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新课程高考

时间:2022-10-09 10:21:05

主动适应新课程高考

从2009年至今连续三年的福建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和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来看,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与知识的调动运用等学科综合能力要求明显提高。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呈现和新史观的不断注入,要求中学教师以考促变、更新理念,主动适应新课程高考。

一、教师要真正树立起新课程的理念

1.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如何使教与考相结合?如何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如何在关注过程与方法中夯实基础,提升学科思维能力,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科思维能力,真正贯彻新课程理念。如,必修Ⅰ专题一的课标要求: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时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先印发2010年7月上半月刊中叶小兵的“特点的归纳”部分资料给学生,指导学生特点归纳的方法,再通过问题的层层设计,启发学生通过对分封制、宗法制的分析归纳得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过程分析归纳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思维发散、讨论并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等思维能力。如,在讲评课时,让学生学会参与分析试题思想和自己错误的原因,暴露学科的思维局限性,从而更好地将教与考巧妙结合。

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1.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能否“摆正”教材的位置,已经成为历史教学质量能否提升的关键

教材是基础,是学生学习的文本。即使是第二轮复习,教材本身也不能丢,不能只见备考资料和考试,不见教材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学习。(从高考检测反映的结果看,学生失分的原因之一就是后期基础知识的遗忘或混淆造成的。)当然“用教材教”并不是脱离教材,相反,“吃透”教材恰恰是“用教材教”的前提。“吃透”教材首先要把握好专题教学的核心。(如必修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介绍统治者倡导的政治思想,主要以儒家思想的演变为专题核心。儒家思想尤其要分析其创始人孔子的“礼”的思想强调的是秩序,但并没有神化君权,到汉代董仲舒提倡君权神授时被具体化为伦理道德的三纲,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强化三纲五常,并将其世俗化、平民化。先秦儒学与汉代儒学、宋明理学的链接主线是“礼”。“仁”的道德要求必须符合三纲五常的标准。)

2.要用足、用好教材上的相关材料,使学生完整地理解历史

一般来说,教科书引用的历史文献材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这些材料形象、直观,既节省了教师备课时间,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且对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不必急于寻找教科书以外的材料,要充分挖掘教材材料的价值,引领学生思考。(如2010福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第20题,学生考前若对人民版必修Ⅲ教材第121页知识链接“海王星的发现”及本目内容最后两行内容较熟悉,则本题的解决就会应对自如。)用教材教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教材作为课程资源,作为学生认知历史的一个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同时,既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又夯实了基础,还减轻了教师查找课外资料的负担。

三、适度地拓展

为何面对同样一个问题,老师比学生解答会更准更有方向性?关键因素是教师阅读的资料比学生广泛,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比学生更到位。因此,在复习备考中,选择主干知识、重要问题,进行适度拓展,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深刻的理解。

如,在学习必修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思想是怎样由传统固有的华夷文化观——“贵华夏,贱夷狄”到逐渐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提供拓展资料:一幅“1793年9月14日乾隆帝在承德接见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图(马戛尔尼单膝跪拜乾隆帝),从中反映出国人传统的华夷文化观,引导学生从文化深层理解林则徐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主动地去了解“夷情”并编译了《四洲志》,更重要的是他在近代中国最早有了一种观念上的突破。魏源从1842年就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有了阐述,为什么中国学习西方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才有实践上的行动呢?提供拓展材料:“魏源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寄托了极大的希望,他希望人们会如饥似渴地读它,研究它,通过这部书找到让国家富强的办法。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据统计,当时国内有绅士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300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腐败守旧的清政府眼中,《海国图志》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同时为了证明当时《海国图志》很少有人问津并非偶然,再引入拓展材料蒋廷拔先生的一段话进行互证:“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汲取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蒋先生这段话明确指出当时中国人的“麻木不仁、妄自尊大”,视中英《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并未真正感觉到来自西方的威胁,所以致使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宝贵光阴。

向西方学习又是怎样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演变的?提供拓展资料:“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第九章日本冲来了”的第三目“民族精神的亟变”中写道: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彼奴隶者苟抗颜而干预主人之家事,主人比艴然而怒,非摈斥则谴责耳,故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各不相知,各不相关,诚有如小说家所记巨鲸之体,广袤数里,渔人斫其背而穴焉,寝处于是,炊爨于是,而巨鲸渺然不之知也。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昔日本当安政间,受浦贺米舰一言之挫辱,而国民蜂起,遂成维新。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如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同时设计问题:①中华民族觉醒始于哪个事件?②梁启超认为哪些原因造成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淡薄?③梁启超等维新派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挽救民族危机?

以上材料拓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近代中国是怎样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为主到学习西方民主思想为主的思想解放的演变历程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把握专题核心,也能更好地应对新高考。如,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41A①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参考答案:“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学生很难写出“夷夏有别、儒家的传统观念”等答案,但若进行上述材料的拓展,则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试题思想,从容作答。

新课程高考不仅对学生的选拔要求提高,而且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阅读、努力积累知识、提高自身学养、更新理念,才能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勤于学习、思考和揣摩,舍此别无他法。

参考文献:

[1]祝旭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评析[J].历史教学,2010(9).

[2]周明.高三历史复习的新思维:以“冷战”专题教学为例[J].历史教学,2010(4).

[3]祝旭东.2009年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J].历史教学,2010(3).

[4]魏启敏.中国巨著帮日本走向维新[N].环球时报,2005.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试论“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哲学思想 下一篇:与时俱进话“课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