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应将思想传承进行到底

时间:2022-10-12 09:45:33

语文应将思想传承进行到底

从教十余年,今年即将再次讲授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我突然生出一种乏味的感觉。以前教授这篇经典文章,我总是先介绍孟子,再落实文言知识,接着是粗浅地分析文章:孟子和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借此阐述 “仁政”的具体内容,宣扬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凭借这些经验和“能力”,我相信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毋需备课。但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将要沦为一个“只会传授知识”的工具了吗?难道教语文便是“仅此而已”?

隐隐地,我想有所改变。于是,我询问学生:“学了那么多美文,你们有何感觉?”学生众口一词:“最大的感觉就是没感觉。”带着迷茫我再问教师,答案大体是:“努力上好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好了。”言外之意,是我想得太多,多此一举。师生的答案虽然都在我预料当中,但还是触痛了我柔软的内心,拨动了我的心弦。“我为何教语文?学生为何学语文?”这两个长期以来困扰着我的问题,此时变成了“人该如何活”的问题,并让我豁然开朗: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引申到语文教学当中来,就是教语文要有语文思想。我们时常感觉教书乏味,这根源,恐怕还在于我们虽然经验多多却乏有思想的缘故吧。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我认为应是培养有语言深度和思想高度的人,而精神和思想直接决定着语文的深度和高度。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而应同时成为语文思想的引领者;语文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必需的语文知识,还要努力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思想和精神,并将这种思想和精神以合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当下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篇文章都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情感价值、艺术魅力,同时深刻解读文章的思想内涵,这才能使学生真正受到思想的熏陶和精神的涵养。而古文经典博大精深,意存高远,高度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包含着中华民族生存的大智慧,所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古文经典来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在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的同时,努力传承五千年历史的思想智慧和语言精髓,这应该成为学习古文经典的意义所在。

厘清了以上教学思想之后,我明确了教学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意义所在:这篇经典文章的重点难点,不应是语文知识,而应是老师站在怎样的高度,引领学生走进经典,帮助学生理解孟子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的崇高的思想境界,从而更好地发挥经典作品的“种子”作用。我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回到”那个时代,“亲临”那个时代的场景,去触摸圣人的灵魂,与圣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以此体悟圣人的高尚情怀,锻造自己的心灵。

上课伊始,我向学生明确了如下学习任务:这是一场古代君王和伟大思想家的对话,是一场充满智慧和思想的对话。如此千载难遇,他们能否擦出思想的火花?我们应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与收获?然后我把这篇文言文“言”的学习任务交给了语文课代表,由他带领同学们去自主完成;而“文”的任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则由我来执行。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第一,请根据梁惠王与孟子的对话,说出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第二,梁惠王问政和孟子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分别是什么?这反映出他们怎样的思想?

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得出了这样的认识:当时社会混乱,老百姓长期处于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的“天灾人祸”之中。所谓天灾,说的是当时自然灾害频繁,由于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技术条件有限,无法与自然灾害抗争,所以只能选择躲避或被动救灾,这由梁惠王在河内河东之间移民移粟可知。而所谓人祸,则是更为严重的问题。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当时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为合理,大国以“武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王好战”说明各诸侯国争城夺地,蚕食鲸吞,征战不断;孟子提出养民教民,从他列举的种种措施可以看出,当时百姓正处于社会混乱、徭役繁重、礼制崩坏的水深火热之中,而统治者的态度竟是“非我也,岁也”,正所谓“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如此倾颓世风,老百姓真是朝不保夕、命比狗贱啊。

梁惠王自认为对百姓已经尽心,拟通过问政于圣贤孟子,寻求魏国“民不加多”的原因和富国强兵的对策。学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原本以为在那个时代梁惠王能那样对待百姓已经实属不易,我让他们分析讨论、深入探究,大家这才发现,梁惠王富国强兵的目的并不是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而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驱使劳动力和兵员为他个人拓扩疆土,使之得以问鼎天下。在梁惠王统治期间,魏国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致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迫不及待地向圣人讨教救国强国之策,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出于统治和称霸的需要,最终仍然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而不是福祉。所以梁惠王所思所想所为,其实就是孟子所谓的“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的思想是如此超前,又如此博大。我们惊叹于这位距离我们两千多年的圣人那超凡的思想,更为他崇高的精神魅力所折服。孟子提出教民养民的种种措施,是要推行儒家的主张,其最高目的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蕴含了可持续发展观;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就是要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无失其时”,是减免兵役徭役和赋税,恤民保民,休养民力;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发展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都要硬。这种和谐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了“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学生又提出疑问:梁惠王和孟子的想法和目的虽然不一致,但在强国富民这一点上应该是可以交汇的,难道他们不能求同存异吗?显然不能。且不说梁惠王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等“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天下民至”,光从孟子提出养民教民的本质便可知,这不过是一次闪烁着伟人光辉思想的王、圣之间的对话而已。孟子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社会前景,但这需要君王否认霸道、承认仁道,更需要君王舍弃自身的根本利益。而要君王给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并施爱于民,那又由谁来给他服兵役、徭役,谁来为他维护和争取他所认为的天经地义的利益和权势呢?孟子提倡重“民”轻“君”,君王却对“狗彘食人食”和“途有饿殍”满不在乎,由此可见,他们在行为上是根本不可能有交集的。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反映了他以天下为己任、心怀天下的博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仍然欠缺生根发芽的土壤。

讨论至此,一国之君梁惠王的形象黯淡下来,一介书生孟子则以圣人姿态在学生心中真切地高大起来。在这个精神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异常活跃甚至有些激动,他们自觉地展开辩论,最终形成了大体上的共识;他们深入地思考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真正和伟人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沟通和灵魂上的对话。通过对话,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积淀,语文能力得到提升,内在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和情感品质得到升华。这便是我想要的,传承语文思想的课堂。

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见,语文应该成为文明传承、思想传承的载体。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语文教师应是第一位和最重要的一位灵魂工程师,他要给予学生语文思想的食粮。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将语文思想的传承进行到底。

(责编 白聪敏)

上一篇:让学于生,构建知书达礼课堂 下一篇:运用图式理论建构英语PWP阅读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