)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5)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6)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7)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8)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未出现“计算”字眼,但也可能考查计算的地方比如: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还有几处没出现化学计算字眼,比如化学反应速率、质子数等也有计算。

但化学计算的考查侧重考查的是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不是化学计算本身,认识这点也是很重要的。

因此建议做一些简单的混合物的定量分析类计算,以高考考纲中关于计算的部分(物质的量计算、电子和质量守恒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pH的简单计算、反应热的计算质量分数的计算)作为突破的重点,编制训练时应常常在无机题和实验题中渗透少许计算。建议观察比较广东卷计算题的几次变化,体会解答时它们的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在何处,用一道题的变形把一类题的解法差异融会贯通。

(作者单位: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校 李平安

上一篇:民俗文化的影像叙事与审美特质 下一篇:水波纹图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