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伦理价值取向探究

时间:2022-10-12 11:07:53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伦理价值取向探究

[摘 要] 任何一个现代企业的发展都回避不了企业伦理的构建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伦理价值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应把“自由与责任并存”,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相统一等作为基本伦理价值取向。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伦理,需要社会、政府、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企业伦理 伦理价值 功利价值 实现

近年来企业伦理建设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当前,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伦理缺位严重,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一味追求功利价值而忽视伦理价值的实现,从而使得不少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非道德问题频出,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着我国企业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探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伦理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伦理价值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1.企业追求伦理价值是解决系列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企业伦理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时期,相关法制不够健全,科学的企业伦理观缺位,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一味追求功利价值,使得不少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非道德问题频出,其中企业内部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劳资冲突、工资及系列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等等;企业外部的伦理问题表现为企业与国家、社会、环境及其他企业等的关系冲突中,如诚信危机;偷漏税损害国家利益;制假售假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企业间不正当竞争;为谋一己之利破坏生态环境等。这些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甚至导致社会秩序的恶性循环,损害了企业员工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伦理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构建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企业伦理价值观,是解决系列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惠及国家及个人,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重要问题。

2.企业追求伦理价值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石

(1)企业伦理的核心竞争力意蕴

企业伦理作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企业及其员工的发展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作为精神层面的软约束,企业伦理直接影响了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制定:它所包含的善恶标准及道德精神指导着企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规范着企业乃至所有员工在经营活动中的实践行为,为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处理各种内外关系、权衡利弊轻重提供了根本性的向导。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价值观又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伦理引导了企业的前进方向,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具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意蕴。

(2)企业追求伦理价值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必备要素

就企业而言,企业伦理是其核心竞争力;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而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追求伦理价值是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尽管竞争机制与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追求功利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和活力所在,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功利价值的追求需要伦理价值作为向导,如此才能协调竞争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市场资源得到真正的优化配置;才能使企业伦理建设与市场经济中法制建设相辅相成,构建出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体系。从此意义上讲,企业伦理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必备要素。

(3)追求伦理价值是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经济体制,也是充满活力,对外开放的的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谋求国际合作是我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企业伦理,这样的企业才能为他国所接受。面对企业伦理这一国际化议题,现代化的企业必须是遵守普适伦理的企业。

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基本伦理价值取向的分析

1.树立“自由与责任并存”的观念

“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自由意志是成为道德主体的前提条件,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企业具有独立意志,作为经济实体可以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同时,自由意志往往和道德、法不相分离,自由即意味着责任。意志自由绝非道德主体可以随心所欲,他们的自由是相对的。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道德主体必须对其做出的自主选择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

树立“自由即责任”的企业伦理价值观,一方面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道德主体得到尊重,独立自由的意志不受政府的过多干预;另一方面,企业作为道德主体自觉自发提高企业所有成员的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承担优化社会风气的道德责任。

2.确立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相统一的观念

现代企业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是“经济人性格”,也是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冲突的表现。需要明确的是伦理价值与功利价值是可以协调统一的,二者并非水火不容,此消彼长的关系。当实践主体的特殊利益追求符合普遍性的要求,不违背法律规定、伦理道德的要求,实践主体特殊利益的追求本身就是善的。“‘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应该是协调相长的,即社会整体利益与企业利益是共存共生的。基于对功利价值的追求,各企业团体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伦理的指导下实现他们自身的需求,以及对社会的价值,如此一来,物质财富增加使社会整体的功利追求也得到满足,又反作用于企业的功利价值追求,长期的良性互动循环,内在统一了社会整体与企业个体的功利追求。此外,由于市场经济是一种规则经济,需要各种规则来规范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道德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伦理支持,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辩证地看待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关系,确立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这对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3.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

“组织雇佣各具特色的个体,是因为他们能给组织带来多种选择上的优势。但当员工处于强文化的作用下,试图去适应文化要求时,这种行为与优势的多样性就丧失了。”罗宾斯的话鲜明体现出,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自由、开放、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坚持以人为本,一是要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员工、充分发挥其潜能,促进其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二是要做到公平待人、公正处事。如此,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在利益上的双赢。

服务社会是对企业更高层次的伦理要求。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既是经济实体,也是伦理实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企业还应主动承担为社会服务的伦理责任。在经营活动中不仅不应损害社会利益,还应尽其所能为社会公益事业多做贡献。胸怀社会之理念的实施,可规范和优化社会经济风气,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最终将为企业带来更为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树立以质量为生命,以诚信为根本的理念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商家遵循的基本职业操守。因为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深知诚信无欺、诚实无妄是获得长久大利的不二法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任何一个企业若想在市场中通过公平有序竞争获得一席之地,必须牢记祖训,以诚信为本。

质量和诚信一样,都是企业的名片和标签。商品质量是企业的诚信的直接体现,上乘的商品和服务质量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公信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甚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必须把质量视为生命,把质量和诚信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长久坚持下去,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更须做到这一点。

5.培养看护生态环境的道德主体意识

人类文明发展史特别是现代大工业发展史反复告诫我们,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共存,否则在人与自然的恶性循环互动中,人类最终将会走向毁灭。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培养看护生态环境的道德主体意识。首先,应该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以自由的情感关怀自然,以自觉的责任心看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而非仅仅以认识者和实践者的姿态来表达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体现在用科学技术去理解、爱护自然,真正从心灵上显示出人类的主体地位,与自然和谐发展。

其次,作为意志自由的道德主体,企业应自觉担负看护生态环境这一人类无机身体的道德责任,从伦理思维上确立生态共同体的伦理价值观,坚持适度原则,当利益与对生态的道德责任发生冲突时,利益应让位,着眼于未来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当作企业最高伦理准则。这样便能提升真正有价值的道德主体,情感体验自由的主体。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现伦理价值的基本路径

1.加强企业伦理制度建设

企业应从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不断加强和完善伦理制度建设。制定涵盖企业内外部各种道德关系,涉及企业理念、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精神、道德传统以及道德实践各方面的详尽伦理守则。伦理制度建设还应包括是否履行企业伦理的奖惩制度,奖励先进,惩罚不良行为,树立良好的企业伦理风气。虽然伦理守则不能像法律法规一样起到强制性的约束作用,但是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伦理的软约束作用也不容小视。企业制度的强制规范本身也需要道德合理化的支撑,这样才能在企业全体成员中达成共识。

2.树立优良的社会伦理风气

企业伦理的建设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关注。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对企业的评价不能单看重其经济效益,更应视其企业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而定。讲究诚信,关怀员工,注重生态环境的企业等也应成为评价要素之一。政府的正确评价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方向,也会给社会舆论提供向导。优良的社会伦理环境可以提高社会整体道德素质,也能够对企业起到约束和监督作用,使企业自觉建设企业伦理,并且外化企业的行为当中。

3.提高企业领导者的企业伦理建设的素质和能力

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和掌舵人,为维护企业的长远利益,必须充分认识企业伦理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强化领导企业伦理建设的素质和能力;树立科学的企业伦理观;积极领导构建本企业的核心道德价值观;主动承担道德主体的责任,协调统一功利价值和伦理价值;构建企业伦理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保障企业伦理的贯彻落实,身体力行,成为员工践行企业伦理的榜样示范。

4.强化企业员工对企业伦理的执行监督能力

企业伦理能否得到贯彻落实,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的企业伦理建设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员工对伦理的执行和监督能力,因为员工既是企业伦理的具体执行主体,也是企业伦理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的有力监督者。在当前员工的企业伦理素养普遍不高的背景下,更须强化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伦理素养。为此,企业必须组织化、制度化地对其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使其员工谙熟企业伦理具体要求的同时,树立执行和监督企业伦理的主体意识。如此,才能将企业伦理内化为员工的意识理念,进而在实践中外化为行为准则,从而保障企业伦理的执行效果。为此,企业还应加强民主建设,优化民主氛围,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员工积极参与企业伦理建设,以提高员工监督和自我监督的能力和意识,有效落实企业伦理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2~15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5~276

[3](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527~528

[1]龚 群:道德哲学的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83~113

[2]高 樱:企业伦理观教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2)

上一篇:基于集团竞争力的协同效应获取研究 下一篇:浅议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