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时间:2022-10-13 09:34:14

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必须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一、动态生成的标准

我们所追求的生成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首先要对自己的课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优质课生成的标准应是“民主、激情、创新”与“课堂教学是‘度’的艺术”;其次,教师对教学要充满激情,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激情的产物”;再次,创新是一个不朽的名词,任何事物没有了创新,就没有了生命。一堂没有任何新意的课,怎么打动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保持课堂教学活力的源泉。

二、充分的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课堂教学的预设,是设计一个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合理的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符合课程标准、针对性强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时间安排。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设计好教师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掌握这个知识,如何落实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三、正确对待课堂生成资源

顺应课堂生成进行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进展,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在师生和生生合作、对话、碰撞中,出现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的、生机勃勃的特点。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是正面的,顺应教学发展的。当生成偏离预设时 ,教师必须毫无疑问的、有效而巧妙的把生成引到不偏离整体教学目标的路线上来。

真正精彩的生成,应当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四、坚持教学反思

坚持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专业化水平和教师的元认知技能。教师在上完课后,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多问几个为什么必将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反思中,可以总结自己在本堂课中有哪些方面做的好,好在哪?为什么做的好?还有哪些方面做的不够,为什么没有做好?今后该怎么样改进自己的教学?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作者单位:河北饶阳中学

上一篇: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语训练 下一篇: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