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实效策略初探

时间:2022-10-13 10:13:26

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实效策略初探

摘要:初中音乐教育一直存在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情况,针对这种现状必须建立有效的提高音乐课堂实效的策略,以适应新时期初中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笔者经过初步探索实践,提出三点实施策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体验音乐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优化 情境 教学互动 教学方式 表现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概念,应当把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实效,达到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体验感受音乐,获得身心的愉悦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感受音乐的能力,但还没有形成独立健康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常常受一些不良音乐习惯的影响,同时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也存在潜意识的对不喜欢音乐的反抗情绪。如果以灌输式教学法根本达不到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目的。经过多年教学的探究和实践,笔者认为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实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总体上看,初中音乐内容安排分量过重,教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中要遵循将复杂内容简单化,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更多地丰富教学内容,包括作者的经历及作品的创造背景,乐曲的不同演唱、演奏版本的对比,配器特点、表演者的二度创造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聆听、感受、对比、分析中全方位更综合地学习感受每一个所学作品的“优秀”之处,开阔音乐视野,提升音乐鉴赏的品味。例如:在聆听电声音乐《夜莺》时,起初学生对作曲家雅尼并不了解,所以在欣赏之初,向学生介绍时重点强调雅尼从小因家庭贫困没有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但他凭借对音乐的热爱和坚持,最终取得了世界瞩目的音乐成就。同时将他创作《夜莺》时的背景介绍给学生,学生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就会以一种很崇敬的心态去聆听,学生在《夜莺》的优美旋律中体会到了将电声音乐与高雅音乐完美结合所带来的从未有的新鲜感和愉悦感,纷纷表示再听一次,当再次欣赏时再将乐曲的分析、配器、多种音乐元素的完美搭配等知识贯穿其中,学生很容易接受并深入理解音乐,开阔了视野提升了音乐修养。

二、 体验音乐情境、感受音乐共鸣

所谓“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描绘的情境,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并辅之以文学语言,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展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与学生共创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情感共鸣的场景。它可以把学生带人到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氛围中,便于师生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例如:学习戏歌《唱脸谱》一课上,在创设情境时让学生先聆听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先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特别之处----歌曲加入了戏曲的元素,再介绍将戏曲元素加入到流行歌曲中的音乐体裁叫做戏歌。学生在这首熟悉并非常喜爱的歌曲中很快进入到戏歌学习的氛围,为下一步学习戏歌《唱脸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珍爱学生感情,以“爱生乐教”为己任,以多种形式创设另学生愉悦的课堂氛围,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初中生多处于变声期,适当增加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包括

旋律模唱、音乐知识、技能训练等方面贯穿其中,实践证明只要多加解析、引导、欣赏,并加入多样的体验方法,让学生能全心沉浸在乐曲中,会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乐曲情感和内涵。

三、 教学互动深化教学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互动关系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在

互动过程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为学生提供创造解决问题和发挥其音乐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情地、自由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并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深化教学方式就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感受美、创造美的师生互动活动中。歌唱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到歌曲表达的艺术美,在歌声中追求美的和富于感情、表情的歌唱。这其中必然也伴随师生共同进行的歌唱基本技能的学习活动。欣赏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绪,在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情感的基础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音乐表现中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发展听觉能力、增强记忆能力,为进一步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打基础。所以识谱知识与视唱练习的教学应在感受和激情的基础上,集唱、奏、律动等活动中进行。

创造美的过程是鼓励学生情感外化的表现过程,是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形象化、客观化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自身对歌曲的感受、情感体验客观、形象的表现出来,学生体验到歌曲情感,对内在美就有了一定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歌曲的情感,内在的美形象的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懂得怎样才能更好的表现美,教育学生如何创造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每位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效应,以自己的激情焕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以综合、多元化的知识、以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师生完美的互动,让音乐课焕发无限生机,让学生轻松学习、理解、热爱音乐,让音乐成为打开青想之门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激活课堂活力实施有效教学》郑晓云《中国音乐教育》

《让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然流淌》肖霄《中国音乐教育》

上一篇:培养幼儿歌唱兴趣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创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