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

时间:2022-10-12 05:41:07

高职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

摘要: 财政教育支出是我国公共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所有财政支出项目中,其总量仅次于一般服务支出。高职财政教育支出的绩效评价,是对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价,可起到监督和奖惩作用,从而引导资金流向,增强资金使用效果,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本文就高职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进行了指标设计,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Abstract: The fiscal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is the main part of China's public spending. Its total amount is only second to spending on services in general in all projects of fiscal expenditur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iscal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evaluation of public service efficiency of funds, so it can play a supervision and disciplinary role, so as to guide the flow of funds,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use of fund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index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iscal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designed, and Hunan Provinc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for empirical analysis.

关键词: 高职高专;财政预算;教育投入;绩效评价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financial budget;education investment;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1-0050-04

0 引言

我国理论界对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较多,但针对高职教育的则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即对个别高职院校的投入产出水平进行评估。基于地区层面,对高职绩效评价的研究则更少,或虽有涉及,也是直接将其嵌入普通高等教育,忽视了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本文着眼于高职教育,设置可操作性指标,选取地区数据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分析,以期对地区的教育支出评价提供有益思路。

1 高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1.1 指标体系的设计设置

从理论上来讲,高职财政支出的绩效的评价,需要依靠大量的评价的指标。但是基于实际,高职的相关数据大多与普通本专科一起合并公布,从数据的可获得性出发,必须对相应的指标进行精简。

根据“三E”原则,绩效评价应从三方面入手,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所谓经济性,注重的是资金的节约性,要以最小的资金的成本达到预期的投资目标;所谓“效率性”,是对资金的投入与产出之间进行对比分析,以较小的资金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所谓效益性,是指实际产出实现预期投资目标的程度。

从“经济性”考虑,高职财政绩效评价选取两个指标:高职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以及高职教育生均预算经费支出与人均GDP的比值。前者是从总额上反映高职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后者则考虑到各地生源和人口密集程度,从学生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出发,来计算教育资源的投入水平和节约程度。

从“效率性”出发,高职财政绩效评价选取的指标是:公用性事业经费与教育事业性经费的比值,以及生师比。前者是指高职教育公用性事业经费支出与高职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总额的比值,即在事业性经费支出中,有多少比重用于公用支出,而非工资福利等个人支出。后者是指在校生人数与教职工人数的比值,体现了在保证教学效果的的前提下,教师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效益性”指标来看,主要选择的指标如下:专任教师比和万元财政培养的学生数。专任教师比是指专任教师人数与教职工总人数的比值,该比例的增大,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万元财政培养的学生数是指在校生人数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的比值,即财政每投入一万元所培养的学生人数,该指标越大,则产出越高。

具体指标及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1.2 指标的评判标准

为判断地方的绩效水平,应当确定各指标评判标准,现分别为优、良、平均值、较低及较差等五个评价结果。具体如下:平均值为整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良和优的计算方法如下,取高于平均值的为一组数据,再求算术平均值,凡低于此算术平均值的为良,否则为优;较低和较差的计算方法如下,取低于平均值的为一组数据,再求算术平均值,凡高于此算术平均值的为较低,否则为较差。

2 高职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计算

2.1 经济性指标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取得2011年的相关资料,具体见表2和表3。

根据表2,湖南省2011年高职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3,402,744.00千元,总额排名全国第五,GDP为1,966,956,000千元,二者的比值为0.173%。在31个省市中,排名第六位,全国平均水平为0.116%。基于经济性,该指标应当较小为恰当。优秀与良好之间的分界值为0.085%,较低与较差的阀值为0.160%,可见,湖南省为较差水平。

湖南省2011年的高职生均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6495.85元,人均GDP为29880元,二者比值为0.217,排名第18位。全国平均水平为0.222,该指标越低,经济性越好,优秀与良好的临界值为0.159,较低与较差的临界值为0.361,湖南省为良好水平。

再观察图1,该图为近五年湖南省经济性指标的变化。可见,除了2010年,高职的财政投入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前一指标的总体上升率为88.85%,而后者为31.91%。

2.2 效率性指标

首先,是高职公用性事业经费与教育事业经费的比值。从表4分析,湖南省2011年高职教育性事业经费为2,753,761千元,高职公用性事业经费为1,159,493千元,前者占后者的比重为为42.11%,排名第20位。该指标越大,效率性越高。全国平均水平为48.43%,优秀与良好的分界点为58.65%,较低与较差的临界点为41.03%,因此湖南省为较低水平。

其次,为生师比指标。2011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17.28,湖南省为18.61,排名第7位。该指标越大,效率性越明显。其中,优秀与良好的临界值为17.644,较低和较差的阀值为15.988,湖南省为良好水平,具体可见表5。

比较近五年湖南省的效率性指标变化,从图2可见,两个指标上下浮动,但总体变化趋势是上升的。其中,前者在5年中升幅较大,2007年为22.99%,2011年为42.11%,总体上升了19.11%,增长率为83.11%;相应,生师比2007年为17.96,2011年为18.61,增长了0.65,增长率为3.62%。

2.3 效益性指标

首先,是关于专任教师比。从表6可知,湖南省2011年的比值为67.37%,排名全国14位,略高于平均水平67.12%。专任教师比越大,效益性越明显。当中,优秀与良好的临界点为69.78%,较低与较差的临界点为63.73%,湖南省为良好水平。

其次,是万元财政培养的学生数。由表7可见,2011年湖南省的比值为1.395,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1.587,湖南省排名第22位。同样,本指标越大,产出效益超高。优秀与良好的分界点为2.098,较低与较差的分界点为1.181,湖南省为较低水平。

分析近五年效益性指标的变化。观察图3,专任教师比变化较小,其中最大变幅为0.90%,2011年较2007年,上升率为1.33%;从万元财政培养的学生数来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五年中下降了73.51%。

3 湖南省高职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

3.1 经济性评价

首先,从高职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看,湖南省指标比值靠前,且高职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总额居全国第四,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努力程度程度高,但也体现为资金使用的不经济。

由于总额不能全面反映投入水平,所以还必须结合每个省的学生规模及人口密集程度来进行综合分析,此处使用的是生均预算经费支出与人均GDP的比值指标。虽然湖南省总体投入较大,但考虑到生均水而较低。究其原因,2011年湖南省高职在校生人数在全国排名第八,由于学生基数较大,具体分摊在每一位学生的投入相对较少。所以,从总额上看,湖南省高职教育经济性较差,但从单个学生角度来看,则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

从总体走势上来看,这两个指标逐年上升,上升速度快,特别是第一个指标。这表明其教育投入水平不断上升,经济性随之下降。

3.2 效率性指标

对于公用性事业经费与教育事业性经费的比值,该指标越高,则说明教育事业经费中用于工资福利等个人开支上的比重越低,将有利于教学环境的改善,资金使用效率较高,反之亦然。通常认为,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该指标为50%左右比较恰当。2011年实际平均水平为48%,与理论界的标准基本持平。而湖南省在该指标上体现为较低水平,有接近60%的经费用于教职工的个人支出,由于工资福利待遇等支出具有一定的刚性,可调配性较低,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该省师资的投入较大,因此还必须加强对资金支出比例的优化。

其次,生师比指标的大小,体现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该指标较高,则说明资金使用效率较高,但如果生师比太高,则会影响人才的培养效果;反之,若该指标较小,则说明人力投入较大,产出较低,但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通常,发达国家的教育资金较充裕,所以其生师比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较高,通常在19%左右,湖南省为18.61,排名靠前,从效率性来看,处于良好水平。但同时,也从反面说明其教师资源相对紧张。

虽然,湖南省的第一个指标当前较低,但从近五年的变化来看,基本保持上升趋势,特别是2011年的出现了大幅的增长;生师比指标五年变化较小,但其基数较大,其增幅反而符合人力资源使用极限。

3.3 效益性指标

关于专任教师比指标,湖南省为良好水平,该省的教师队伍建设较好。再分析湖万元财政培养的学生数指标,湖南省为较低水平。相应于该省高的财政投入,其产出效益并不明显。再从历年的趋势来看,湖南省的专任教师比变化不大,保持较好;但另一指标则基本呈现为直线下降趋势,产出效益明显下降。

4 结语

总之,从五年的指标分析,湖南省对高职教育体现了较大努力程度,保持了较好的教师资源,但在大基数的学生总量下,生均资源并未体现优势,同时,教育资源的投向上也必须进一步优化,应使资金有效施用到教学软硬件环境的改善上。

参考文献:

[1]刘敏卿.江西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8-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8-2012》.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8-2012》.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

上一篇: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一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学检验鉴...