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歌唱兴趣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25 04:49:47

培养幼儿歌唱兴趣的教学策略

儿童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能持续较长时间的心理特点。根据这一年龄特点,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策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的愉快、快乐的气氛中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有感情的范唱,激发幼儿学歌的兴趣。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只有唯一的方法可以打动人心,就是向他显示自己首先被打动。”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才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让幼儿产生学习歌曲的欲望。

二、以真挚的情感激励、感染幼儿,激发幼儿学歌的兴趣。

幼儿知识经验不足,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能否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例如:在教歌曲《蝴蝶飞》时,教师披戴上美丽的蝴蝶头饰和翅膀,在优美的音乐伴随下,翩翩飞舞,翅膀不停地抖动时,孩子们也会兴奋地和教师边舞边唱起来,一起陶醉在音乐中,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

三、实施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地学唱歌曲。

1、音乐游戏兴趣法

兴趣是培养人对事业执著追求的基础。完整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刺激”幼儿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使幼儿对所学的内容发生兴趣。利用幼儿喜爱游戏的特点,将游戏贯穿于教学中,就能有效地调动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唱歌曲《郊游》时,我采用了幼儿平时喜欢玩的游戏《金娃娃》,请几名幼儿来扮演“金娃娃”,到前面摆出各种可爱的造型,请小朋友来跟唱歌曲,只有唱准唱好每一句,才能使其中一位“金娃娃”变回集体中去。这样,既调动了幼儿学唱的积极性,又使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唱这首歌,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2、表演抒情法

(1) 舞蹈表演

幼儿好动,在歌词教学中,有的可先将歌词改成口语对白,再根据歌曲内容创设创编一些舞蹈动作。如《学做》的教学中可加上敲锣、打鼓、齐步走、敬礼等动作,培养了乐感美感,而且也增强了对唱歌的兴趣。

(2) 角色表演

在教《小兔乖乖》时,我让幼儿分别扮演兔妈妈、兔孩子、大灰狼的角色,孩子们兴趣很高,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角色的声音、带上感情,简直就像一台音乐剧,真是又好玩又好听,游戏使孩子们爱上了唱歌。

3、配乐朗诵法

配乐朗诵是一种创设意境,以想象为主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启发幼儿思维,发挥想象,使幼儿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通过实践证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愉快地教学情境,使幼儿在乐中唱、情中唱,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学习学习注意力及唱歌的兴趣、还能使幼儿直接从活动过程中获得快乐,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牛瘤胃积食防治浅析 下一篇: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实效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