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2 09:18:08

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新课程的教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各方面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如课前的查资料、收集信息法、课堂上进行“知识竞赛抢答”,如竞赛演讲法、游戏法等。总之,新课程的教学还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的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去探讨、去反思。

关键词:物理;新课程;教学

教师要搞好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总目标,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教学评价等。下面就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并与同行交流。

一、转变教育思想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讲过,教育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前提。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极大,致使有的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喜欢用应试教育的眼光审视现行教材,结果是既不适应,又不放心,害怕现行教材降低了难度,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升学率。可见,只要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跟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现行教材的使用必将既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培养出四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二、掌握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

1.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

现行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入课题说明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教材一般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节前带问号,节后设“想想忆忆”,章后总结“学到了什么”。编排灵活,不似以往那么刻板。

2.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调整合理

现行教材的编排是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

3.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从“致同学们”“引言”,到各章中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想想议议”和“学到了什么”等内容,教材总是企图更换课堂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

4.教材难度明显降低

现行教材对有些知识的处理,只要求“知其然”,不需非要“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知识面也有所拓宽。

5.加强了物理实验的教学作用

现行大纲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幢教材中的各类实验和实验性习题明显增多,感性认识的积累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勤于动手和按科学办事的良好习惯。

三、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

教学方法脱离不开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较陈旧,不适应现行教材的特点。现行教材编者的用心良苦,突出了物理知识的趣味性,旨在创造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自觉学习,教学方法应该体现这个意图;现行教材知识面广,伸缩性大,目的是要面向全体,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中一定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上述种种,宏观上属教学方法的范畴,教学中非如此不可,当因人、因教学内容而异,应该是百花开放,各显其能。但是,具体教法不能与基本教学原则相违背,否则又会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较强的能力受益终身,而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知道即可,对过深的科学道理的理解,今后随年龄增长和知识积累,自然会“水到渠成”。

总之,在基础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克服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要克服对教材过分的依赖性,避免把教材当作“圣经”,充分研究新的课程标准,教活新的教材。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海阳市徐家店镇初级中学)

上一篇:与时俱进话“课题学习” 下一篇:自主\探究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