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1 10:17:14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1)

xxx镇位于xxx县的xxx边陲,西与xxx省xxx县相接,南与xxxxxx县相邻,是两省三县的交界处,距县城80多公里。辖有10个行政村,217个村民组,约2.2万人口。

这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民风朴实,群众热情好客,实属休闲度假之福地。辖区内有xxx山是xxx省著名旅游景点,为中国佛教二祖禅师所创,是其练法之地,上有二祖禅刹(又名云中石屋)、太白书堂、南崖瀑布、洗马春池、赤壁丹砂银河夜月、乌牛古石、银河夜月、北岭松风八景十分闻名。这里曾经也是xxx著名的革命老区,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国内革命时期,群众的革命热情都非常高昂,游击队活动都曾十分活跃,狠狠的打击日伪寇和反动派,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巨大的人民力量。

xxx镇位于大别山腹地,属于农村山区,以前交通闭塞,道路险窄,人们以种田地为生,生活比较贫困。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这里,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这里的境况也得到了大力改善,路变得更宽了,与外面的的交往也多了。人们不仅靠种庄稼,也学会了种茶叶、植板栗、大棚蔬菜,并且渐成规模。许多剩余劳动力在外地务工带回了不少技术和资金,在家乡办起了企业,人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好起来。

这里历史悠久,地方风俗习惯甚多,民间文艺活动也十分频繁,笔者近日就本地的民俗文化进行了一些采访调查,现就所见所闻进行一些总结和阐述。

一、乡风民俗

民俗,顾名思义,民间的习俗。乡村的人民比较乐意保留传统,他们把先人们创造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都继承下来,甚至还有美丽的传说。

1.佛祖豆粑是我镇传统营养食品,也是农家最便捷的饭食之一。现在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是人们馈赠亲友的礼品,或招待宾客的佳肴。每年秋冬农闲时,农妇会选择优质稻米,配绿豆、黄豆、豌豆、花生、小麦等多种杂粮,采集松针作烘干原料,烘烤、切丝、晾晒,经精细加工而成。人们一边感受丰收的喜悦,一边体验着亲友相聚的欢乐。制成的豆粑品鲜味美,还便于运输和保存。然而豆粑的历史可追溯到禅宗鼻祖慧可大师。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初居xxx山开辟道场,立意改变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现象,寻求补充众僧身体必需的营养品。佛祖把五谷杂粮配南方稻米,精心加工成为xxx山众僧的主要食品,于是豆粑流传至今。

2.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一天,全国上下,家家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过一个团圆年。小孩开心地围着家长要压岁钱,从不顾虑父母是否同意他们这样做,只是随自己的心情行事。这一天,他们总是很有收获。在团圆饭以后,成年人大都不睡觉,要过了午夜12 :00会有人去休息。朴实的农民把这称为守岁,满满的守完了今年的,明年才会有好的开始。对于春节,农村里总会有很多规则和礼节春节之前,家里的一切事物必须清理好,要除旧迎新;打扫房间时一定要向屋内扫垃圾,不然会扫除财气;初一上午,不可以叫醒任何人,打搅别人的美梦,以免赶走他人的瑞气;初一整日不可向他人讨要东西或钱物,若不然,则会使他人漏财,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村里的人总会在除夕以前还请力所能及的债务。或许你会认为他们是有些迷信的,但其实那只是人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期望。只有在春假期间,忙碌的农民才会得到真正的休息和放松;他们才会放下彼此之间的成见,和平地过活;贪睡的人才能够真正地睡饱。对于农民来说,春节是幸福的,春节是美丽的严冬一过,春天就要到来,万物复苏,又可以种植庄稼了。他们兴高采烈地燃放鞭炮,舞起龙灯、鱼灯,到寺庙里烧柱香、抽支签,他们真的愉悦了。

3.元宵戏灯。戏灯是一种集体活动,全村人筹钱来请人扎灯。灯的种类有很多,如:龙、刀斧手、竹马、花篮、花灯。龙只有一条,两个刀斧手,五匹竹马,花篮两只,花灯是越多越好。再就是人物,人物是最繁杂的,一共要扎壹佰零八位,主要人物是闻太师、姜子牙、包青天等一大批为国为民的忠臣义士;再就是神仙,如:送子观音、文曲星、七仙女、唐僧师徒等一批神话人物。到了戏灯的那天傍晚,驮灯的人们排好队,按照顺序出门。首先走在前面的是举着两排肃静、回避的牌子,接着是两排刀斧手,再后面就是闻太师、姜子牙这中间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下去,最后的是观音撒净。紧跟在人物后面是舞龙的、耍狮子的、骑竹马的、挑花篮的,夹杂在他们中间的是鼓手和锣手。戏灯的时候,阵阵的锣鼓声吸引来一大批观众。人们跟着灯跑。戏灯的到每一户,那户人家就要放礼炮迎接,还要摆贡品贡品的种类很多,如红枣、花生、蛋、烟酒等。接灯之前,要检查灯是不是亮着的,如果是熄灭的,就不让进,那样会不吉利。戏灯的在你家转了一圈后,你要给糕点、茶食、红包等,以图个吉利。狮子进门时把口张得大大的,出门时把口紧闭,这样就吸走了你家的晦气,新的一年就会变得更好。戏灯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主要是为了增添春节的喜庆气氛,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就是风调雨顺、岁岁平安、六畜兴旺、万事如意。

4.八月十五中秋节时,老奶奶会将月饼做的大大的,然后在里面填满好吃的核桃仁,蜂密,花生米等,形成独具新特色的大花月饼。出嫁的女儿会在这一天带着儿女和丈夫去娘家送中秋礼,一块肉加上月饼或是什么东西的,礼品虽不一样,但心情都一样高兴。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其氛围不是我等所能用笔描绘出来的。

5.俗话说,男人当婚,女大当嫁。20几岁的姑娘小伙当然不能呆在家里,等待爱情的悄然而至。他们会错过每一个热闹的聚会吗?当然不会啊!男孩女孩在庙会和秧歌会上彼此吸引的事儿还真不少。他们一但瞅对了男方会请一个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去的时候人们一般带一盒点心算作见面礼,媒人和女方家谈好后,男方和女方就可以正式恋爱,慢慢接触了。如果男女方在彼此的了解后,认为对方就是自己的另一半时,会提出订婚的请求,当然提出的对方肯定是男方,这样他们就已经迈出了进入婚姻的第一步了。男方会在订婚时大摆酒席的时候,托媒人给女方家送去彩礼,真正到婚期一到,男方会托媒人再去送彩礼,女方家也会为女儿送一些出嫁品。新娘子出嫁一般在中午12点离开自家去婆家,当地也有哭嫁这一习俗,新娘子会由一个特定属相的男性亲戚背出家门直到从车离去,新娘会哭着与家中的亲人一一告别,结婚酒席三天后,女方会带着男方回娘家探望家中的父母。第四天娘家的亲人朋友会带着祝福和希望去男方家看望女方。

6.红白喜事,有红即有白,丧事一般办的有声有色,算是生的人对已熟者的一种缅怀和纪念。花圈,纸花,纸马,庭院等丧葬用品是必不可少的。死者在死后三天才可以下葬,一是死者家属有足够的时间购置丧葬用品,二是让死者的灵魂可以在家多停留几日与亲人的梦里相遇,死后三天,即不葬之昌,亲人们著白衣,戴白帽,排成三列纵队跟随着棺木之后,或哭泣或沉墨。家属在亲人逝世三年之内不能贴对联等,并在亲人逝世十年后置办酒席,宴请宾客以怀念逝者。

本地的乡风民俗还有很多,举不胜举,如果你来过这里你一定有所体验。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必将在以后的岁月里大放光彩,照耀古今。

二、民间文化

随着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文化站室建设退步明显。近年来,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自觉意识增强,一改过去的单纯求乐意识,科普、法律宣传、读书看报也融进了文化站室建设中去。新修建的文化站室趋于多功能化,尽可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镇还把电影院改进为集放映、演出、集会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中心。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战绩斐然,普及率达到100%,绝大多数农民都可以在电视上接受信息、新知识,观看电视节目成为农民最普遍、最有效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各村文体活动室建有图书室。镇文化市场建设也有新的起色,除以往的台球厅、电子游戏厅、练歌厅继续红火,近年又兴起了网吧,农村集镇与城市一样共同进入网络时代。

总体上讲本地农村文化活动比较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有所提高表现在:一是农村文化活动得到普及。镇每年都斥资开展大型文体活动,如庆国庆晚会、全镇篮球比赛等。由于从农民自身的愿望出发,活动质量也有提高。二是农民文化生活有所改善。据调查,农民已习惯于把腰包里的钱投入到文化生活中去,不再排斥对玩乐的支出,可见农民渴望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如今在农村,自资聘请健身操教师、农作物专家、科技信息部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邀请艺术团演出,电影队放映更是常见。农民自发举办活动占了农村文化活动很大的比重。打麻将、扑克、下棋、打乒乓球等传统活动继续显示很强的生命力。三是农村文化活动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成效显著。镇文化部门通过阵地宣传、图片展览、文艺宣传等形式向农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广大农民振奋了精神,坚持了信心。活动的实效性让农民真正受益,也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了一个台阶。

总之,本地的民俗甚多,文化建设虽存在一些不足,但成绩显著。但我相信,今后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民俗文化必将得到发扬光大,造福后代。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2)

一. 调查时间:寒假期间

二.调查对象:家乡人民主要是村里人

三.调查方式:

采访式调查,查资料,亲身实践

一.调查目的

1.围绕风俗习惯、民间建筑、方言土语等主题,指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社会考察、采访等方式和收集相关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传统文化。

2.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传统文化的调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特色,并在活动中受到

3.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活动成果,互相学习,增强彼此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调查内容

1.风俗习惯

下面是有关春节时候的习俗,虽说小打小闹,但也是地方的风俗吧。大年初二上午,各村民在村领导的带领下,打开祠堂的大门,把里面供奉的观音寿星公公等神仙抬出来,用新毛巾,新汲的井水,由村里辈分较大的前辈们将其擦洗干净,再给他们一番仔细装帧。神门便被打扮的光彩夺目。随着他们便在鞭炮唢呐声中被请入到专制的木架上,将木架放入一顶装饰的十分漂亮的木轿里,由村里的青年人或中年人扛抬围绕游走。后面通常跟着浩浩荡荡的观看队伍,尤其是孩子们喜欢跟随木轿追打嬉戏,场面甚为热闹!木轿过处,人皆欢喜!当然你还可以请他们到你家停放一会儿,但你必须不停地放鞭炮,还得包红包,图的一个吉利。这些财务便充当村费 ,供以后一些农节开支,为各种村里活动提供保障。

农事安排在农村很讲究的。我们村要过农历正月十五才能下田劳作。发试下田之日叫起春早稻插秧时,各家各户先要开秧门,下田栽禾苗时秧不够。不能互相用手递秧,栽不赢后面的人抛在田中间叫吃田螺。我们这有种特产红桔,红桔产区采摘红桔时,摘桔人不能喝酒,还得剪指甲,并要用木制马梯来摘。

我们还有饮茶风俗,以擂茶最为显著。擂茶是我们新干一枝独秀的奇葩。过去一般只在客家人中存在,但现在已被新干大多数人接受,尤其是七琴和谭丘。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我一根半米长的擂棍将茶捣碎,边擂边不断的给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也可以。直到钵中东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同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即可食用也可药用。

除此以外,始于宋形于明而盛于清的新干莲花落又称为落离莲或者摇钱树,当地称瞎子戏,是当时盲人乞讨而唱的民间曲艺,内容多为劝世人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之功效。

2、方言土语

下面是一些吉普方言,也就是我们吉安人说的话。我们肉不说肉,说妞。玩不说玩,说些。吃不说吃,说掐。掐不说掐,说撅。说不说说,说挖。掰不说掰,说缺(第四声)。丢脸不说丢脸,说跌股。喜欢不说喜欢,说做新。很棒不说很棒,说接棍。倔强不说倔强,说熬咧。闲聊不说闲聊,说唆泡。算了不说算了,说脱卵。要命不说要命,说休命。傻X不说傻X,说大八神。聊天不说聊天,说缺牙膏。骗人不说骗人,说打哑哇。完蛋不说完蛋,说切里货。开小差不说开小差,说过阴。倒霉不说倒霉,说草捏(造孽)。做什么不说做什么,说组咋过。恶心不说恶心,说腻(第一声)却。很不说很,说几哦。你做梦不说你做梦,说你想粉吃。疯疯癫癫不说疯疯癫癫,说懂懂党党。乱七八糟不说乱七八糟,说哈死巴人。你骗人不说你骗人,说你奉鬼啧阎王。傻了吧唧不说傻了吧唧,说神头得脑。 顾左右而言他不说顾左右而言他,说啧七啧八。欺负不说欺负,说掐色。 .吉安人去不说去,说切; 脏不说脏,说瓜啦烦不说烦,说nia吉安人去不说去,说切; 脏不说脏,说瓜啦烦不说烦,说nia吉安人做不说做,说自说畅销不说畅销,说跑火!说好不说好,说掐尬说舒服不说舒服,说撒火

3.民间建筑

新干宝塔山七级状元塔位于105国道旁,是为了纪念何昌言的。他直言不讳,敢疏小人,为当朝做出了丰功伟绩。也是为了激励广大新干学子端正态度,积极教育每一代人要多学知识为国家做贡献。青铜文化公园和大洋洲青铜博物馆都展示了商朝时候的文物。极大地深化和推动了江西对殷商文明的认识与研究,还有利于考古工作的进行。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关于风俗习惯结果的调查分析 通过上网查资料、向父母请教等方法了解了家乡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文化习俗,可以收集到了很多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关于方言土语结果的调查分析 通过平日收集的一些较为典型的家乡话,了解到我们家乡方言的独具特色,吉普话也可以说是赣方言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如今的小孩都很少讲家乡方言。因此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若干年后,地方方言可能就会消失。

3. 关于民居建筑结果的调查分析 在活动中,我们参观的建筑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家乡的建筑特色,而且了解到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我们也发现这里的文物急需要保护,希望我们的政府和群众积极加以保护。

四.体会总结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为了进一步做好对塘北村蚕丝生产民俗的保护工作,弘扬我们悠久的丝绸文化,经支部党员丰国需提议,农工余杭支部于2008年春组成了调研组,对塘北村蚕丝生产民俗的文化生态保护进行调研。此外,我们的调研还得到了省民俗专家、杭州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副主任顾希佳教授的大力支持。经过近半年的走访,我们基本完成了对塘栖镇塘北村蚕丝生产民俗文化生态状况的调研,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塘北村蚕桑生产及相关民俗概况

塘北村座落在余杭区塘栖镇的北部,是塘栖镇的第一大村,2003年由塘栖镇三个大村——姚家坝、龙光桥、郑家埭三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有1351户农户,总人口约为516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为7422亩,有耕地5013亩,桑地1600亩,果地647亩,鱼塘162亩。该村主要经济构成有蚕桑、枇杷、果木、家禽、水产等。其中,蚕桑的比重很大,目前约有90%以上的农户还在从事蚕桑生产,每年蚕桑生产占农民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是整个余杭区的第一养蚕大村。

塘栖镇作为余杭“丝绸之府”的主要代表区域,曾拥有极其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工业的崛起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因素,蚕桑生产下滑严重。目前,塘栖镇的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塘北村一带。据2007年统计,塘北村一年四期(春、夏、中秋、晚秋)共养殖蚕种1714张,占全镇90.4%(不含塘栖办事处),全年蚕茧总产量高达1501.7担,占全镇年蚕茧产量的90.4%(不含塘栖办事处)。按全年平均茧价980元/担计算,全村一年蚕茧收入达147.3万余元。其中春期蚕蚕种1165张,总产量达到1067.1担,占全年产量的71%。

蚕桑生产作为塘北村一种传统技艺,与当地村落社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长期的蚕桑生产过程中,当地已形成了包括口头文学、民间信仰、人生礼仪、节日庆典、民间工艺等各方面内容的一系列传统民俗。

但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塘北村的蚕桑生产也面临着效益比较低下,蚕农经营规模小,生产和市场风险大、丝绸价格一直在低谷徘徊等困难,极大地影响了农户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调查发现目前尚在养蚕的均是一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由于养蚕经济效益不佳,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那些年纪大了的老人,打工无人要,在家无事可做,只能靠养蚕赚几个小钱。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传统生产技艺以及与之相关民俗活动濒临消失的命运。

二、建议在塘北村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

目前在杭州地区,像塘北村这样大规模养蚕的已绝无仅有,而当地与蚕桑生产相结合的民俗事象、蚕桑文化则更是弥足珍贵。如果现在再不加以保护,这些传统和文化一旦消失,就再也无从恢复。因此,从保护自身文化传承的迫切性来说,从保护“丝绸之府”的文化空间来说,塘北村这个杭嘉湖蚕桑文化代表性空间的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当前塘栖正在进行运河综合保护工程,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以结合塘栖的运河综保工程,来保护我们历史悠久的蚕桑文化。至于具体的保护形式,我们建议可在塘北村设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通过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不但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反过来促进相关民俗事象、蚕桑文化的保护,并最终实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三、在塘北村开发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分析

塘北村作为余杭塘栖镇蚕桑养殖第一大村,具有深厚的蚕桑经济文化积淀,开发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众多优势:

1.地理位置优势

塘北村座落在余杭区塘栖镇的北部,北面与德清新安镇相临,东面与运河镇杭兴村交界,西面是京杭大运河,距塘栖集镇约三公里,塘五公路穿过该村,可直达运河镇的五杭,临平、塘栖也有公路可直达该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十分适合开发旅游。此外,塘北村的西面紧靠着京杭大运河,运河塘栖段的开发也给它的发展带来机遇。可以依托运河改造,打造一个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蚕桑生产民俗的生态空间。

2.蚕桑生产优势

塘北村的蚕桑生产规模大,多采用蚕农分散养殖的方式,绝大多数农户家庭都有参与,较多的养殖蚕种5张,一般的也有2至3张。其中龙光桥廿四度自然村是塘北村中养蚕最多也最为典型的一个自然村。该村有144户农户,家家户户全都养蚕。最多的人家一年要养四季蚕,(春、夏、中秋、晚秋),生产时间跨度很长,这在其它乡村已经看不到了。

3.民俗文化优势

传统的蚕桑生产技艺以及整个生产过程构成了一个特有的蚕桑文化空间存在的基础,同时也在这一带蚕农精神文化层面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在塘北村,根深蒂固的蚕神信仰沿袭至今,构成了蚕乡特色的文化环境。其中的马鸣王庙会就是最典型的反映蚕神信仰的群众性活动。在当地,此类民俗活动规模大,参与人数众多,极有蚕桑文化特色。

4.非遗项目优势

整个塘北村的蚕桑生产民俗,有不少省、市、区级非遗项目:

清水丝绵:旧时,塘北村家家户户都自行手工缫丝,至今还保存着清代咸丰年间的手工缫丝车。缫丝过程中的次品茧,蚕家们就拿来做清水丝绵,至今蚕妇们还都会做。清水丝绵以水净漂清而得名,色泽洁白,无绵块、绵筋、厚薄均匀,“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轧蚕花:旧时,每逢清明,蚕农们都要去超山“轧蚕花”,轧蚕花时,男男女女都戴有一朵纸剪的或绢做的“蚕花”,男的将蚕花插在帽檐上,女的将蚕花戴在发结上,场面十分壮观。“轧蚕花”这一项目被列入余杭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塘栖茧圆:蚕农们为求蚕的丰收,十分崇拜蚕神。每逢蚕神生日,蚕农们都会在自己家中祭拜蚕神,或去蚕神庙中祭拜。祭拜蚕神时须做一些供品,其中茧圆是必不可少的。茧圆是用米粉做成,最初是与茧子大小相仿的小圆子,后蚕农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茧圆做成丝束、元宝、龙蚕、桑叶等等形状。此俗如今仍在塘北村一带流行,已被列入余杭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杭州市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

蚕桑生产民俗:伴随着栽桑养蚕产生了不少民俗,在塘北村这些习俗都在流行,如:“关蚕门”、“开蚕门”、“谢蚕花”、“扫蚕花地”、“敬蚕神”、“剪蚕花”等等。蚕桑生产民俗也被列入余杭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杭州市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

四、对建设“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的几点设想

我们认为,塘北村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众多的优势,展示原汁原味的蚕桑生产民俗文化。这个旅游区可以以现在的廿四度自然村为中心,紧邻周家坝选择200-300亩土地作为旅游区的范围。在这个旅游区里,保持以蚕桑生产为主,花果生产、渔业生产为副的农耕景象,向游人展示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1.建立原汁原味的蚕桑生产空间

廿四度自然村现有144户人家,目前家家都还在养蚕,只是养得有多少之分。旅游区建立后,必须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措施,让居住在旅游区内的村民们继续保持养蚕的习俗,并且力争家家都养四季蚕。春蚕、夏蚕、早秋蚕、晚秋蚕,这一年中的四季蚕,可为旅游开发提供观光时间的保证。在养蚕期间,可让游客参观连成一片的原汁原味的蚕房,并在指定地点让游客自己参与养蚕,体验蚕桑生产的快乐。同时还可以开发一些蚕桑生产的产品,搞一些小蚕,配以一定数量的桑叶,做成产品,供孩子买回家去饲养,日后结成茧后还可来塘北村出售。这样,既能给孩子提供实践机会,开拓他们的视野,同时也能给旅游区带来人气,带来回头客。

2.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博物馆

在旅游区内,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博物馆,在馆内用图片、实物展示江南蚕桑生产的全过程,展示所有与蚕桑生产有关的传统民俗。这个博物馆还可以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取得联系,成为他们展示蚕桑生产民俗的一个基地。

蚕桑生产的民俗十分丰富,从“敬蚕神”开始,“开蚕门”、“关蚕门”、“谢蚕花”……,一项项民俗活动极其丰富,将这些民俗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来展现,使游客来过一次就能了解整个蚕桑生产中的所有民俗文化。

除此之外,还可在博物馆内设个“故事吧”,让游客在里面喝咸茶,听故事。所讲的故事也全都是与蚕桑生产有关的传统故事,以加深游客对蚕桑生产民俗文化的了解。

3.重建“马鸣殿”

现在位于周家坝自然村的“马鸣殿”,殿虽不大,但据有关专家考证已是杭州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蚕神庙,省内相关民俗专家曾多次来此考察,极具保存和研究价值。可是,从发展旅游的角度来说,现在的“马鸣殿”,不但小,而且地处农田之中,与发展旅游很不适应。要开发旅游,必须在原址进行重建。重建后的马鸣殿,应寻求佛教文化与蚕桑文化的结合,突出蚕农的蚕神信仰,丰富蚕桑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别具一格的蚕神殿。重建后的“马鸣殿”可主打“蚕神庙会”的品牌,把三月初五的“马鸣王庙会”重新包装,使之成为一个旅游亮点。

4.泛舟观光

塘栖是江南有名的水乡,塘北村的自然环境就充分体现出了水乡的特征,在廿四度自然村的桑地中,现有一条自然河流,两岸均是桑树和枇杷树,有着原始的湿地风光。我们开发旅游区,可以充分利用这条河道,做好河道整治,并搞几艘小船,开避泛舟观光活动。

塘北村还有一个大洋,名叫“白云洋”,开发旅游还可以动动白云洋的脑筋,将其开辟成水上活动区域或游乐区域,使之与蚕桑文化村配套发展,甚至可以考虑把蚕桑文化村内的小河与白云洋沟通或与运河沟通,把水上游乐的文章做大。

5.开发民俗活动项目

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建立以后,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民俗文化的旅游区,大打民俗文化的品牌,在这个旅游区内开发一些诸如“打茶会”、“水乡婚礼”等极具余杭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既有参与性又有观光性,将会引起游客极大的兴趣。塘栖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卫家班皮影戏清末明初时红遍整个塘栖地区,我们可以在这个旅游区内加以恢复,让其在游客面前亮相。其他如小锣书、马灯舞,都可以考虑。“墨鸭捕鱼”旧时是塘栖一道迷人的风景,我们甚至还可在那条小河道里开发“墨鸭捕鱼”项目……

6.开发旅游产品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XX年,yjbys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下面是关于此项活动的社会调查报告: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增强农民致富能力

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 (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 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读写结合;读写能力;仿写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23-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指出,新课标“对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排序做了明显的变动,改为读、写、听、说。这种变化说明与原先相比,写作能力已经被提升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来, 写作的重要性也随之体现在各类考试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摆在重要位置。而学生"写"的能力的提高又是与“读”的能力相辅相成的。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语道出了写作的真谛,要想写好文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积累;叶圣陶先生亦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此言对"读"与"写"的关系做了很好概括。教材、课外读物及区域文化指向中蕴含丰富的知识、生活经验、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要提高学生的“吸收”与“倾吐”能力,就要有机地把阅读训练和写作指导结合起来,充分有效地利用文本、课外读物及区域文化的指向,寻求其中适宜读写能力相互迁移的结合点,进行强化训练,以求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选择课文内容形式的构成要素作为读写结合训练点,有创意地仿写或作延伸训练

教材中的课文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都是精选的优秀作品,其本身就告诉我们文章该怎么写,从积累的意义上说,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亦必须依托文本才能获得;虽然阅读和写作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方面,但其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教学中注重运用有效的方式进行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可以通过文本实现读写两种能力相互迁移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因课制宜,选择好课文中的读写结合训练点,进行强化训练。课文中内容和形式的构成要素都是可以选择作为读写结合训练点的。有创意地仿写是实现读写两种能力相互迁移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说,仿写针对性强,有法可循,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有利于逐步培养其写作兴趣,实现读写能力的渗透迁移。例如可选择课文中有代表性的结构段落,场景片段,或是开头、结尾,或是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进行仿写。如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可让学生模拟文章开头运用倒叙方法设置悬念的写法进行仿写。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可选择文章结尾进行仿写。先引导学生阅读明确文章结尾三句话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歌颂了春天的“新、美、力”的特点,然后要求仿这三句来写“秋”,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写出秋天的"美丽、丰收、憧憬"的特点;教学《猫》一文,可让学生以另一动物为题仿写等。不论是局部还是全文的仿写,学生仿写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很明确的,都可取得很好效果。仿写的过程其实就是材料积累、语言积累,情感积累、写法积累的过程,或者说就是读写能力渗透迁移形成的过程,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说仿写还仅限于模仿借鉴的话,那么针对读写结合点进行延伸训练,则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仿写,是实现读写两种能力相互迁移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如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让学生精读6-9段,找出文中关于贝多芬外貌的句子加于明确,然后分小组评说这些描写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之后,让一学生读第9段,其他学生看投影的贝多芬画像,揣摩这些描写的作用。通过小组讨论明确两处描写,一是远处,一是近处,也就是先概括后具体、逐步地描绘了贝多芬沉郁而坚强的形象,作用是为下文更好地写贝多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作了铺垫。学习了人物描写方法后,在课堂上进行延伸写作训练。要求是不出现人名,运用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的方法描写班上的一位同学,并在结尾中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在班上宣读,让其它同学猜猜他是谁?如果所写人物被猜对,人物的性格也对得上,那么写作就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在此基础上,随着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延伸训练也可以渐进为扩展式的训练,比如可进行续写、扩写、改写等。延伸训练是仿写的深化,是实现读写两种能力渗透迁移的进一步强化。

2.在课内阅读与区域民俗文化中选择读写结合训练点,有创意地仿写或作延伸训练

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内容除了经典的名家名篇之外,越来越多地打上了区域文化的特质。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众精神得以延伸的磁场,是流淌在骨子里的温热血脉,而语文能力的习得从来就离不开具体母语环境,个体成长最直接的言语样本其实是来自于本土文化。因此,我们可联系课文,就区域民俗文化作为读写结合训练点,进行有创意的仿写或作延伸训练,以求得读写能力的渗透迁移。例如八年级第四单元,课文内容就展现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的民风习俗特色。《云南的歌会》因其承载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而让人驻足观望,《春酒》、《端午的咸鸭蛋》也因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家乡的民俗风情又各有特点,《吆喝》、《俗世奇人》因其记录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生活而散发着永久的魅力京韵、民间文化等等。那么,本地区域性的的民俗风情特色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结合广州及增城的民俗风情特色,进行必要的延伸,由《云南的歌会》想到增城的"客家山歌会",由《春酒》《端午的咸鸭蛋》想到广州的“菠萝庙会”及增城的“舞火狗”、 “舞春牛”、“龙舟赛”……如此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对阅读主题的把握,对民俗文化意蕴的探寻,必将升华到一个更积极内动的层次。课堂内通过阅读的延伸,激活学生对区域文化的联系,课堂外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借助"采访、调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途径,将本区域民俗文化特色,文化精神内涵,进行亲历性的感知,进而内化为语文文化素养和文化趣味。从读写的关系上看,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将间接感知与直接感知结合起来,增强了阅读学习的力度与效度,而在内容主题上对民俗文化风情的延伸联想、亲历采风,正是阅读积累的强力“吸收”渗透,在此基础上,就课文中的区域文化风情示范,联系结合本地区域文化风情指向,进行有创意地仿写或作延伸训练,则是写作能力迁移生成的催化。如我们讲授《云南的歌会》时,是不是结合岭南文化特色仿写一篇《客家山歌会》或《岭南的榄雕》呢?我们讲授《端午的咸鸭蛋》时,能不能结合增城“作会”的风俗,让学生仿写一种增城的风味小吃呢?像增城的特产挂绿荔枝、迟菜心、凉粉草以及历史人物何仙姑、湛若水等,这些本地区域性文化特色的代表,显然都是可以成为有创意地仿写或作延伸训练的主题内容的。从课文的阅读延伸到对本土文化的激活感知,再到对本土文化的采风仿写,使读写两种能力在对本土文化的充分"吸收"与"倾吐"过程中得以强化提高。这样的读写结合,学生的文化养育才会变得真实而富有意义,如此,学生的作文,才会从死记硬背素材中走出来,用自己的"心",带着某种文化责任感去作文。

3.在课外语文活动中以读书笔记、调查报告或手抄报等形式加强读写结合实践性训练

囿于课内学习时间与内容的限制,学生的读写积累毕竟是有限的,因此,通过课外语文活动加强读写结合实践性训练,就成为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主要途径。从读与写的关系上看,课内读写训练对学生来说,其认识还是感性的、被动的,要深化学生对读写的理性、内动的理解认识,进而转化为能力,还有赖于自身大量的读写积累体验;“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语)。开展课外语文活动,从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等方面,为学生的读写积累体验提供了平台;而通过以读书笔记或调查报告、手抄报等形式,在课外语文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读写实践性训练则是一种提高能力的有效选择。初中语文教材都附有"推荐阅读"书目,我们要求学生定下每学期要读完的名著篇目,阅读中要以读书笔记的方式做好摘记、批注,并有重点地选择某些自己欲学写的文章作细心阅读。比如认真细读后,分析、思考如下问题:①它写的是什么?主旨或中心思想是什么?②它是怎么组织材料的?为什么这样写?③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④有什么不足?然后以随笔形式写出阅读感受。班里每月开一次读书交流会,讨论解答自身读写中遇到的问题或分享读写的收获。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活动,挑选一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在班、校宣传栏中展示。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语文活动,比如新闻类的阅读,我们通过"学当小记者",采访校园新闻,编手抄报纸,培养学生运用新闻类知识解读、写作新闻的能力。也可以要求学生围绕一种现象,运用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的数据和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比如就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自己设计问卷,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拟写"关于初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报告"等。通过以读书笔记或调查报告、手抄报等形式,在课外语文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读写实践性训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体验认知,积累经验,形成思维定势,从而有效地提升读写能力,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课外语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亦可以是多样化的,这样的读写结合,既激活了语文的研究性学习,拓展了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与触角,也是对当前读写教学应试化,离开文本则无所适从的有效矫正。

虽然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运用恰当的方式,将文本及课外语文活动与写作训练由浅入深地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与视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文本延伸到社会文化,去关注时代,感知身边的生活,写作就有了取之不尽的源泉;"生活即语文",随着学生认识生活、阅读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能力的提高,其写作能力亦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人教版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至第九册

[3] 《语文月刊》2012、5、6期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民俗文化;融合

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动力低下成为了影响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方面。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在教学内容与形式、手段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整合各种乡土资源,让语文教学内容变得活泼丰富,教学形式更加生动形象。民俗文化积淀了各地区深厚、丰富的传统文化,将这些资源与语文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掘这些方面的民俗文化因素,较好地实现了教学成效提升的目标,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以民风民俗研究为切入点,有效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

各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与进步中,会逐步形成形式、风格迥异的民俗民风,虽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遗失不少,但是其中许多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还是能够保留下来,成为了地区文化中的靓丽风景。中职教学培养目标与普通高中具有显著的差别,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了重视程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调查研究以及撰写调查报告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训练,以民俗民风为研究的内容,既切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成效。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以本地区流传下来的春节民俗民风作为研究对象,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透过现象追根溯源,了解发展的由来。学生领到了这样的语文学习任务,非常兴奋,利用假日时间向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了解,并回忆自己过年时的各种习惯,写出了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并总结出了吃米粉圆子寓意“团团圆圆”、敬财神企盼“收入节节高”等群众朴素的愿望,增加了对春节民风的了解,同时提高了调查研究与总结分析的能力,对于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增添了一项重要技能。实践证明,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紧密结合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仅实现了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的目标,而且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各种技能,这样的综合素质培养将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二、以民间工艺观摩为着力点,有效开展作文写作训练教学

民间工艺是中华艺术的瑰宝,本地区在民间工艺制作方面享有盛誉,孤山泥狗子就是产自靖江的传统工艺品,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巨变,仍为当地人所喜爱,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孤山泥狗子已经走出了靖江,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成为了靖江文化的重要使者。针对中职语文教学中“作文难”现象,笔者决定从丰富学生感知、增加写作素材积累入手,组织学生到本地区较大的“李记工艺品铺”进行参观,已经81高龄的李老师傅专门出面接待了我们,向学生介绍了孤山泥狗子的选材用料、生产工艺、文化寓意、发音原理等方面内容,同时安排我们参观了生产车间,学生还与技工进行了互动,亲自动手捏一捏胎坯,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这一民间工艺品的了解,而且兴趣盎然。在结束观摩活动之后,笔者趁势引导,要求学生以这一次观摩活动为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习作训练。学生有的从孤山泥狗子的生产原理和工艺环节入手进行描写,有的从历史传说入手进行描写,有了生动的实践活动作为基础,学生思如泉涌,下笔有神,整个习作指导成效非常生动、高效。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的圈子里,即使对于身边的民间文化也不是非常了解,发掘这样的资源服务于语文教学工作,尤其是服务于作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等方面,还是具有极为明显的成效的,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借鉴。

三、以民间活动分析为提升点,有效发挥语文教学延伸功能

靖江地区在民间文化活动方面可谓多姿多彩,腰鼓成为了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群众性活动,尤其是老年妇女腰鼓队更是出名,在省内外都享有盛誉。小狮子舞是极具靖江特色的民间舞蹈,在省内比赛中频频获奖,秧歌舞、龙灯舞等活动也深得群众热爱,活跃在城乡大地。这样丰富的民间艺术活动成为了靖江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中职语文教学延伸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在对这些民间艺术活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分组对流行在本地区的民间艺术活动进行资料搜集,各个小组之间分工明确,有小组搜集图像、视频资料的,有小组搜集名角明星资料的,也有小组负责电脑软件下载、后期制作剪辑的。经过一个多周的充分准备,笔者组织学生讲搜集的资料汇总起来,开展筛选、编辑、制作等工作,编写介绍词,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图像编辑和视频插入,以班级普通话最为标准的学生录音,制作成了一集《咱们靖江真精彩》电脑宣传片,以群众性民间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大量的图像与视频,并辅之以一定的文字介绍,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靖江民间文化体育活动方面的显著业绩,并由此展示了靖江人良好的精神风貌,效果非常显著。学生还将宣传片赠送给旅游部门,受到了充分肯定。这一活动较好地锻炼了学生资料搜集、文字编写、朗诵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成效较为显著的综合学习活动,成效非常显著。许多学生从这样的活动中也获得了成功的乐趣,增长了才干,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为浓厚了。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民俗文化方面资源的发掘与整合,更好地服务语文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民俗旅游问题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129-02

中国民俗旅游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既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等问题,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目前《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中的缺陷

(一)课堂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单一

传统教学法注重单纯的课堂教学、教师灌输的教学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差,难以成为复合型人才。目前,一些高校在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主要以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而新型的师生互动式探讨、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少。此外,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更新、创新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践教学环节

一些高校由于受一些条件限制,多数采取理论讲解授课的教学方式,传授的内容为“从教材到教材”,学生只能学到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会导致学生只能凭借想象力去领会教材内容,而无法感受到和挖掘出知识深层次的内涵,“更别提去运用所学知识。实践教学环节的弱化,导致学生对实践缺乏一种感性认识”。另外,教材本身的内容也多以理论为主,经典的案例不多,课堂教学也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有些学校在开课时也设置了实践课时,但所设的实践课时少,有些老师甚至将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让学生去实践,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制约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体现和提高。

(三)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成绩比例安排不合理,无法彰显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中国民俗旅游的考核,目前大部分学校采取期末考试的方式,多以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很少考虑进去,这种仅对知识记忆和背诵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更有些学校在学生考试前,出现老师给学生做所谓“点题”的考前辅导,即划出考试范围和要考的知识点,导致学生产生反正考试前老师会点题,所以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只要考前临时突击背下来考试范围即可的心理,这对那些平常不认真学习但短时记忆能力强的学生而言也能考出不错的成绩,这样的考核成绩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还打击了因没记住考试范围而没考好的、平常认真学习的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考核的试题类型也过于呆板,无非是名词解释、选择题目、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之类的题型,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测试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程度,却忽视了学生的分析和实践能力。

(四)教材内容以理论和描述性内容为主,实践案例少;教材讲解与地方特色不结合,地方和学校的特色不突出

目前的中国民俗旅游教材内容趋向于理论性,如多为介绍一些民俗事项,实践内容少,缺乏可探究、可分析性的内容,没有明确区分和体现出实践教学这个重要环节的内容。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介绍和归纳所处地域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忽视地方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缺少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分析,没能真正做好因材施教。

二、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进教学方法,使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注重学习成效,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学方法一定要切实符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可以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穿插诸如:提问教学、讨论教学及引入视频等资料教学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导游模拟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等方式等。在“课程课堂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巩固学习效果”。例如,课堂上可以采取给每个学生10分钟的时间来讲述自己家乡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的方式,这种课堂讲述和讨论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相互了解他乡、他族的民俗文化、乡土人情,而且也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改进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促进和创新作用。

(二)采取重基础综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调查相结合的模式

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我们既要进行必要的理论教学,一些民俗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研究方法要传授给学生,又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特色,根据学生生源情况进行特殊化的教学改革,“将相关的课程如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文化、旅游开发、客源国概况等进行有机联系、穿叉融合”。 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同时另一方面,中国民俗旅游的教学不应只局限在课堂,而要把实地调查方法和技巧策略指导、传授给学生,并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特别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结合教材内容,采取带学生去实地采风和考察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当地的民俗民风的同时,又做好田野实地调查研究。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去周边有代表性的地区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搜集和整理地方相关民俗文化现象,并做好简单整理后在课堂上讲述或上交调查报告,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地去研究其是否具有可开发利用价值;或让学生利用假期对他了解或感兴趣的某个民族的特色节日民俗文化做调研,并给出自己对该节日民俗的旅游的开发和发展策略或方法等等。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在获得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的同时,又能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等方式,既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又能进一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三)采取形式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注重体现学生的能力

可以采取笔试和实践运用考核的双重考核方式,或采取以调查研究(或报告)结果为主,考核基本知识点的笔试为辅的方式来考核。不一定考核每个知识点,重点是考核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真正领悟程度和在实地调研或民俗旅游线路等方面的设计成果如何。具体做法是:一种方法是以基本知识点的考试为主,比例为60%,而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报告成果),比例为40%的方式来计入期末成绩;另一种方法是采取实践或实训成绩为主、笔试为辅这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中国民俗旅游这门课程的课外实践的考核,建议可以参考在组织学生进行外出做实地采风或田野调查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学生所完成的调研结果来考核、界定其课程成绩。

(四)要加强中国民俗旅游的教材建设和知识的系统综合运用

要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学的要求,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在指出民俗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外,更要以民俗为中心,如何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结合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原则,去做合理的规划和开发;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结合实地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明确实地教学和实践的内容;同时,教研室和科任老师要制订出规范的实践、实训教学方案,并要保证能在实际中付诸实施。

21世纪教学改革要求以素质教育为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这个角度来说,建议学校要形成特色的教学梯队,根据本校所处的地方特色文化(如边境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边境地区独特的节日民俗旅游文化等等)、学生生源的情况,编写出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资料来作为教材的补充,并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此外,任课教师还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提高自己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同时通过网络、论坛、期刊、报纸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增加教学内容和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研究适合该门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或创新点。

三、结语

中国民俗旅游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改革,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任课专业教师需要通过参与相关的实践或科研活动来提高教学水平。完善课程教学,除了在课程教学中传授基本知识,还要特别强调学生实践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生实地田野调查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上权为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以期能在促进教学改革方面起到些许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婷.旅游教学改革初探[J].华章,2010,(32):100.

[2]葛欣欣.《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13,(3月下半月刊):224.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1]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2]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3]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4]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1.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接收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艺术民俗学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艺术民俗学科学专业知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水平。

1.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巩固艺术民俗学专业优势,逐步建立健全该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拓宽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学生的专业视野,是艺术民俗学在教学中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艺术民俗学教学除了遵循专业研究规范外,还要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贯彻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之中”。由此可知,艺术民俗学教学贯穿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应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民俗学、艺术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尝试艺术民俗与文化产业等学科理念融合展开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2艺术民俗学教学目标与规格设计

目前高校教学在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市场与就业需求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由此,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要本着“突出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的目的,抓住在文化产业中如何发展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基本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即掌握艺术与民俗知识又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生,具体如下:首先,通过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领域环境中教学,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了解并驾驭历史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逐渐加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此领域中更应该具有敏锐的触角,而且要意识到艺术民俗学这一交叉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仅纸上谈兵是不能为今后从事的专业服务的,必须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导学习实践以及学术研究,要注重当下新的形势、政策、信息、思想等,做新型的文化产业与艺术民俗的复合型学者。二是学生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掌握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民间艺术的生存需要民间文化的沃土滋养,艺术的创作也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掌握。民间艺术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特有的审美观念与道德意识,其间更蕴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在艺术民俗的教学中,以艺术、民俗文化为根本,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站在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探求如何构建新时期艺术民俗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传播发展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能力。其次,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具备传承及实践创新能力。张士闪教授提及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从民俗学研究的整体文化观出发,对典范社区内曾经存在的和仍然存在的艺术事象予以梳理,对其中的各个艺术门类进行慎重的微观性分体研究和宏观性综合研究,为社区文化的艺术定位、发展提供出指导性建议;二是注重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三是中国的艺术民俗学研究应注意其自身特色。[5]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以上几点研究原则,还要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让学生把社会实践同创新思维相联系,在日常学习的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知识,同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过程中。

3艺术民俗学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

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所设立的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有别于一般学科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一般课堂教学原则外,还有其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具体如下:

3.1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综合来看,文化产业专业领域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但就艺术民俗学这个学科而言,涉及了艺术和民俗,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艺术,并非每个学生都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掌握艺术、民俗文化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对艺术基础常识较弱的学生,让其多听、多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对民俗文化常识较弱的学生,可通过消化课堂讲授知识和实地调研体验,增强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掌握民俗文化基本理论。

3.2把握教学整体性与灵活性

在进行艺术民俗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采用纯理论性的授课方式,难免会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冗杂的理论学习中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授课分解为理论与实践穿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灵活掌握课程的进度。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选定一个调查对象,在进行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对其选定的对象进行文化、现状、发展、艺术性、民俗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并做课堂展示。学生的课堂展示不仅要表述清楚所调查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文化背景等,还要结合文化产业的专业特点进行思考并展开有效的阐释。此类学生课堂展示的教学形式,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策划每次课堂演示,教师为辅助对展示完的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从而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民俗文化素养。

3.3掌握学生实践学习的合理性

艺术民俗学在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由此,将这个研究观念引入其教学模式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尤其在文化产业专业视阈下的艺术民俗学教学更加要关注在变迁的民俗社会中艺术活动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动态的艺术活动所依附的民俗社会大环境。从而,在学生将艺术民俗学基本调查方法运动到实践过程中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调查进度随时给予指导,适时纠正学生在实践中所遗漏的关键信息,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相关学术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报告写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和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张士闪教授提出构建艺术民俗学这一学科开始,就提出本门学科应该将文献资料、历史考古和民俗调查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学术研究,从而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存在于各地域、人群中的民俗和艺术。同样,今天我们将艺术民俗学放置文化产业这样的专业领域中进行教学,不仅要遵循以上学术观点进行教学,而且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艺术民俗学,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依据,让艺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年.《艺术民俗学》评述[J].民俗研究,2001(2):169-170.

[2]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8.

[3]王伟.民俗艺术产业化的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0(8):161.

[4]潘懋元.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J].教育发展研究,1997(2):1-7.

[5]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9-50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漳州地域拥有丰厚的人文地域资源,把漳州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再认识以及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可尝试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融合到语文教学各个教学内容,为小学语文课程注入地域文化之水,使之更具有语文魅力。

[关键词]

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收入了许多地域文化作品,如《赵州桥》《记金华的双龙洞》《索溪峪的“野”》《各具特色的民居》《藏戏》等。品读这些课文可以深深地感悟独特的地方文化、异域民族风情。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到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在此,笔者以漳州地域文化为教学实例,将漳州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融入到语文不同教学内容之中,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亲近自然景观,在阅读与写作中进行文化洗礼

漳州拥有福建第一大平原,境内的九龙江是省第二大河,有天下第一奇石美誉的东山风动石,拥有多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还有明代旅游家徐霞客漂游的九龙江北溪等众多自然景观。为此,在长达6年的地域文学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完诸如《黄山奇石》《爬天都峰》《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描绘自然山水的课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家长们一起走进家乡的青山绿水或名胜古迹,游览“云岩洞”,观赏“风动石”,感受亚热带地区的原始森林风光,寻访土楼的云水谣古镇等。教师建议有条件的孩子可以去领略平和的灵通岩(即灵通山)风光。学生将自己亲手拍的照片精心制作成旅游图片,配上抒发胸臆的寄语给同学或朋友分享。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出示新学的词语或描绘山水的语句,让学生巧妙地串联起来进行表情达意。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出发着手训练。比如,灵通岩景色可以用“游览、屏障、攀登、波澜壮阔、连绵不断、危峰兀立”等词语描绘,根据学生游览景点多少都能说上几句话。利用家乡自然景观对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资源开发,使学生对家乡的秀美景观产生由衷的赞美,这种美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是普通课堂教学所难以企及的。

二、挖掘人文资源,在综合实践中感悟人文情怀

丰富的人文资源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取之不尽的宝藏。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又将成为新兴发展的热土。教师需要让漳州地域文化资源成为学生在学习课文教材所获得的知识运用的“基地”,不仅是对课文知识进一步地理解和巩固,也要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同样,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家长、同学一道深入人文漳州。

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漳州历史文化遗迹,开展“漳州文化历史展览”“漳州腾飞史”等融合历史人文的主题实践活动。教师可辅助学生制定课外活动实践计划,帮忙联系地区历史文化博物馆,让学生分组合作,带上相机、笔记本等工具,对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例如,在云洞岩,摘抄或者拍摄人文题刻;在东山铜陵关帝庙,向当地历史文化博物馆了解当地建筑艺术、石刻石雕、贝雕等,记录建筑艺术、雕刻的历史发展史;拜访芗城区千年古刹南山寺,感受佛学宗教文化道义;走访漳州沿海或山区现存的圆形土楼,了解客家先民的古老的建筑艺术与客家中原文化智慧等。在条件许可下,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探寻中国女排世界冠军”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一同走进被女排姑娘们称为“自己的娘家”――中国女排漳州体育基地,在那里驻足留步,了解中国女排姑娘们及其工作人员在艰苦条件下孕育出荣获世界“五连冠”的辉煌历史。在师生探寻走访之后,教师辅助学生完成“探寻中国女排世界冠军”调查报告,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女排精神”小报设计,个人需独立完成“感悟女排拼搏”写作练笔。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态度、走访的积极性、调查结果等进行合理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公开表扬,并可以把优秀的小报设计、写作小练笔推荐到本地报刊发表。

三、感悟民俗文化,在阅读拓展中传承家乡文明

地域文化因其丰厚的人文性越来越深受学生的喜爱,用以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为此,教师可以将漳州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引入教学视野,开设“探寻漳州民俗文化”的课外兴趣小组。

例如,六年级下册民族民俗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漳州的“芗剧”与“潮剧”,还可以介绍漳州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习俗,如猜灯谜、闽南博饼、咏月思乡诗词文化等,从不同层面引领学生体悟漳州民俗的文化底蕴。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除了介绍漳州地域性的节日习俗以丰富其阅读经验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阅读教学方面的迁移训练,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教师可以从一些地方志里查找漳州地域民俗文章让学生阅读,诸如漳州布袋戏、水仙花及其雕刻的文字介绍,长泰明姜制作程序的介绍等;可以从漳州地区的报刊杂志挑选介绍地方民风民俗、地理环境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如《漳州皮影戏》《余音》《旧漳州的民俗文化》《海洋“神树”》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字材料,既能吸引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又能达到对说明文知识点的训练,同时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

此外,为了更加丰富学生对漳州民俗文化的了解,师生一起在课余时间完成调查走访“漳州民俗文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分组,采用参观、调查、访问、制作等各种方式去调查,了解家乡独特的节俗、礼俗。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漳州“六大名果”、“漳州三宝”、漳州土楼群、漳浦的赵家堡、东山岛、天柱山等漳州特产及名胜古迹、风俗民情,使学生从最熟悉的地域文化环境中获得具体感受。在平时的教学检测中,可以从漳州民俗文化角度命题,通过练习、试题来检测学生对地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民俗文化知多少的语文课外延伸活动,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兴趣小组,以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源于身边的民俗,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由衷喜爱之情。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漳州地域文化的兴趣,使民间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继承,又促进了学生社会体验和自主活动能力的l展。

总之,地域文化资源融入语文课程学习的各个领域需要教师们长期不懈地探索,对其开发之路也是任重而道远。教师只有将语文课程各项教学活动置于地域文化这丰沃的土壤中,自觉地保护与传承,不断进行挖掘、利用与整合,才能使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道路越来越宽敞。

[参 考 文 献]

[1]罗克宏.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新课程(中学版),2009(4).

[2]吴克维,何桂叶.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价值与利用策略――以广西凌云县为例[J].中学语文(下旬),2011(4).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一、借助民俗文化资源,让语文教学课堂丰富起来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不注重教学信息的开发利用,就教材讲教材,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感知实际距离较远,难以在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补充大量的教学信息,尤其是结合本地区民俗文化资源这一良好的信息来源,让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更加生动丰富,提高了学生的感知与理解效果,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

在《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的教学中,教材中讲述了景泰蓝的复杂制作工艺,学生对于景泰蓝制作学习兴趣相对不足,因为这一方面的内容已经远离了学生的生活,教师即使讲得口干舌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作用也不够明显。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从本地区民俗文化资源入手,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取得了显著效果。靖江地区有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在全国都很有名气,具有个性,这就是“孤山泥狗子”,学生以及到过靖江旅游的游客都非常熟悉“孤山泥狗子”,其已经具有了几百年的历史,由孤山风化的岩粉烧制而成,中空,首腹部有孔,可吹出蛐蛐之声,是儿童喜爱的玩具,除了制成泥狗,还可制成鸡、猪、老虎等动物形状。笔者设法找到了介绍这一工艺品制作流程的视频资料,结合景泰蓝制作视频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对两者的制作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以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工艺品制作工艺入手,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激发出来,在对比分析中不仅深入了解了自己童年时代这一玩具的制作工艺,同时在对比中加深了对景泰蓝制作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提高了这一课的教学成效。笔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凡是遇到和本地区民俗文化相关联的内容,尽可能地将其融入其中,丰富学生的视听,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总体目标。

二、发掘民俗文化资源,让作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作文教学难一直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高中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多样化的人生体验,可供使用的写作素材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在事例选择上生搬硬套、苦涩单调。各地区在民俗文化发展方面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将其有效发掘出来,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视听,为作文写作提供生动素材,帮助学生走出“无米下锅”的作文写作窘境。

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系统分析并搜集整理了本地区民俗文化方面的资料,将其制作成视频短片,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播放,以此为素材开展写作训练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的实际成效。如孤山庙会是本地区较为出名的活动,也是民俗文化中价值较高的一项活动,靖江历史上曾是多庙之县,凡是大庙均有庙会,孤山寺历史悠久,名闻遐迩,每年三月初三的庙会更是规模宏大。是日,庙里的僧侣举行佛事,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而山下则有数以万计的群众从事各种贸易活动,其场面十分壮观。学生对这个活动具有或多或少的了解,这就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播放了介绍孤山庙会热闹场景的视频短片,为枯燥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学生兴趣盎然,在认真观看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相关内容的相互研究,选取写作切入点进行自主命题写作,效果非常明显,改变了以往作文指导空洞无物的状况,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具有真情实感,效果较好。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取上网搜集、调查走访等多种形式,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在全班进行交流,将其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打莲湘、腰鼓、秧歌舞等民间文艺节目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也成为了学生描写家乡、刻画人物以及反映生活等题材文章中重要的信息来源。

三、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让课外实践活动充满快乐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虽然语文教学节奏快、时间紧,但是教师不能以时间战术和题海战术束缚学生,应当注重劳逸结合的教学调解,以发掘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拓展活动,既要让学生学到东西、积累素材,同时也是对学生身心的一种放松。

靖江的讲经被形象地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元末明初传入靖江,经过民间艺人长期口头加工,至清末达到定型阶段。由于讲经具有可贵的原始性、独特的地方性和鲜明的艺术性,深受海内外专家的重视。笔者带领学生走进文化馆以及民间艺人集中的会馆,详细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现在的实际状况,指导学生撰写了《讲经艺术发展现状的分析与建议》专项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汇报了这一艺术形式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方面遇到的问题,表达了对发扬和传承这一艺术形式的热情,受到了充分肯定。另外,笔者还邀请社区腰鼓队的老同志走进校园,向学生介绍这一运动的发展状况,学生们得知这一活动已经成为了中老年强身健体的重要载体,非常感兴趣,开展了社会调查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了调查分析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再比如本地区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具有许多独特的民俗,如“甜嘴”、“接灶神”、“挂天灯”等,这些传统习俗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研究的对象,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立足本地民俗文化资源并进行深度发掘,有效丰富语文教学活动,以及拓展教学活动空间,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效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民俗,进而走出课堂,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一、以教材为切入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本单元选取的《端午的鸭蛋》和《春酒》两篇文章饱满了作者对儿时端午节和春节的深沉的怀念,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典型材料。《端午的鸭蛋》中汪曾祺通过鸭蛋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怀念,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课堂上我因势利导,引导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家乡的端午习俗,大家畅所欲言,归纳出了“包粽子”“插艾蒿”“插桃枝”“桃木剑”“挂纸葫芦”“挂小扫帚”“带五彩线”等习俗,除了“粽子”这一特殊的节日食俗,更多地反映了生活中人们的信仰,一种趋吉避凶的愿望。通过盘点端午习俗,我们对这一节日习俗的起源、文化内涵及发展变化有了全面的了解,在西方洋节日势头日渐高涨的今天,对青少年加强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是迫切而必要的。《春酒》中琦君介绍了春节的风俗。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通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同学们搜集了辽宁省内各地的春节习俗,除吃饺子、贴春联、守岁、拜年等共通习俗外,更有一些习俗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如在院子里铺芝麻秸,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正月二十五在院子里用草木灰画出粮仓放入五谷,寓意五谷丰、粮食满仓。此外一些口耳相传的民间歌谣也反映了人们忙碌的节前准备:“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二十三糖瓜蘸,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刀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酉,三十晚上守一宿,初一早上走一走。”同学们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乡里老人,了解现行的或已消失的民俗,了解了民俗的演变及其社会历史原因,同时记录自己的节日故事,丰富了写作的素材。

二、以教材为媒介,引导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吆喝是一种口头文化,主要通过特殊的唱腔语调或者押韵、反复等语言表现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声音将被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我们应抢救这种具有独特价值的传统文化。以《吆喝》一文为契机,同学们搜集自己身边的吆喝声:“磨剪子来抢菜刀”“收头发,收长头发”“两块钱,这里的东西全都是两块钱,两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两块钱,你也买不了上当。”“本店商品9元,19元,29元。”吆喝这种招徕语是行商坐贾招揽生意的方法,这些吆喝收集起来就是一部生活教科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行业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与之相关的一些吆喝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引导学生记录并整理街头的招徕市声可以重温那些已经消失的民俗风情,为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

三、开展语文实践性活动,关注民俗中的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我们要开拓语文学习新渠道,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家乡风情”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关注当地的民风民俗。经过实地调查、参观民俗博物馆、查找文献资料、走访高龄老人,搜集了各种广泛流传的民歌、民谣,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反映民间信仰的民谣。迷信治疗小儿夜哭的民谣:“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哭夜郎,过往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2.反映民间游戏的歌谣。跳皮筋歌谣“学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打我,我就跳高墙。高墙不管用,我就钻地洞。地洞有枪子,专打小日本。”“拉大锯,扯大锯,姥儿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小外甥也要去,没水喝,给他泔水喝,没饭吃,给他羊巴巴蛋吃。”3.反映节日习俗的歌谣。“二月二,吃豆芽,丫头小子往家爬”。同学们搜集的民歌、歌谣涉及到年节习俗、儿童游戏、信仰习俗等各个方面,这些歌谣记录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情形,描述了儿童游乐的情景,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画卷。民俗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婚丧礼仪及节日习俗并撰写调查报告;记录春节祝福短信、春联,并且对这些语言材料进行分析,了解其语言特点及民俗寓意;开展“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演讲及正文比赛;制作民俗知识手抄报;开展“我看民间风俗”辩论大赛,在辩论中提高我们的辨识能力,摒弃迷信,吸收健康优秀的民俗文化。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使学生受到优秀民俗文化的熏陶,并且合理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增订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石材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