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置策略

时间:2022-10-12 10:34:02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置策略

作业是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怎么让学生的作业从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方面来布置,是我们每个老师要思考的问题。因此作业要与时俱进,要有开放性。

小学生语文作业布置“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

但是长期以来,语文作业的形式并未得到很大的改观,还是老调长谈。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格格不入。如传统的作业大多“以本为本”“固守书本”,束缚了学生的视域,捆绑了他们的生活传统的作业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为达到对某一知识点的巩固,设计的作业或简单的重复抄写,或机械的死记硬背,或枯燥的题海苦练,或呆板的知识仿效,比如学习了字母“m”后的作业:抄上一页,读上几十遍。效果却似“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了无兴趣”这样的作业练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设想一下,这样学完24个字母,学生对字母会是怎样的情感,望而生畏?食之无味?结果是,他们认识了“书本”上的24个字母,也仅此而以。在学生的思想里就会形成这样的概念,这24个字母是“书本”上必须学的知识,所以我要写、要读,除此以外,再没什么其他的意义了。当然,基础的训练是不可少的,素质教育不是锻造空中楼阁,但也决不等于死读课本。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该联系语文实践活动和语文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热点,利用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将生活中的事物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儿童感官,开放式地储存信息,为儿童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学习的自主性、创造的积极性显而易见,既顾及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重视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推进课程改革,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必须对传统的语文作业加以变革,实行全面的开放,让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向思维开放,让作业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

1.“机械作业”——以思激活抄写、背诵等历来被称作“机械作业”,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对这类作业理解的片面的指导的偏颇,只注重作业结果,不进行过程的指导,把学生引入“死抄、死记、死读”的误区。其实这类作业只要强化了思维参与,就能变“机械”为“灵活”,变“死记”为“活学”,使其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抄写中的思维参与。“抄写”可要求学生的“思”贯穿于始终:写前,读一读字音,想一想音形的联系,以记住字音;写时,看一看字形,想一想书写的技巧,以揣摩形体;写后,记一记笔顺,想一想字形的组全,以记住字形。这们,就能发挥“抄写”的识记功能、养育功能和习惯培养功能。

(2)背诵中的思维参与。背诵可分步练习,循序渐进,力求思维参与。一是看一看:初读概览,整体把握内容;二是理一理:默读课文,理清叙述顺序;三是找一找:默读课文,画出顺序标志;四是想一想:轻读课文,还原语言形象;五是记一记:读后静忆,回忆背诵内容。这样就能背诵与理解结为一体,把读记与思维融为一炉。

2.“灵活作业”——以思求实“品词析句、用词选句、读写结合”等灵活作业中的思维训练比较明显,但须讲究训练方法,以保证活中求实,实中求效。具体可要求学生品词析句要双性聚焦,用词造句须打开思路,读写结合能选好内容。

二、向生活开放,让作业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

生活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获取语文知识的广阔天地。教师可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作业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

1.“口语表达型”作业。学生在家可谓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为此可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如选讲学校、社会的新鲜事情、学校组织的活动,等等。学生为在家人面前“显示本领”,往往态度十分认真,而家长直接听孩子“演讲”,又随时对孩子加以指导点拨,这种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填补了老师不在时的空白,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观察积累型”作业。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要求学生回家观察禽畜的生活习性,蔬菜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家用电器的式样及其功能,家长忙农活干家务的情景;还可以让学生去商店、集市、车站、影院作专题观察。当然这类作业教师需进行观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观察应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多联想。并完成一定数量的观察笔记。

3.“动手操作型”作业。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语文作业不能受学科的限制,教师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让语文与自然、社会等学科结合起来。因此作业时可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作一些小研究,进行一些小探索。并写出自己真切感受,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知识面,又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且对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有一定的帮助。

三、向个性开放,让作业成为发展特长的手段

实施素质教育须承认个体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其个性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全面加特长的新型人才。据此语文作业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

1.“顺其意而扬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作业,引导实践,以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特长。擅长写作的学生可组成班级文学社,负责编辑班级小报、黑板报,并鼓励向刊物投稿;擅长口语的学生可组成班级演讲组,定期举行演讲示范;擅长书画的学生,可成立班级美编组,负责班级板报的美术设计;擅长演唱的学生可组成演唱组,负责课本剧的编排、演出。擅长搜集信息的学生可组成“小灵通信息台”,定期向学生校内外的新闻事件……

2.“反其道而变短”。可让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学生参与相反的“特长小组”,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演唱组,不求他们立即登台亮相,先让其做助手,即使最终登不了台,也不予强求;不善言辞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演讲组,让他们在别人的示范中受到影响,逐步锻炼胆量,培养能力。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开放性的语文作业与原来相比也许并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且实施起来也比较繁琐,甚至于会受到一些教师的冷落。但我坚信,随着课程改的进一步深入,它必将会成为课程改革强有力的“推进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作业是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怎么让学生的作业从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方面来布置,是我们每个老师要思考的问题。因此作业要与时俱进,要有开放性。

上一篇:新形势下焊接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研究 下一篇:中职语文分层教学模式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