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资源对社区体育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2-10-12 09:45:41

高校体育资源对社区体育影响的研究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实地访谈法,在了解北京市社区体育资源与学校体育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二者的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社区体育 体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807. 4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对象

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五所大学及周边社区进行实地调查。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以及各类期刊书籍,收集了国内外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互动关系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部分专家学者所写关于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资源互动的著述等。

2.2问卷调查法

利用调研课题小组所设置的针对“学生”、“居民”、“教师”三维度的问卷,特别是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调查,采集与本课题相关的一手信息资料。

3研究结果

3.1提供社区发展的人力资源

社区体育发展和进步的速度很快,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也比较繁多。这其中体育人才的稀缺也成为了社区体育发展的瓶颈,然而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恰恰存在着大量的体育人才。学校中蕴藏着大量热爱体育、积极参与各类运动项目的社团成员,其中不乏业余项目和专业项目的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只要对其相应的进行社区体育培训指导,都能培养并成为社区体育急需的人才库成员,为社区体育发展做好大量的人才储备。

3.2改进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

原先遗留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与发展的社区体育,整体上是以“福利型”和“行政型”为主的旧有运营模式,早已不能适应我国转型期间社区体育组织内部机制深化改革的需要。学校体育之于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改进主要表现在通过影响社会、政府、市场三方对社区体育事务的控制与调节。以全体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组织上克服与解决影响居民正常参与日常体育活动的社会问题是赋利与民的最基本前提,而赋利于民最重要的根本是要做到归权于民。

调查中居民最关心的要素前三位的分别是:社区体育委员会选举的民主性(77.3%)、社区体育筹办的自主性(47.5%)、参与体育活动的举办与组织的平等性(44.4%),以上三点与居民的行政民力最为密切。由此,我们只有抓住社区居民最关心的行政民主要素,学校体育介入使得社区体育组织由行政隶属关系为主的纵向结构向以由居民自主、自发组织的社区体育中介联盟为主导的横向结构转化,方能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的积极性,使得居民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最高的收益,激活社区体育的能动性。

3.3帮助建立各社区间的体育关系网

我们发现,除了“增进体力、增进体力(45.6%)”该项为满足最基本的身体健康需求外,“增加社交机会”和“消遣娱乐”等社交沟通与消遣娱乐此类精神需求方面的需求占了十分重大的比重,因此通过调查居民参与学校体育的倾向性,更有利于学校更深刻地理解居民对学校体育的需求和价值取向,便于其在社区开展准确、有效的体育活动,为提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资源的共享在精神财富方面提供更为有益思路。

4结论与建议

4.1共同兴办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共享建设成果

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居民参与体育活动遇到的较大困难就是场地稀少、场地缺失。学校与社区可在共享原有的自然环境和已有的场地设施的基础上,共同兴办建设新的、更加符合社区居民和学校师生需要的体育场所。同时借助建筑体育基础设施的合作经验,双方可在人力基础方面,包括体育组织建设、社区体育管理等与社区居民和学校师生相关等方面出台合理的合作规程,进行深入合作。

4.2共建社区体育公共基金,规划资金运营

单纯由社区体育组织或者是学校体育组织组建的体育公共基金团体善处于自愿性、自发性产生的基础阶段,是组织和吸引捐助和投资的有效形式,便于居民参与及组织融资,但又恰切由于其非正式性,使得其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如规模大小不统一、规章形式不明确、活动缺乏计划性和长远目标、组织成员沟通匮乏以及经费来源相对单一固定的尴尬和困难局面。

4.3共同创建体育就业平台

社区体育人才涉及社区体育活动的范围不能只局限于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而是渗透至体育管理部门及社区居民群体内部,介入社区体育发展的整个过程,在其中运用体育管理的理论和手段与社区和学校共同承担社区与学校体育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在学校和社区同样存在着大批待就业学生、退休老职工他们事业心重、责任心强同时需要为一份事业去奋斗,相守一生,学校与社区的体育工作便能很好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供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 宋杰,孙庆祝.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4).

[2] 郁建亚,吴明.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4).

[3] 苏连勇,李军.体育社会问题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4] 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5] 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2001[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借“错题集”提高高三数学的复习效率 下一篇:导游员职业培训的国内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