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7-15 10:57:20

试论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自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来,各地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都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积极的进行改革,本文从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阐述了依托教师、学生和教学方式的一系列改革对策。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现状及对策

目前,全国各地的高中对体育教学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变革,但就目前的改革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1.从教学观念上看:新课程标准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但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未能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理念局限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上,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教法”而轻“学法”;注重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个性完善和身体全面发展。

2.从教学模式看:高中体育教师大多数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他们一般在中学阶段就接受过长时间的竞技专项训练,在单纯竞技教育的影响下,技能教学程式是“讲解―示范―练习”,这就使他们的教学带有明显的传习式倾向,学生的学习方式属于“接受型”和“灌输型”,造成思维单一,视野狭窄,竞技观念固化。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出现厌学情绪。

3.从体育教学评价看:尽管现在高中体育教学正在推行新课程,但原先应试教育时期的体育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不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力,忽视教学过程,以固定的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学评价的现象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这种评价办法只注重个体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4.从体育设施上看:目前高中场地体育场地的整修、体育器材的购置、体育设施的维护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由于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器材得不到改善,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无法开展,严重束缚了新课程的展开。

二、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1.教学过程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把体育课变成“达标课”的做法。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着眼于“对终身发展有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侧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体现“健康第一”的理念。第三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尽快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2.转变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大纲给教师教学的固有模式。首先加强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思维模式对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尽可能简化运动规则、技战术要求,降低动作难度等原则。在组织课堂活动中,不局限于常规的方法手段。课堂上不只是军事化方法、竞技训练方法,而且还有表演化方法、模拟生活方法、娱乐化方法、结合音乐方法等,通过借助其他方法手段为体育教学服务,改变体育课堂教学的单一活动模式,让体育教学更容易回归到学生生活,增强体育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

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高中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更新知识结构。不仅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还要积极涉猎与体育相关的其他领域科学知识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能够开阔视野,从多层面、多维度认识和研究学校体育,深入认识“健康第一”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念。

4.构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评价,要转变重视结果评价轻视过程评价的倾向。评价不仅要考虑教学近期显性效应,更要注意远期隐性效应,因此,要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的功能,发挥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评价,把学习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三、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方式―自主式体育课

1.自主式体育课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开展自主式体育课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项目、自由组合、自主学习与锻炼,在练习之前,教师和学生一起根据学生选取的项目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运动能力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在篮球教学时,学生根据不同的运动技能分成了三个小组,各个小组分别制订了不同的学习目标,接触篮球时间短的同学的目标是在一堂课中学会运球和原地投篮,而中等水平组则是掌握进行间投篮技术,高水平组则要求掌握一定的战术配合。学生围绕这些目标采用多形式的学练方法,尝试解决课堂的主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自然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式体育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主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为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在练习过程中主动克服重重困难。练习结束后,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进行总结、分析,真正体现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初二年级男生跨栏项目教学中,采用“平台教学法”来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在学生练习时设置三个不同难度的平台,让学生自己选择所想达到的平台。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能有效的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3.自主式体育课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要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足球技术时,学生为了更好的营造课堂气氛,创编出许多有趣的游戏,有的游戏甚至连教师都想不到,在游戏的热闹场面上,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所学的技术。

参考文献:

1.王铭.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探索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05

作者单位:

(1)江苏省高港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

上一篇:课堂提问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浅析 下一篇:职教视唱练耳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