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表达的法律边界

时间:2022-10-13 05:44:32

网络表达的法律边界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由于其具有匿名性和虚拟性等特征,而被部分乐观人士称为“三无世界”――“无法律、无管治、无国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把互联网当做“无法律”和“无管治”的“世外桃园”的观点完全是言过其实的。实际上,在互联网这个所谓的“世外桃园”中的表达是有法律界限的。并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将网络控制与管理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纷纷制定了各类法律,为网络表达划定了边界。

在中国,除了将现行法律原则适用于网络空间,有关部门还根据网络的不断发展,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这些法律性文件,既有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又有国务院制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信条例》等四部行政法规,还有约40部中央部委规章以及规范文件。这些法律性文件系统性地对网络表达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权利三个方面划定了法律边界,普遍规定:网络表达既不能危害国家安全,不能干扰社会秩序,亦不能侵害公民权利。

网络表达不能危害国家安全

尽管说公民在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但并不是说网络表达是没有边界的,国家安全就是网络表达的边界之一。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任何国家都特别重视自身的安全。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表达等各类信息传播活动进行法律规制也是国际公认的准则。为此,许多国家都对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的网络表达等各类信息传播活动进行了一些限制。

在言论自由度很高的美国,最高法院在1919年至1969年的50年间,提出并改善了“明显而即刻的危险”标准,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为言论自由划定了边界。后来,美国又相继制定了专门针对互联网的《计算机安全法》(1987年)、《电子信息自由法》(1996年)等一系列法律,将国家安全与秘密等作为例外,不予公开。作为最早制定信息公开法的瑞典,于2008年6月也通过了争议较大的与互联网相关的“瑞典国防无线局法案”(Frsvarets Radioanstalt Act),搜集和分析进入瑞典境内的互联网及其他电子通信数据,包括带有敏感词的国际电话、电子邮件和电传等,以维护国家安全。

在中国,《宪法》第51条即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从《刑法》、《民法通则》到《国家安全法》和《保守国家秘密法》,均对有关国家安全的事项作了禁载性规定。根据互联网的特性,200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重申现行《刑法》的若干罪名适用于互联网。并且,国家保密局先后制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暂行规定》(1998年)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互联网保密管理规定》(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也于2001年做了关于涉外泄密的司法解释,强调《刑法》第111条和第398条适用于互联网上的有关行为,为网络表达和网络信息传播划定了边界。媒体和个人一旦越界,则很容易被控“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和“非法向境外提供国家机密罪”等。例如,2004年11月24日,《当代商报》记者师涛就因将一份绝密级政府文件《关于当前稳定工作的通知》通过邮件发送至海外网站民主通讯,被湖南省国家安全厅拘捕,后以“非法向境外提供国家机密罪”被判10年有期徒刑。

网络表达不能干扰社会秩序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广大民众带来便捷和所谓的“虚拟民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些宣扬色情、亵渎宗教、鼓吹、教唆自杀与杀人等方面的表达与信息,严重地扰乱了公共道德、破坏了公序良俗,影响了社会秩序。因此,为了维持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许多国家均对可能危及社会秩序的网络表达进行了法律约束。正所谓“秩序是法的直接追求”。这里以色情表达为例,即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在美国,虽然网络表达是以自律为主,但与色情表达被看做低价值言论,是受到限制的。除了在1973年对进行定义(确立了“米勒标准”)外,美国在1996年又制定了《传播庄重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该法规定:在互联网上传播任何具有明显冒犯性的性表达或猥亵的性表达是犯罪,即使这些性表达不一定具有性质。尽管美国最高法院在1997年裁定该法违宪,但是其在判决中强调言论不受宪法保护――“《传播庄重法》限制言论之外的其他言论的规定是无效的”。在新加坡,各类刻画或大肆渲染暴力、、性和恐怖的内容,以及提倡性放纵和性的内容等信息都禁止在互联网上传播。

在中国,宣扬色情的物品习惯上通称为黄色物品、黄色出版物,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律受到严格禁止。除现有法律适用于互联网之外,有关部门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专门针对互联网的法规与规章等。2000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15条第六款、第七款就用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散布、色情、、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公安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5条中也作了类似禁止性规定。媒体和个人一旦违反这类规定,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2005年发生的“九九论坛”案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九九论坛”是由一名19岁的福建出境人员在美国创办的网站。创办者与境内十多人通过会员注册、广告、出租网络空间等方式,上传色情视频文件6000多件、图片10万多张、色情文章2万多篇,非法获利20余万元。在2004年公安机关对进行专项打击时,相关涉案人员相继被捕。翌年7月,该案第一被告人邵蓉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史兴华等其余10名被告人被分别判处12年至3年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以5万至1万元不等的罚金。

网络表达不能侵害公民个人权利

清末思想家严复在翻译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时曾经说过:“人得自由,而必以他人之自由为界。”网络表达当然也是一样,其前提是不能侵害其他公民的个人权利。这种权利包括表达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著作权和接受公正审判权等等。在这方面,世界各国也普遍为网络表达制定了法律规范,以保护受到挑战的公民权利。在这里,笔者主要以隐私权为例进行讨论。

1902年,美国就出现了确立隐私权的判例;1974年,美国即制定了《隐私法》,明确保护隐私权。针对互联网引

发的隐私权问题,美国于1988年颁布了《计算机相关隐私保护法》,并于1986年又出台了《电子传播隐私法》。与之类似,高度透明的瑞典也于1973年制定了《瑞典数据库条令》(Wedish Data BankStatute),做出了“避免不适当的暴露个人资料以及侵犯个人隐私”等一系列的规定。1977年,德国也制定了旨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联邦个人数据保护法》。截至2008年,“全世界已有近20个国家制定了个人数据保护方面的法律”。《世界人权宣言》(第12条)、《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7条)都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得加以任意或非法干涉。

在中国,虽然隐私权是列在名誉权之下予以间接保护,但是从《宪法》(第58、59、40条)、《刑法》(第245、252条)、《民法通则》(第101条)到《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2条)等,都对隐私权作了不同程度的保护。针对互联网,我国相关部门也相继制定了一些法规,部分条款也涉及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较早的当数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1997年审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其第18条规定:“用户应当服从接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户守则;不得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15条第八款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传播含有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2000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4条也规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及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的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可以构成犯罪,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尽管说此类规定大都是原则性的,但是网络表达一旦违反这类法规,对公民隐私造成实际侵害,均会受到法律制裁。

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首数“人肉搜索第一案”――“王菲案”。2007年12月29日,北京一白领女子姜岩跳楼自尽。事后,姜岩姐姐和网友将她生前写下的“死亡博客”以及心路历程披露在天涯论坛上。姜岩为痴情埋单的行为震撼了网民的内心,在同情和义愤的刺激下,一场规模庞大的“人肉搜索”在网上展开。当事人丈夫王菲和所谓“第三者”的照片、工作单位、家庭地址、家庭人员状况、个人电话号码等信息很快被不同的网友不断详细地披露在网上,后来这种个人隐私的示众逐渐发展到网络谩骂甚至转换成现实世界中直接的人身攻击和群体围堵。2008年3月,当事人丈夫王菲为讨公正,将天涯社区、大旗网站和“北飞的候鸟”网站等悉数告上法庭。案件最终在2009年12月尘埃落定,北京市二中院终审认定张乐奕(“北飞的候鸟”网站的注册人)侵害王菲名誉权的事实成立,判令张乐奕删除网站上的侵权文章、在其开办的网站上对王菲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及公证费共计5684元。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虽然说互联网打破了民意表达不平衡的传播格局,为普通民众乃至弱势群体的个人表达和集体表达创建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平台,但是这个相对自由广阔的平台也不能摆脱法律的约束;虽然说表达自由是公民的一项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但是其行使过程也应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味地以道德审视、而不是以法律为界,一味地以非理性、情绪化的表达为快,一味地以“人肉搜索”、网络谩骂为荣,那么这样的网络表达既很容易受到法律的制裁,也无助于表达自由和“网络民主”的实现。

上一篇:政府部门如何对待网络信息传播 下一篇:网民如何善用\善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